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大数据保证成活率
2月20日,立春后的第一场雨降临在梅州大地。春雨贵如油,平远园山湖茶场的技术员沈子玉紧张的盯着手机里的实时降雨量数据。到了晚上,他忍不住把降雨量的数据截图发到了朋友圈,并配了这样的文字“今晚下的不是雨是钱,一个月没下过一场像样的雨,虽然吵得睡不着觉,当想着去年底新种的茶树,有这场雨真值。”
在被窝里就可以监控茶场的降雨量,这是园山湖茶场刚刚应用的大数据农眼系统。出身自广东凤凰山麓的制茶世家的沈子玉,非常熟悉品种选择、扦插栽培、摘茶遴选、制茶工艺等传统工艺,现在他每天琢磨的是手机里的农眼系统。
园山湖3000亩茶田的动静都在这手机中。在园山湖茶场上立着一根根有三头六臂的 “铁柱子”,它就是农眼系统的监测基站,分别由单晶硅太阳能板、风速风向仪、雨量计、百叶箱、高清摄像头、土壤传感器组成,监测信息通过物联网实时传输到了云端,再从云端反馈到手机终端上。
2012年,园山湖的2万棵茶苗在种植后没有及时浇水,导致成活率不足四成,不仅损失了茶苗并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应用了互联网新技术后,这样的情况将不复存在。沈子玉介绍,比如最近将种植一批新品种,一调取资料马上得到数据土壤湿度38%,空气湿度98%,作为管理者可以决策种起新苗。“有这样的实时数据支撑,哪怕过了一个月后回过头来看,成活率可以保证在95%以上。”
精准安排农事助村民增收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园艺学院副院长曹潘荣认为,传统的客家炒绿茶质优但知名度不高,主要是缺乏对传统加工工艺及品质形成的研究,不能形成独立的加工技术体系,缺少适应当今市场的创新性产品。园山湖推动校企合作,包括应用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将着力提升梅州茶叶企业在种植、研发、创新和品牌打造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推动茶叶标准化、品牌化。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撑下,63岁的王水华从园山湖所在地平远县石正镇下丰村的留守老人变成了茶场的产业工人,与他一起参与劳作的还有同村40多名留守老人和妇女。从看二十四气节进行劳作的传统,也转变成了大数据指导下的精耕细作。对于如何应用大数据,他们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总结出了新的顺口溜,“摘茶看雨量,避雨水提品质;卖好茶看风向,东风起摘好茶;温湿定要留心,早安排作分类。”
平远县农业局副局长杨劲松介绍,通过应用新技术,可以提高种植的精细度,大幅降低成本,同时做出合理的农事安排。园山湖的农事安排更加精确,也吸引了下丰村更多劳动力的参与。提起园山湖对村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下丰村党支部书记凌小松满脸兴奋,“2013年村里人均年收入才6800多元,园山湖发展之后,基本上闲散的劳动力到会愿意来这里,人均年收入到2016年已经是9600元,今年肯定突破1万多元。”
扫一扫全程可视化追溯
“下丰村周围山地选择种茶叶是比较好选择,土壤含丰富的微量元素,特别是硒含量,非常有利于发展高品质茶叶和立体生态农业生产基地。” 平远县政协副主席、林业局副局长韩垂辉告诉记者。
去年,园山湖的有机绿茶在梅州十大嘉应茗茶评比中获得了绿茶类第一名,已经取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可是十大名茶、富硒概念、高山云雾等利好概念也给经营主无形的压力。“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非常繁杂,归根到底是要建立品牌让消费者去相信。” 梅州市农科院院长、市茶叶协会顾问谢岳昌说。
互联网将打通消费者跟田间地头的连接,让消费者了解从种子发芽到成为产品的整个过程。
未来出产的园山湖茶叶将贴上追溯二维码。消费者打开手机扫一扫,茶场的视频、图文介绍,气候、土壤数据,每一次除草、灌溉记录,甚至实时监控图像都呈现在手机页面。
“品质提升了,消费者认可了,茶叶也就供不应求了。”平远县园山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凌志介绍,产品在春节前就已经脱销,许多经销商开始预订了即将要上市的新产品。
平远县农业局副局长杨劲松介绍,互联网+新茶农的创新,有利于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解决绿色、安全和放心的问题。信息化远程监管、农产品的全程可视化追溯,有利于农业向规模化发展、品牌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