众人点赞的“苦少年”
李洪基的家乡在离兴宁城区30多公里的合水镇中官村。 村干部胡梅珍是看着李洪基长大的,她热情地向笔者介绍了他童年时的状况。李洪基的父母李寿青、钟曲芬的勤劳在村里是出名的,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养牛羊鸡鸭,种粮种果,建了一栋小楼房,虽然算不上富裕,但日子也算不错。受父母影响,李洪基和比他年长一岁的姐姐也十分勤快,八九岁开始就经常割番薯苗喂猪,放牛放羊,帮父母干农活。
2011年李寿青得了肝病,大量的医药费让家里马上就返贫了。身体每况愈下的李寿青劳动能力越来越低下,钟曲芬肩上的担子可想而知。李洪基从三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后就到工厂领手工活回家干,帮补家用,寒暑假更是如此。“洪基手很巧,学得快,我们大人都常常请教他。”胡梅珍说。
后来,村里有了一间电子作坊,李寿青在厂里打工,李洪基便也利用课余时间进厂做手工。“为了方便照顾父亲,他就挨着他父亲坐。看到他父亲不舒服时,他会说‘剩下的我来做了’,并催父亲回去休息吃药。”电子厂老板和工人谈起李洪基赞誉有加,“虽然年纪小但做事十分认真负责。”
因为撤并学校的原因,从四年级开始,李洪基就每天早出晚归骑单车到6公里外的镇中心小学读书。当时的道路状况十分差,经常会有学生在路上摔倒,下雨天肯定是一身泥泞。 2014年起有了公交车,但为了省钱他从未搭过车。“六年级时,我在上学路上骑车摔倒了,腿上都是伤,回到家还被妈妈骂了一顿,都不敢吭声。”忆起往事,李洪基下意识地擦了一下眼角,“那是因为车子摔坏了要花钱修。但我当时还是感到十分委屈,妈妈现在也很后悔当时骂了我。”
坚强阳光的“尖子生”
“要不是去年春节后刚开学不久,一向全勤的他突然请假三四天,让我们感到很意外而去了解情况,不然根本不知道他家的境况,不知道他父亲已经垂危了。”龙北中学校长朱德文说。
“他每天早晨6点半到校,学习刻苦认真,课余喜欢打打篮球。” 龙北中学几位老师对笔者说。李洪基的初中三年,成绩是一直稳步上升的,坚强阳光、乐观向上的他让老师同学们都感觉不到他有什么“不对劲”。
但事实却是,李洪基读初三第二学期的时候,他父亲就已经卧床不起了。为了给父亲治病,他常常一个人按药方上山采草药。在得知他父亲病危后,龙北中学专门发动师生捐款,善小助学协会和一些爱心人士开始对他及姐姐进行资助。病魔终究还是夺走了李寿青的生命。但所幸的是,坚强的李洪基在家人、社会、老师、同学的关爱下,化悲痛为学习动力, 去年中考以711分全校第一的成绩考进了兴宁一中。“除了兴宁一中对学子有强大吸引力外,他当时报考兴宁一中也是希望尽量节省生活费,减轻母亲的负担。”朱校长说。
直面困境不言弃
离兴宁一中百来米的一栋六层楼房的顶层阁楼,就是李洪基和母亲、姐姐目前租住的房子。两三间共四十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陈设简陋,其中大部分家具还是钟曲芬以前打工的小食店老板送的。
这个房子是去年中考后租下的,是为了省下住宿费且能够继续在城里打工。为了筹集学费,李洪基在建筑工地找到一份工,一直干到开学。“整个暑假下来,他挣了1000多块,解决了第一学期的学费还多出一点,就用来贴补家用。”钟曲芬回忆起了刚进城时的情景,姐弟俩读书,她则在附近一家饭店打工,每月工资1800元,勉强度日。
一米七出头的李洪基已经是个英俊小伙,一边搬凳子一边礼貌地向我们问好。在我们喝茶的小桌子旁,笔者发现放着不少课本,李洪基好像看出了我们的疑问,“这个茶桌也是我和姐姐晚上共用的书桌,这样就可以少开一盏灯。”
关于未来,李洪基对笔者说,上高中后感觉知识跨度比较大,学习压力大了很多,“真的很感谢亲戚朋友、邻里和老师同学们,善小助学协会的爱心人士。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愿自己永远有颗年少的心,能够直面困境不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