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再创世界纪录对梅州意味着什么

   2016-11-21 梅州日报437
核心提示:晚稻平均亩产705.68公斤(干谷),加上早稻平均亩产832.1公斤(干谷),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达1537.78公斤!19日上午,国家南方
“晚稻平均亩产705.68公斤(干谷),加上早稻平均亩产832.1公斤(干谷),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达1537.78公斤!”19日上午,国家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教授黄璜宣布了“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三千斤绿色高效模式攻关”测产验收结果,标志着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在梅州兴宁龙田镇环陂村诞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用“一颗种子改变了世界”,他发明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也让世界不少民众远离了饥饿。“杂交水稻”作为他毕生不懈追求的事业,在为国家解决好“民以食为天”问题上刻苦钻研,探索创新,穷尽一生之力,总在不同时期带给我们惊喜与安全感。此次双季超级稻产量世界纪录的诞生,在当前粮食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大背景下,无疑对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世界纪录诞生地,梅州也将共享这一荣耀。

袁隆平院士选择在兴宁龙田镇作为超级稻示范片之一,足见其对梅州农业发展的牵挂与期望。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在梅州诞生,作为科技与农业结合的结果,必会对梅州农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带给梅州通过科技兴农、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不可否认,梅州虽然是农业大市,但粮食企业大多缺乏“走出去”的能力,品牌建设相对滞后。此次超级稻在梅州试种成功并打破世界纪录,而且品质可以媲美日本“越光米”,如果借助好这一影响力和平台,不但对梅州粮食增产更会对梅州粮食品牌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带动农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

梅州有良好的资源环境和丰富的农特产品,实现绿色崛起是梅州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既定策略。现代绿色农业是一条既可以发展农村经济,又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绿色农业的发展,除了环境优势外,更重要的是科技基础。超级稻在梅州试种成功证明了科技的力量和魅力,必会激发起梅州对科技的重视和应用,把农业科技作为梅州特色农业发展实现绿色崛起的源动力。

袁隆平院士说过,梅州是个好地方。笔者认为,袁隆平口中的“好地方”,是指梅州水好山好,而且梅州有良好的农业基础。梅州要珍惜此荣誉,抓住好机遇,保护好耕地,用好惠农政策,激励农民种植积极性,用先进的科技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以品牌建设提升梅州绿色产业竞争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A8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A8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08126561号  |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