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乐善堂提供的资料和梅县文史资料,西郊潮人村的历史,可上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大逃荒。1943年正是抗战最为艰苦的时候,适逢这年的春夏期间百日无雨,粤东赤地千里,潮汕平原闹饥荒,很多人从日寇占领区里逃往国民党统治区。当时的梅县是个小山城,城区人口约4万人,一下子来了一千多户人家2万多逃难的潮汕人,占了本城人口的二分之一。为了生存,有好些潮汕小男孩只好卖给当地人做儿子,适龄姑娘嫁给当地客家人为妻。这些难民来到梅城种菜的居多,他们把潮汕种菜技术引进当地,菜品质好量大,销路也好。人在他乡,亲帮亲,穷帮穷,其时自然形成了潮汕会馆。参加会馆的潮汕人中,有工商户、菜农、工人、挑夫,全部都是穷苦的老百姓。
潮汕人素来敬佛,以做善事为乐。潮汕会馆逐渐成为一个以倡做善事为主的民间慈善机构,人称“义务善社”。在解放前兵荒马乱的年代,“义务善社”募资帮人殓尸、收尸、施棺、赠葬,深受老百姓拥戴。到1950年,住在梅城的潮汕人出资出力,义务挑沙石,正式修建起“乐善堂”。后一度中断,1988年经政府批准得以恢复。
由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三十年间,“乐善堂”经热心人士募捐扩建,设施逐步完善。大厅正堂供着潮汕人崇拜的宋大峰全身佛像,陈设同潮汕地区的乐善堂一样,墙上的牌匾刻着“为善最乐”几个大字。
笔者采访几位乐善堂的老人,他们说:现在乐善堂是一个慈善机构,无私无悔地为社会福利尽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把募捐来的资金用在福利事业,如帮助困难户,受灾户,资助贫困大学生,为贫困病人施药出医疗费。现在参加乐善堂的有1000多户,善友们以中老年人居多,还有在梅城做生意的潮汕商人,年轻人数量也不少。
几年前一到夏天,乐善堂每天熬8大桶凉茶,送到车站、市场等繁华地方施发。现在因环境改变,凉茶只放在大堂门口供应。在休息室的客厅,笔者看到墙上有受乐善堂资助病患者送的锦旗,受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感谢信。收入和支出账务上墙公布。
经与几位老人交谈后得知,这些居住在梅州的潮汕人,在家讲潮汕话,在外讲客家话。这些潮汕人在梅州娶客家人女子为妻,传子继孙,与当地人和睦相处,在异乡建设自己的家园。
“潮人村”已成为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交汇的纽带,在这里的许多潮汕人早把梅州当成第二故乡,对两地都怀有深厚的感情。(梁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