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改革的“梅州经验”

   2016-08-31 南方日报24
核心提示:编者按不久前召开的广东省委全会提出,将全省经济工作重心转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全境属于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
 编者按

不久前召开的广东省委全会提出,将全省经济工作重心转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全境属于原中央苏区的地级市,梅州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亟需更多政策优惠和主动作为。

为进一步发挥金融资源对苏区实体经济的撬动作用,梅州初定于9月21日举办以金融改革创新为主题的研讨会——梅州首届金融改革创新研讨会,探路苏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此,南方日报推出系列报道聚焦梅州金改实践,敬请垂注。

梅州是农业大市,“八山一水一分田”是真实写照。农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离不开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自2012年成功获批国家级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以来,梅州充分发挥“试验田”作用,实现多个“全省率先”,创造了特色鲜明的农村金融改革“梅州模式”,成为全省首个“金融生态市”。

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有力支撑梅州经济的发展。今年上半年,梅州金融业增加值23.89亿元,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2%,较去年同期上涨1.4%。

南方日报记者张柳青通讯员陈丽

重建农村信用体系

长期以来,信息不对称、有效抵押物缺失是涉农企业和个人获取银行贷款最困难的两个环节。被确定为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以来,梅州在农村金融改革方面亮点频现,其中最基础的工作就是重建农村信用体系。

“以前梅州许多地区的农民并没有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因此很多‘三农’贷款也是空白,政府为了解决‘三农’融资难的问题,决定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基础性的工作放在首位。”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负责人介绍,梅州早在2011年2月就已在全省率先成立地市级征信中心,各县(市)成立征信分中心,致力于农户、城镇居民和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并在全省率先自主研发了“统一系统、统一标准、统一评级”的农户诚信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全市范围内联网通用。

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方面,梅州积极推动“广东省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建设,大力推广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应用。至2016年7月末,融资平台累计促成融资交易404笔,融资金额73.79亿元。

同时,梅州不断加强行政村金融服务的完善,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行政村金融服务站全覆盖,率先设立助农取款服务点,率先推出政策性农房统一保险,率先建立国债“额度下乡”新机制,将国债“送”到农民手中。此外,梅州还探索性地组织了特色种养产品的政策性保险,积极引导保险业金融机构推出小额人身保险等适合农村地区的保险产品。

“农村信用体系和基础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激活金融资源,让经济建设更活跃,同时也为农金改的试验提供基础。”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负责人说。2014年,梅州成功入选“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成为全省唯一入选地级市。

试水“两权”抵押

“我一直想在农业上大展拳脚,但之前苦于资金困境无法推进。”林干松是蕉岭县首笔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抵押贷款的受益人,他用110亩土地经营权作为抵押,成功向农行蕉岭县支行贷款22万元。利用这笔贷款,他购置了农业生产机器,扩大了农场规模。

通过基础金融服务体系全覆盖、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全面支持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按照“政府主导、人行推动、部门配合、金融机构落实”的总体工作思路,梅州因地制宜,在蕉岭、五华等地试点开展“两权抵押”业务,探索集林权、地权、产权等为一体的农村产权流转、他项权属登记、交易体系建设。

目前,蕉岭农村土地确权颁证进度位居全省前列,出台广东首部农村土地流转办法,建立广东首个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打造县、镇、村三级产权交易平台。五华则利用现有的林木产权交易中心,增加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所有权交易。

“通过‘两权’抵押贷款,让静态的土地‘流’起来、沉睡的资源‘活’起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人民银行梅州市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梅州开发了“公司+两权抵押”“两权抵押+基金担保”“两权+机械设备+第三方担保”等组合质押贷款形式。

截至今年7月底,梅州市累计发放“两权”抵押贷款515笔,金额累计1.2亿元。通过互联网金融助贷发放支农再贷款100万元。推行“支农再贷款+农村电商+惠农信用贷款”新模式,解决农村电商服务站因代付、垫付带来的资金不足问题。联合市农业局、金融局等签署联合行动计划,共帮助农户、农企获得众筹资金175万元。
金融助推实体经济

芹洋半岛是梅州改善市民宜居环境的民生工程,作为芹洋半岛重要的交通设施建设路段,芹洋半岛内环路建设ppp项目获浦发银行广州分行授信3.7亿元,已放款1.1亿元。该项目是全国首单商业银行全程参与,涵盖股权及债权的一体化综合融资服务模式的成功创新。

ppp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自成功获批国家级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以来,梅州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梅州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率先在广东省开启ppp合作模式。

目前,在梅金融机构已对国道g206线—梅城至畲江段、嘉应新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和芹洋内环路建设等3个ppp项目授信21.7亿元,发放贷款1.1亿元。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义不容辞”。围绕梅州重点项目和重点领域的建设,梅州市各大金融机构通过顺畅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落实定向降准政策,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和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有效金融供给。

今年上半年,在梅金融机构对省市重点项目授信146.52亿元,贷款余额70.6亿元,同比增长31.22%。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贷款余额383.47亿元,同比增长16.4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64个百分点。

此外,梅州市用好政策性资金支持城乡统筹发展。今年上半年共有4个项目获得农发行专项建设基金2.86亿元,对各县市区土地整治、棚户区改造、水利建设等领域发放政策性贷款共15.77亿元。积极支持房地产去库存。各大金融机构上半年累计发放公转商贴息贷款3.79亿元、农民安家贷4.94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85.91亿元,同比增长45.7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5.99个百分点。

■数说梅州金融

今年上半年,梅州金融业产值增长11.9%

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8.2%

较去年同期上升1.4个百分点

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71%提高至4.94%

至2016年7月末

梅州各项存款余额1761.73亿元

同比增长16.45%

各项贷款余额779.73亿元

同比增长10.05%

贷款余额增速连续6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存贷款增速均列山区五市前列

至2016年7月末

梅州涉农贷款余额386.33亿元

同比增长17.96%

其中,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贷款余额69.03亿元

同比增长43.41%

农户贷款余额147.74亿元

同比增长26.24%

农村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6.01亿元

同比增长13.41%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A8资讯
  • xna8wbw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A8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08126561号  |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