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柚”之行 “政”在努力

   2016-09-14 南方日报20
核心提示:建立红黑名单制度,保护百年金柚品牌;颁布史上最严禁早令,禁止金柚早摘抢市影响产品质量中秋前夕,素有金柚之乡的梅州,正式进
 建立红黑名单制度,保护百年金柚品牌;颁布史上最严“禁早令”,禁止金柚早摘抢市影响产品质量……中秋前夕,素有“金柚之乡”的梅州,正式进入蜜柚丰收季,而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品牌保护措施,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这背后,是区域农业品牌保护的现实隐忧。近年来,随着农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涌现出一批农产品品牌。然而,部分个体的不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很容易对整体的区域品牌造成伤害。

 

严厉的品牌保护措施,能否让市场上自由的个体户接受?区域品牌保护探索面临哪些挑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个性化品牌能否成为区域品牌突围的方向?南方日报记者深入田间走访。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汤凯锋 南方农村报记者 黄海洋 植仁政 梅州报道

 

统筹:谢苗枫

 

最严“禁早令”引发热议

 

今年7月以来,梅州农业部门决定对从事特殊用途柚果的生产经营者实施备案管理制度,并建立企业征信体系,探索建立红黑名单制度。对有多次早摘行为、屡次不改的经营主体予以惩戒,一经发现或被举报,经核实列入黑名单,在享受农业优惠政策、申报项目、评优评先时实行“一票否决”,对已获得的农业类荣誉,撤销其资格,直至摘牌或除名等,以示惩戒。

 

而“禁早令”刚出台,就引发了社会热议。

 

“一些农户由于缺少对市场的预判,将还未成熟的柚子卖给收购商。”大埔县蜜柚协会副会长傅曼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出。而不少柚农也表示支持“禁早令”,认为这有利于整个梅州柚子产业的健康发展。

 

不过,也有一些农户提出早摘的理由。“因为有市场需求,如每到农历七月半,不少地方有买柚子祭祀的传统,而未充分成熟的柚子并非用于食用。”一位柚子中介告诉记者,实际上,每年有部分柚子是通过早摘市场消化。“如果到了密集采摘期才上市,一旦市场消化不了那么多,会更容易出现价格乱战”。

 

梅县石扇绿缘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爱妮表示,早摘的柚子很多用于祭祀和深加工等特殊用途。她建议,可以对柚子产品进行分类,比如对用于祭祀或深加工的柚子贴上特定的标签,注明用途。

 

对此,梅州市农业局局长刘玉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禁早令”主要是遏制恶意早摘,破坏品牌市场的行为。“从实践来看,限制恶意早摘政策实施多年,整个梅州金柚产区的平均销售价从1.48元一斤涨到了2.36元一斤。”刘玉涛认为,“禁早令”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整个梅州金柚产区发展。

 

而傅曼琼则希望,由政府主导,根据当年柚子的生长情况,研判市场供需情况,并制定最低收购价,“既可以稳定市场价格,避免市场乱价,又可以让农户心里有底,消除对市场不确定性的担忧。”

 

区域农业品牌面临挑战

 

“很多品牌以地域命名,这个区域上所有人生产的产品,都可以搭上品牌的快车,但如果缺乏组织化的管理,就很难统一保证质量。”梅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虽然早摘抢市是极少数现象,但对梅州金柚品牌造成了一定损害,出台相关措施管控过早采摘,就是为了保护历经百年积累的品牌,让全市柚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其实,热议的背后,是对区域农业品牌发展的担忧。近年来,在“橙子打蜡”“西瓜催熟”等事件的影响下,不少地区苦心经营的致富品牌,往往因为某个个体户的不规范行为,导致“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汤”。在此情况下,“禁早令”为不少地区所运用,成为控制农产品质量的一个“法宝”。

 

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对于政府来说,目前,在区分和辨别、核对和追查农产品的用途及流向方面,依然是监管的盲区。此外,由于个体的自由性、散乱性,政府的倡导难以获得百分百的反应,也给区域农业品牌留下很大的隐患。

 

不少业内人士也提到,梅州金柚产业容量大,种植面积广,且不少种植地在山区,从数量和地理上都给监管带来了难题。梅州市大埔县柚之香农场负责人郑彩霞认为,虽然梅州市农业局对禁止早摘非常上心,举办不少活动呼吁不要恶意早摘,但响应的大多是种植大户和大收购商,部分小农户对此并不看重。

 

刘玉涛也坦言,虽然使用“梅州金柚”这个商标需要一定的标准和条件,如企业经过梅州农业局对其主体、经营年限以及自控基地等方面的认证之后才可以使用,但是也存在一些冒用现象。

 

为此,近年来,从呼吁到禁止,从倡议到采取措施,农业部门不断加强管理力度。近日,梅州市农业局联合梅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出《关于加强金柚产业管理共同维护金柚品牌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对无《植物检疫证书》擅自调运出县域的行为,依法依规给予处理。按照金柚协会行业内部统一对外公布的适宜采摘时间,合理确定出境果品通关最早时间,对过早申请检验检疫的,不予受理。

 

个性化品牌发展难点多多

 

不过,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面对政府管理措施的“升级”,不少个体户及企业已悄然转型销售模式,在“品牌”上做文章,以个性化差异打造个性化品牌,为区域品牌锦上添花。

 

“协会里已有多家大种植户用的都是自己的品牌标志, 梅州 只是作为产地出现在包装上。”傅曼琼欣喜地告诉记者。

 

刘玉涛告诉记者,目前,梅州地区柚子的企业品牌多达30—40个。随着互联网意识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散户将变为商户,注重企业实体的注册以及品牌意识和商标注册,既依托“梅州金柚”的品牌,扩大个性品牌的影响力,又通过个性品牌的发展,增强区域品牌的知名度。

 

在众多个性化品牌中,主打“孝义”品牌的“驮娘柚”,就是一个典型。“驮娘柚”起源于种植户祝永旺,他早年在珠三角务工,帮老板照顾病母,每天要从4楼将老人背下,送到医院看病,晚上再将老人送回来,一步一步背上楼。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祝永旺把老人当作亲生母亲一般照顾。祝永旺这份孝心感动了老板,老人病逝后,老板将松口镇的果园承包给祝永旺打理。

 

几年来,祝永旺精心管理,产出品质上乘的柚子,引发各大媒体关注。“ 驮娘柚 的走红,既是对梅州金柚蕴藏的优秀人文故事的挖掘,也是对梅州金柚的一次成功传播。”活动相关负责人认为,从个性化品牌的探索来看,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辨识度高,市场很容易找到;二是必须追求品质,才能制胜互联网销售时代,比如 驮娘柚 做到了“皮至薄,心如蜜”;三是个性化品牌都要经过商标注册,产品能追踪溯源。

 

当然,依托移动互联网销售的个性化品牌,在探索中也面临不少挑战。“最大的瓶颈,还是物流难题,包括区域物流运力及物流成本等。”农财网品牌经理江树锋告诉记者,区域农业品牌所在的地区,平时的物流量一般较少,物流运力有限,但当产品集中上市时,短时间的运力却十分有限,无形中增加了物流成本。

 

傅曼琼也提出,一些销往超市或其他大的订单,比较容易从产地运送出去,但在互联网上的小订单或个人零售单,就会面临物流成本高的问题。

刘玉涛认为,除了物流等问题外,目前,区域品牌发展难题是人才和资金。“企业品牌要实现互联网电商化,就需要具备互联网知识的人才,这些人才往往都涌向大城市,山区难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到优秀的电商人才。”

 

不过,刘玉涛认为,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及区域农户互联网品牌意识的增强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个性化企业品牌出现,与区域品牌的维护形成良性互动。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A8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A8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08126561号  |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