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兴宁市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预算草案提请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我市财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齐心协力、砥砺奋进、攻艰克难,突出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狠抓财源建设,加强收入征管,优化支出结构,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监督管理,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各项民生支出和“三园一区一基地”等重点项目支出得到有效保障,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预算目标任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据决算统计,2013年我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7130万元,占年初预算计划50360万元的113.44%,对比上年增收12168万元,增幅27.0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2898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75.09%(其中:国税完成本级收入8891万元,对比上年增加1026万元,增幅13.05%;地税完成本级收入34007万元,对比上年增加 7374万元,增幅27.69%);非税收入完成14232万元,增幅36.01%,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24.91%。
完成上划中央“两税”22063万元,对比上年增收1036万元,增幅4.93%。
完成上划省“四税”17216万元,对比上年增收2258万元,增幅15.10%。
财政总收入43.32亿元,其中本年财政总收入33.77亿元,对比上年38.06亿元增加5.26亿元,增幅13.82%;财政总支出32.88亿元,对比上年27.82亿增支5.06亿元,增幅18.19%。收支对比净结余188万元。(2013年我市公共财政预算收支主要项目完成情况见附表一)
(二)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基金预算总收入78885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58947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1117万元;补助收入18516万元,上年结余305万元。基金总支出78204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123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5393万元;农林水事业支出830万元;教育支出2735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3万元;其他支出1057万元;年终结余681万元。(2013年我市基金预算收支主要项目完成情况见附表二)
二、2013年财政工作情况
(一)积极举措,财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面对严峻的收入形势,盯紧目标,迎难而上,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抓收入,超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收入增幅再创新高。一是充分发挥政策资金的引导作用,大力扶持企业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企业效益明显提高,进一步夯实了财源基础;二是不断提升财政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融资渠道,努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缓解资金紧张问题,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了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三是全力支持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培育新财源。2013年共拨付招商引资专项工作经费441万元;四是认真分析收入态势,健全征收机制,强化征管措施,提高收入质量,确保应收尽收;五是积极把握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国家级生态功能区、中央苏区县、激励型财政等一系列财政体制改革的机遇,用足用活相关政策,努力争取中央和省、市的项目投资和财力支持,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做大财政总收入。
(二)优化支出,保障水平显著增强。
科学统筹财力,在保证工资、机关运转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各项重点支出需要和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促进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在各政策性支出激增、支出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确保“三园一区一基地”等重点项目工程建设的需要。全年共拨付“三园一区一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资金13亿元;二是大力支持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年交通运输支出7725万元,同比增长1.74%;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助力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不断完善城乡社区公共设施。全年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467万元,比去年增支522万元,增幅10.56%。其中,拨付环卫BOT项目资金1129万元;四是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大力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全年共拨付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工程等资金 3787万元。拨付重点污染减排项目建设、LED光源改造等资金2378万元,拨付城乡卫生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金410万元;五是进一步扩大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支出的比例,突出以十件惠民实事为抓手,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促进和谐兴宁建设。全年,教育支出98127万元,同比增长29.85%。其中,教育公用经费补助、绩效奖励工资、助学金和困难学生补助、中职国家免学费补助资金等支出12558万元,高考奖励及第二中学扩建、技校新校区建设等工程支出共2652万元,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岗位津贴补助4064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128万元,同比增长85.61%。其中,优化基层文体服务支出33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2530万元,同比增长8.20%。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支出13390万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0976万元,优抚、五保支出7412万元,就业补助支出1106万元;医疗卫生支出36637万元,同比增长7.62%。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24721万元,拨付离休干部历年住院费清算资金1100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38709万元,同比增长8.78%。其中,拨付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性涉农保险补助、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扶持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村庄搬迁等资金10772万元,拨付农业综合开发、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经费、石马沙田柚科研基地建设资金及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资金等共804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321万元,同比增长163.15%。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459万元。
(三)更新观念,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
牢固树立现代理财观念,突出以改革创新推进公共财政结构框架体系建设,不断增强科学理财新活力。一是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财政专户管理;建立市级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制度,加强了对预算单位公务卡结算的管理和监督;二是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着力完善非税收入电子化管理系统,实现全市行政事业单位、乡镇(街道)全部上线,从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非税收入管理,确保了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三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实施范围从货物类采购向服务类采购扩展,从专项的通用类货物服务向专业新型的货物服务扩展,从满足机关单位办公需要向为社会提供服务扩展,采购单位也由市一级机关单位逐步向基层单位扩展。全年政府采购323次,采购总额达9394.38万元,有效节约资金587.62万元,节约率达5.89%;四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措施,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扩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面。
(四)强化监督,依法理财更加精细。
紧紧围绕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一是加快推进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建设,强化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推进预决算公开,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特别是南部新城、工业园区以及济广高速等征地拆迁安置资金使用的日常监管,确保资金专户存储、专款专用、规范审批、严格管理、公开透明;认真开展财政性资金使用、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整治“小金库”、违规使用专项资金等专项行动,进一步严肃了财经纪律;三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快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进一步规范产权交易行为,确保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四是完善财政投资评审机制,有效节约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工程建设成本;五是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扎实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公开交易工作,不断提高财务公开与民主管理水平;六是加快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全面完成机关软件正版化、数据磁盘升级扩容,高质量建成财政视频会议系统,为财政各项工作高效迅速地开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七是进一步完善财政部门领导挂点制度,不断强化镇(街)财政职能,基层财政公共服务和资金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内强素质,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是加强能力培训。认真组织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及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学习,提高我市依法理财水平;通过组织财政系统干部到省财校进行支农惠农专项资金管理、财政总预算会计、村集体经济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等内容的业务培训,并组织学员到花都市花东财政所进行参观学习,交流乡镇基层财政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的业务素质,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服务“三园一区一基地”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反腐倡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结合“六五”财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和“严纪律、正作风、促廉洁”为主题的纪教月活动及“访民思勤廉、为民办实事”下乡走访活动,经常性地开展理想信念、党纪法规等教育,提高财政干部职工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三是改进工作作风。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重要批示以及省、市有关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的精神,着力解决干部队伍方面的“四风”问题,努力锻造勤廉兼优、履职尽责、务实高效的财政队伍,使财政工作效能明显提高,财政干部职工形象明显提升。
2013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效果良好,但财政运行中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方面:一是我市缺乏支柱产业税源的支撑,税源结构比较单一,一次性税源占税收收入的比重过大;二是我市财政总体实力弱,可支配财力小,人均财力水平低,推行公共服务均等化困难较大;三是财政政策性支出增长快,配套资金压力大,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对此,我们将在以后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三、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4年,我市财政工作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培植涵养财源,狠抓增收节支,积极统筹城乡发展,全力保障底线民生,不断深化公共财政改革,确保完成年度预算目标任务,全力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公共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14年,我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安排66270万元,比上年完成实绩增加9140万元,增幅16%;我市财政预算总收入拟安排240384万元,其中:本级财政收入66270万元,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补助、上级专项补助收入等115471万元,2013年政府债券转贷收入1980万元,上级提前告知收入56475万元,上年净结余188万元。
按照“积极稳妥、收支平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原则,2014年我市相应安排公共预算支出183195万元,上级提前告知支出56475万元,上解支出714万元(2014年我市财政预算收支主要项目安排情况见附表三)。
(二)基金预算草案。
基金预算收入计划为12891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2000万元。相应安排基金预算支出为12891万元,其中城乡社区事务12000万元(2014年我市基金预算收支主要项目安排情况见附表四)。
四、2014年财政工作要点
为实现2014年财政工作目标任务,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以增收为重点,确保财政稳步运行。
继续把组织收入,提高收入质量,提升财政综合实力作为重中之重,紧盯目标,把握进度,促进财政收入、财政总量持续稳定增长。一是抓好税源分析,挖掘财政增收潜力,强化社会综合治税,杜绝税收“跑冒滴漏”,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二是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建立和完善征管网络平台,确保应征尽收;三是认真把握政策导向,紧紧抓住中央、省对县级财政体制调整变化、省委、省政府实施《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的相关政策和广州梅州对口帮扶的契机,做足对接工作,积极跟进、主动而为,做细做实基础工作,努力争取上级财政的最大支持,做大我市财政蛋糕。
(二)努力培育财源,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大力支持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培育财税收入新的增长点;二是落实行业发展优惠政策,支持产业转型升级,鼓励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做大做强。突出扶持制造业、商贸物流业、现代服务业、信息技术等产业加快发展,不断壮大特色产业群体,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三是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扶持力度,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推动小型微型企业做强实力,创新发展;四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创新融资模式,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三园一区一基地”、水利、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建设领域,以投资拉动经济财政持续稳定增长。
(三)优化支出结构,促进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百姓过好日子”的理财原则,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约束,坚持厉行节约,把更多的资源和财力用在改善民生上。一是按照“突出重点、守住底线”的原则,着力解决好基本民生、热点民生和底线民生问题,切实做好底线民生保障工作,不断提高城乡低保、五保户、残疾人保障、城乡医疗救助标准等,完善财政投入“雪中送炭”的托底保障机制,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二是坚持新增财力向基层、向民生领域倾斜,进一步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和保障十件民生实事支出,扎实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统筹财政支农资金,大力支持精致高效农业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大力支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及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等工作,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四)深化财政改革,努力提高科学理财水平。
十八届三中全会赋予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战略定位,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作出了重大部署。我们要紧紧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总体要求,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深化财政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逐步建立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夯实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二是稳步推进全口径预算编报,增强预算执行刚性和均衡性;三是从严从紧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缩“三公”经费,节约行政成本;积极稳妥推进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提高资金管理透明度;四是全面加强和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强化全程监管、绩效管理和责任追究,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五是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建立风险防范预警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六是加强财政信息化平台建设,扎实推进财政大数据战略的实施;七是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打造一支思想坚定、业务精干、纪律严明、敢于担当、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2014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务实的作风,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全面完成年度预算收支任务,为推进“三园一区一基地”建设,促进兴宁振兴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