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从高考检视梅州教育追赶空间

   2016-07-12 76
核心提示:从考试、放榜到招生录取,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高考是对一个地方基础教育水平的大检阅。我市素有文化之乡美誉,


从考试、放榜到招生录取,一年一度的高考,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

高考是对一个地方基础教育水平的大检阅。我市素有“文化之乡”美誉,梅州教育也曾在全省一枝独秀。然而,随着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加大教育投入,对优质生源、师资的虹吸效应凸显,我市教育也面临着巨大挑战,不得不面对“小进也是退”的尴尬。

对比

仅处在粤东西北中间位置

“文物由来第一流”。我市历来崇文重教,南宋时即塾学遍布,明清时科甲鼎盛,参加科举人数为全国之冠。国民政府时期,梅县的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曾位居全国2000多个县中的第2位。辛亥革命以来,梅州孕育了大批人才,其中国家级院士30名、大学校长340多名。

一年一度的高考是衡量当地教育水平的一个指标。“文革”后恢复高考以来,梅州高考入围人数一直保持在全省前三名长达10多年;1993年至 1996年上省线人数在粤东西北山区稳居榜首。而在2009年至2016年间,从重本和本科入围率看,总体而言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粤东西北山区仅处于中 间位置,远落后于珠三角,“冒尖”考生较少。例如,今年中山市重本率高达25.5%、本科率69%,高居全省第一,而我市排在我省中间偏后位置,与我市相 毗邻的揭阳、潮州均位居我市之前,我市文理科第一名均未进入全省前20名。

说长

教育强县强镇全覆盖

事实上,近年来我市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山区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做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去年,继2013年9月成功创建粤东西北地区首个教育强市后,我市又成为粤东西北地区首个实现教育强县强镇全覆盖的地级市,如今又正在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市。

“创强”实现质的飞跃

据不完全统计,自启动“创强”至去年实现教育强县强镇全覆盖,我市共投入40多亿元用于教育创强,其中社会捐资15.02亿元,占总投入37%。

“创强”改善了我市教育教学环境,同时,我市还努力在“好上学”和“上好学”中找到最佳平衡点。“十二五”期间全市撤并803所中小学,采取延 长公交线路、开通“两定乡村公交”、补助生活费、建设乡镇廉租房、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等方法,解决农村学生上学问题;将建设优质学校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紧 密结合,在各县(市、区)县城规划建设优质实验中小学、幼儿园,目前动工18所,已建成13所。此外,我市还建立联合教研组和各学科中心组,互相提升,重 点突破。

强师兴教 加强师资建设

“我县高度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指标招聘外省重点本科生和研究生,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同时采取‘强强互动,强弱结对’的帮 扶方式和‘名校带动,校校联动’的校际教研等方式,引领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蕉岭县相关负责人说,这也让该县在近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高考重本率高 于全省平均水平。

这是我市强师兴教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全面启动了人才引进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内培外引”,加快教育人才培养。在“十二五”期 间,我市先后招聘了120多名硕士研究生和一大批应届毕业生来梅任教,师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先后组织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各地培训或跟岗学习,累计 培训教师4万多名;去年,全市先后举办20多类培训班,培训达9900多人次,提高了师资水平。今年初,我市还印发了《梅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提 升工程的实施方案(2016-2020年)》,2016年至2020年将为12858名教师“升级”学历,学历提升资金列入各级财政预算,部分县财政承担 部分高达70%。

道短

六个短板亟需补齐

从今年高考现状看高中教育,梅州教育在发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记者在采访中收集到的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类:第一,虽然梅州已成为教育强市,校 园校舍、设备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电化设备、图书资料、师资培训、外出学习等,仍与发达地区差距甚远;第二是教师队伍问题,我市教师老龄化问题突出,特别 是义教阶段学校,教师们平均年龄已达四五十岁,出现断层现象;第三是教师积极性调动问题;第四是优秀教师流失;第五是各地教育发展不均衡;第六是教育理念 和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们通过创建教育强市让我市学校教学环境有了极大改善,但同比珠三角地区,我们学校教学设备、投入等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一名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的刘先生说,尽管我市也在加大教育投入,但是发达地区在教育上的投入,同比增额比我市大。

“大投入也造就了发达地区舍得在师资方面出大手笔,因而上个世纪末开始就出现了高薪聘请优秀教师到珠三角任教现象,这也让我市流失了部分优秀教 师。与此同时,也让珠三角地区教师有更多机会了解学习好的教学经验、方法。”刘先生认为,从去年开始全面取消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后,这也让我市重点高中与 珠三角地区优质学校PK时有更大竞争力。与他持有同样观点的教育工作者张先生认为,目前我市示范性高中也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仍有较大挖掘潜力,如今年从本 科入围率来看,全市重点中学本科入围率是73.73%,最高达90.93%,低的仅有49.68%,而重点中学本科入围数占全市中学本科入围数的 79.66%。因此,这需要重点中学之间、重点中学在普通中学之间做好“传、帮、带”,将好的经验、做法与兄弟学校分享,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而部分接受采访的校长与教师则认为,师资培训、教师绩效、教学思维等方面与珠三角地区有明显差距,亟需改善,以此提高教师积极性,鼓励他们想方 设法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提升学生接受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教学思维对学生影响比较大,我们教师习惯沿用老一套,而我们参观其他地区发展时发现他们教师 教学方法花样百出,紧跟时代潮流。但当我们学习这些方法时,有些老资历教师接受能力可能没那么强。”梅县一所学校的英语教师廖女士说。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A8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A8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08126561号  |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