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汉文和妻子相敬如宾,孩子不在家时会看看孩子的照片。(吴腾江 摄)
●本报记者 李艳良
特约记者 黄佑鹏 钟思婷
在兴宁市刁坊镇郑江村宝善围有一座两层高的民房,住着曾汉文和刘丽芬夫妇。他们由两个破碎的家庭重组而成,却成为远近闻名的最和谐家庭。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他们对对方的一对子女视如己出,并养育成才,更重要的是他们二十多年如一日孝敬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前岳母。
二十年如一日
同心赡养前岳母
39年前,24岁的曾汉文与合水镇的练汉梅结为夫妻,并主动将丈母娘陈玉英接来一起生活。1989年,练汉梅因病离世,留下了一双儿女和年迈的 老人。“大家都劝我将老人送回合水老家或妻姐家去,但我没有同意,觉得不管有没有血缘关系,进了我的家门就是亲人,就有义务赡养。”曾汉文回忆道。
练汉梅过世后,曾汉文曾谈过5个女朋友,但都因丈母娘的问题而没了下文。1993年,曾汉文经人介绍认识了在镇上黄沙小学代课的刘丽芬。“那时 我在村里以做衣服为生,我们借着做衣服互相认识了,她比我小十岁。”曾汉文笑着说。对于曾汉文赡养前任丈母娘的做法,刘丽芬并不反对:“我就是看中他忠厚 老实,孝顺、有情有义。”相识半年后,刘丽芬带着自己的一对子女嫁给了曾汉文。
有一个老人和四个孩子需要照顾,婚后不久的刘丽芬辞去了代课工作,成了家庭主妇。“她很勤快,几十年来,大部分家务活都是她在干。”曾汉文说, 婚后不久他当选了村干部,刘丽芬的“能干”让他没了后顾之忧。刘丽芬还将丈夫的前任丈母娘视为自己的家婆侍奉,衣食住行,无一不用心。“老人检查出得了胃 病后,她四处求医,买药给老人调养身体,直至老人胃病得到控制。”曾汉文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刘丽芬定时去为“家娘”买药,风雨无阻。
言传身教
孝老爱亲成家风
两人结婚时,曾汉文的女儿16岁、儿子12岁,刘丽芬的女儿10岁、儿子8岁。如今,四个孩子都已长大成家。父母对老人的精心照顾,让他们耳濡 目染,个个孝顺,形成了孝老爱亲的好家风。“以前每逢节假日,姐弟四人回到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给老人揉肩搓背。”曾汉文说。2013年12月,曾汉文的前 岳母离开人世,夫妇俩以儿子与儿媳的身份和礼仪为老人办理了后事。
“现在家里只有我和老婆两个人,想孩子们的时候就拿出照片来看看。”现已63岁的曾汉文说,儿女在外工作也时常惦念他们,每个月都主动给家里寄生活费、打电话问候,也经常回来看望他们。
“两人都是好人,对待陈玉英就像对待自己的母亲、婆婆一样,能做到这样很难得 !”郑江村承包供销社门店的黄老板这样评价这对夫妻。也因此,曾汉文一家曾获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先后被评为广东百户最美家庭、全国五好文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