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梅州海关对内强化法律学习教育,对外及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普法宣传。“六五”普法以来,梅州海关共开展法律咨询24场次、接受法律咨询人数1200人次,开展“法律六进”活动30次、开展法治文化活动15场,参加地方普法活动20场次,印制发放宣传材料8000多份。
目前,在梅州海关机场旅检现场,旅客因不了解海关政策而出现违规携带物品的事件大幅下降。去年,梅州海关成为该市唯一一家获评广东省“六五”普法省级先进集体的单位。
杜绝导游违规蚂蚁搬家
梅州是广东著名侨乡,随着经济发展,多条国际航线开通,出入境旅游、探亲人员往来及商业交流日趋频繁。《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梅州海关针对侨乡发展需求展开普法宣传,取得明显成效。
“2013年底,关区内梅县往返台湾的航班新开通,我们的关员在监管该航班时,多次发现出境游旅客在入境时大多数满额携带2瓶洋酒,其中不乏老年人,而且出关后立即交给了导游,情况有些异常。”监管科科长黎建明介绍:“一线关员通过与旅客交流,发现带团导游暗地委托每位旅客把酒带进境,通关后该导游再进行回收。”
黎建明解释,按照法律规定,大陆居民到台湾旅游后限携带免税酒2瓶进境,总量不超过1500毫升。导游这种行为是利用旅客以“蚂蚁搬家”的形式将超出规定数量的酒带入境内,牟取利益。
黎建明告诉记者,有些旅客可能不清楚相关规定,不小心被导游利用了。针对这种情况,梅州海关将海关进出境管理规定编制成小册子、刻录成光碟,并到旅行社说明海关的有关规定,同时要求旅行社对导游进行严格管理,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杜绝了此类行为。
指导企业用好优惠政策
梅州海关关长余云庭介绍,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海关及时介入,靠前普法,确定重点企业、重点工作,搭桥开路,有针对性地推送海关法律政策。
按照2011年1月1日实行的海关企业分类管理办法,海关对进出口企业实施分类管理,信用等级越高,享受的通关便利措施越多。梅州海关发现,一些企业由于不了解这一规定,本来自身条件符合最高信用等级AA类企业,即现在的高级认证企业的标准,但是因为没有及时提出申请,导致很多通关便利无法享受。
考虑到这一情况,梅州海关及时召开政策宣讲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精心培育,很快就有两家企业获得海关最高信用等级认证,享受到了快速通关等多项便捷服务。
2005年7月20日,《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议》降税计划开始实施,多种产品降低关税。作为进出口企业,在与东盟国家从事进出口贸易时,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可是辖区内一些企业由于对国家政策的关注度不高,导致有政策不会用,甚至根本不知道。
梅州海关关区范围内有一家电子企业,由于生产需要,长期固定从马来西亚和泰国进口原材料,但是由于不了解政策,一直没有享受到上述税收优惠政策。梅州海关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及时送法上门,指导企业用好用足政策,切实享受改革红利。据企业反映,执行该项政策后,每年享受原产地税收优惠近500万元,大大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
引导企业申请保护备案
记者了解到,梅州海关紧紧抓住“4·26”世界知识产权日、“6·26”国际禁毒日、“8·8”海关法制宣传日和“12·4”全国法制宣传日这几个关键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在梅州海关货检现场、旅检现场设立海关公告栏、悬挂宣传标语、张贴宣传海报、设立海关法律法规咨询点,组织关员向进出口企业、旅客、报关员等行政相对人现场宣讲海关各项法规政策并发放法律宣传资料,积极开展专项法律宣传活动。而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梅州海关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并就普遍现象形成调研报告供地方领导决策参考。
2014年,某公司向梅州海关反映,发现市场上存在仿冒产品,梅州海关引导其向海关总署申请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备案,事后梅州海关展开对关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调研与普法宣讲,并形成《梅州市企业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现状与对策》分析报告,供梅州市领导进行决策参考。
余云庭告诉记者,今年,梅州海关将继续以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推动法治实践为主旨,广泛宣传以海关法为核心的海关法律体系,推进海关法治文化建设;鼓励基层海关打造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品牌;压实普法责任,切实承担“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的主体责任,结合关情和业务特点创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法治宣传教育整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