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少凤 见习记者 黄 焱
母亲,是一个充满温度的词语。母爱似水,润物无声,在那满桌喷香的饭菜里,在那絮絮叨叨的叮嘱里……母亲节临近,记者采访了几位母亲,她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对子女浓浓的爱。
李娟
以身作则教育女儿
李娟是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计算机教师,同时担任二年级盲生班的班主任。班上9个学生,虽然眼睛看不见,却都能自如地行走,还能自己打饭、洗澡 洗衣。这与李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李娟从吃饭拿勺子开始教起,手把手反复地教,还经常把他们的衣服带回家里洗。“她更像是我们的 妈妈。”盲生陈文君告诉记者,只要有需要,李老师都会帮他们,从不拒绝,他们也都喜欢向她倾诉心里话。
李娟用爱女儿的方式爱学生,也用爱学生的心爱女儿。与聋哑盲生相比,李娟对待女儿婉秋较为宽容,从不苛求女儿要多优秀,只要女儿身心健康、快乐就行。
李娟希望女儿有一颗感恩的心。她经常带着女儿上学生的宿舍,一起帮忙折被子、洗衣服。起初女儿怕脏怕累,在李娟的引导下,她也很乐意去帮助他 们。有一次,婉秋持续发烧十几天。一天晚上11点多,正巧也有学生发烧。见妈妈马上就要出门,婉秋心里有点委屈。李娟开导说:他们看不见东西,寄宿在学 校,亲人又不在身边,更需要妈妈去照顾。听完,女儿也就理解了。“妈妈总是教育我,要尽可能多帮助别人。我为有这样的妈妈感到幸福。”婉秋说。
刘海青
照顾脑瘫儿不离弃
五岁的宁宁是个脑瘫儿,还患有先天性脊髓前角损伤。在他3个多月大时,父母带他到广州求医。不到一年时间,就耗费了东拼西凑来的十几万元,但疗效甚微。医生和亲友,甚至家人都劝“放弃吧!”但母亲刘海青很坚定:“他是我生下来的,我要对他负责,我不会放弃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宁宁得到市残联的免费救助。2011年9月,刘海青满怀希望地来到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老师为宁宁做了检查后表示,他能站起来的希望很渺茫。刘海青苦苦哀求,在场的老师被她打动了,收下宁宁,并每日帮他做康复训练。
但老师只是指导,更多的训练要靠妈妈来帮助完成。“每天宁宁要完成的训练项目大概有10个,每项20分钟。”记者见到刘海青时,她正引导宁宁做 四点跪支撑——宁宁双膝跪着,双手撑地。他的两个膝关节分别被3斤重的沙包压住固定,手肘关节被妈妈用力握住,时长要30多分钟。宁宁痛得哇哇叫,妈妈也 累得直流汗。
为了宁宁,刘海青学会上网,并在网上学习有关脑瘫儿的护理知识。她不仅学会点穴推拿,还学会针灸。她先在自己身上试验,忍着疼痛反复扎脚上的穴 位。起初,因为穴位不准、力度不匀,经常扎出血来。现在,她手法熟练,每天坚持为宁宁针灸半小时。通过训练和治疗,宁宁情况有了好转:会抓握东西了,颈部 立起来了,还能坐起来了……
“孩子很懂事”,有一次,刘海青肾结石发作,痛得在床上直打滚,宁宁就安慰她:妈妈,你忍住,我给你煮饭吃。“我再苦再累,也一定要扛下去!我相信他总有一天能站起来。” 刘海青说。
刘红茹
与儿子交心做朋友
“她的工作为妇女儿童服务,同时她也是一位母亲;她跟其他母亲一样喜欢‘唠叨’,但她的‘唠叨’不是催促、批评,而是商量、引导……”刘红茹的儿子小川说起妈妈,流露出感恩和骄傲之情。
刘红茹,是市妇联副主席。20多年的妇联工作,让她经历了许多,也感触颇多,这使她在自己扮演母亲角色时更加重视方式方法。
妇联经常举办扶贫助困和慰问活动,刘红茹会带上儿子参加。对上门求助的群众,刘红茹也热情相帮,然后又与儿子共享助人的经验和感受。刘红茹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感染了小川。大学期间,他多次捐助班上的贫困同学。
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刘红茹认为,教儿教女先教自己,榜样的力量是最强大的。“我们都爱看《百家讲坛》,在观看过程中,经常会交流,我会有意识 地分析一下人物的性格对自身成就的影响,以此引导孩子。但我只提我的看法,接受不接受由孩子决定,不能把自己的看法强加到他身上。”
“跟孩子也难免有矛盾的时候,读高中时他爱跳街舞,这占据了学习时间,作为家长得适当提醒。”刘红茹坦言,“要倾听他说的话,自己的观点也要表 达”。回忆起这件事,小川表示:“我妈提出了她的意见,不过她告诉我,任何事情认真做了都会有成绩”。这让他感动不已,也保住了他热爱文艺的兴趣。“他大 学参加的社团也是文艺类的,他一个人上台表演能镇住整场。”刘红茹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