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划分为4个区域
0.20g区
一是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0g区(相当于地震烈度八度以上区域),占全省土地面积1.72%,主要分布在徐闻南部和潮汕地区的东部,覆盖的行政区域有汕头的龙湖、金平、濠江、潮阳、澄海、南澳,潮州的湘桥、潮安、饶平,湛江的徐闻等区县。
0.15g区
二是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区(相当于地震烈度强七度区域),占全省土地面积3.73%,主要分布在徐闻北部、阳江南部和潮汕中东部。
0.10g区
三是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区(相当于地震烈度七度区域),占全省土地面积26.47%,主要分布在我省沿海一带,覆盖了汕头、潮州、 揭阳、梅州、惠州、汕尾、深圳、东莞、广州、中山、珠海、江门、阳江、茂名、湛江等城市的全部或部分,形成一条从东至西连续分布的0.10g沿海条带区。 另外,河源市区为0.10g区。
0.05g区
四是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区(相当于地震烈度六度区域),占全省土地面积68.08%,分布在0.10g沿海条带区以北的全部区域。
名词解释:地震烈度
是指地震在地面产生的实际影响, 即地面运动的强度或地面破坏的程度,烈度不仅与地震本身的大小(震级)有关,也与震源深度、离震中的距离及地震波所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纪念日,也是我国“防灾减灾日”。记者从广东省地震局获悉,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新的区划图,广东将彻底消除“不设防区”,汕头、阳江、肇庆等多个地区提高了设防标准,广州设防标准保持不变。
文/广州日报记者罗桦琳
通讯员朱映雪、韦潇君
专家:什么是地震区划图?
广东省地震局副局长梁干介绍,地震区划图是以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为指标,将国土范围划分为不同地震危险程度,对国土进行区域划分,再考虑地震地质环境及地震风险水平,确定抗震设防等级。
我国从1957年开始实施区划图标准,每十年左右修订一次,目前已经是第五代。第五代发布时间为2015年5月,将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实 施。第五代图在第四代的基础上,首次明确了基本地震动、多遇地震动、罕遇地震动和极罕遇地震动四级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动参数的确定方法。
“区划图属于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一般建设工程都需要按照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进行抗震设计。区划图也是各类规划编制的必要依据,国土利用、城乡建设等规划,都应充分考虑地震风险,尽可能规避地震高风险区。”梁干表示。
从全国范围内来讲,五代图与四代图相比,其主要变化包括:
消除了不设防区域,高烈度区面积和高烈度设防城市增加,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以上(相当于地震烈度7度以上)的国土面积从49%上升到58%,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0g以上(相当于地震烈度8度以上)的国土面积从12%增加到18%。
多地提升设防标准 广州保持不变
第五代图中,广东多个地区的设防标准提高了,具体变化主要有:
汕头潮阳区文光、城南、棉北、金浦,潮州饶平柘林、汫洲和海山等7街镇,由0.15g区提高到0.20g区;阳江的江城区,惠来的靖海、仙庵 镇,普宁的麒麟、广太、南径镇,由0.10g区提高到0.15g区;肇庆(端州 鼎湖)、高明、三水、鹤山、高要、梅州、梅县、河源、大埔、深圳(龙岗)共11个区县,从0.05g区提高到0.10g区;连南、连山、连州、阳山、广 宁、怀集、德庆、乐昌共8个区县由不设防区提高到0.05g区。
而广州原本属于0.10g区(相当于地震烈度七度区域),在第五代图中维持不变。
据介绍,新的区划图正式实施后,一般建筑工程必须按照新的抗震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