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蒸云教授现为河南郑州某中心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是何子渊先生(1865-1941)四儿子何尚周的长子,生于1931年,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今年已85岁高龄的何教授,记忆力很好,思维清晰。他说,1941年秋爷爷何子渊辞世时,他已经10岁,正在读小学。
1884年,清光绪十年,何子渊从西方考察回来后,一方面在家乡石马创办西式学堂——倚南洞小学;一方面利用一切机会,向兴宁学界人士宣传新学的优点及其对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的好处,尽力化解衙门官员及社会各界对新学的诸多误解和抵触。他还通过自己的学生,将西方先进文明、新潮思想传授给普通民众。所有这些,都为后来兴民学堂与兴宁简易师范科的创办,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现在仍然保持完好、位于兴民中学内的兴宁学宫,是迄今为止粤东地区保存最完整、结构最全、建筑面积最大的儒林圣地。1903年,何子渊、萧惠长等先贤创办新学,将学宫改建成兴民学堂,礼聘爱国志士丘逢甲担任校长,何子渊自己担任学监。
1905年9月2日,清廷颁布废科举新政,要求各地从第二年开始停止科举考试,何子渊的父亲何晖吉,被任命为兴宁劝学所总董,在全县倡导新学。次年在何晖吉的推动下,兴宁县衙响应清政府号召,于县城东刘家祠设官立“兴宁简易师范科”,培养师资人才。何子渊作为当时地方主管教育的官员,担任“简易师范科”学监。他子承父志,亲自考核、录取了一大批素质较高的考生,并兼授国文、历史等科目。正当何子渊父子俩和本县的有识之士大展拳脚,推广普及新学的时候,无奈天不假年,同年底,晖吉先生突然中风辞世,劝学所总董一职旋由新科举人罗霭其(原名罗翙云,1868-1938)接任。
1907年,“简易师范科” 改为中学预科;1908年更名为兴宁公学堂;1909年,兴宁公学堂迁入兴宁学宫后,何子渊被推举兼任兴民学堂董事长。自此,他又雷厉风行地对辖区各校推行一系列教育改革,譬如:参照石马倚南洞小学、同仁学校现有的管理条例及课程设置,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和课程总表,推行“班主任负责制”,并在兴民学堂《师生操行规范》里面首次将学生对先生的称谓改称为“老师”,老师对学生的称谓改称为“同学”,一下子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当年的何子渊,与嘉应本属人士丘逢甲、黄遵宪等人遥相呼应,大力推动并身体力行,使梅州教育一直走在广东地区、客属地区,乃至全国的前列,使广东成为中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策源地。对此,何子渊等人功不可没。
据《兴宁县志》载:就在何子渊即将退休前一年,即1939年,迎来了兴宁一中有史以来最辉煌的时期,一中高中毕业生参加全国国立院校统考,总成绩及录取率均名列前茅,居全国之“次优等”,获教育部隆重嘉奖;翌年,总成绩及录取率又稳居广东全省第一名。这两项荣光记录,至今仍在激励着一中师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1939年冬,何子渊的学生罗映球,代表一中师生将国画作品《木棉报春》,亲手赠予即将退休的一中创校先贤何子渊,聊表对渊公的崇高敬意,并题款曰:“紫房日照胭脂影 素艳风吹腻粉开。特赠子渊先生并绘像”。
《木棉报春》是罗映球在日军侵华的非常时刻,即1937年“丁丑冬月”,“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创作的,也是迄今所能看到的罗映球最早的国画作品。这幅珍贵的画作,躲过了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直到1950年代初“土改”时,何子渊其中一位孙子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佯装精神异常,将其和另外一幅何子渊留下来的珍贵古画宋徽宗真迹《老鹰图》,一起转移到了石马林屋坑的打狗山。待他参军外出时,再将其塞进挑行李用的竹制扁担,带到部队。几十年来,历经“土改复查”“三反五反”及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等历次政治运动,几经易手而幸存了下来,真是万幸。
“神山苍苍,宁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何蒸云教授对笔者说,作为教育先贤何子渊的后人,也作为兴宁一中的学子,他为有这么一位祖父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他也祝贺母校110周年校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