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奕宏 张 柯 特约记者 叶志明 曾仕谦 通 讯 员 李新苑
作为梅江区的电子工业大镇、蔬菜种植大镇,西阳镇也是茶叶种植大镇,境内著名的清凉山历史上就以盛产清凉山绿茶闻名于海内外。在众多农民洗脚上田、走向城市的当下,清凉山的茶叶种植发展如何?记者日前前往一探究竟。
山村不寂寞 茶树已吐芽
从秀竹村的黄竹塘开始,“镇村行”记者的车辆转向弯弯山村道路,向清凉山山顶驱驰,尽管坡度有些陡,车子依然跑得平稳,轮下的盘山乡道均铺筑了水泥路面,已把清凉山周围的山村与外界便捷地连接在一起。
三家畲自然村是记者采访的第一站,这里距离清凉山顶尚有一半的路程,这里的茶园率先品味到春天的气息,茶树已纷纷吐芽。这里茶园密布,俨然是一座座“绿色银行”,众多崭新的民居点缀其间。
三家畲村民家家种有清凉山茶。村民陈福清说,他家种有茶园5亩,主要由他夫妇两人管理,今年预计可收春茶90斤,按照每斤200元的市场价,销售收入能拿到1.8万元,加上其他种植收入,能够支付每年的生活开支。
秀竹村目前茶园开发已达500亩。村干部梁建忠种有30亩,今年能收800斤春茶,这将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前几年他用种茶的收入建起现代化的洋楼。村干部陈建华种有茶园10亩,他表示,在村里种茶,可照顾年老的父母,生活稳定无忧,并不比城镇居住差。
“寒极”人气旺 备战采茶季
梓树坳是清凉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清凉山顶,常年云雾缭绕、气温低,可谓清凉山的“寒极”地带,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是屋舍井然,村民乐业。当地的村民正在张罗采茶、炒茶的工具,迎接谷雨前后的采茶季节。
梁干华是村里的种植大户,他家种有70亩茶。梁叔说,梓树坳清凉山茶的历史已有四五百年,传统的谷壳茶(又名雀舌茶)曾是当地群众重要经济收入 来源,闻名海内外的客家人群。不过茶叶的种植业一度陷入低谷,原因有二:一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家生活水平较低,影响了清冽醇甘的清凉山茶的消费需求,不 少人把茶园改成番薯地解决温饱;二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些销售人员,出于利益短视,拿其他地方出产的绿茶冒充清凉山茶,影响了清凉山茶的声誉。
由于销路不畅,不少清凉山村民放弃种茶,选择到梅城务工和经商,甚至搬回到原来的祖居地梅江区三角镇安家落户。
留下来坚守种茶事业的村民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他们接手知青茶场几经辗转留存的茶园,注意品质和品牌的包装,并开始尝试在西阳镇、梅城开设茶叶 店直接销售。梁干华表示,通过10多年的努力,种茶的效益开始好转,有些茶叶卖到几百元一斤,吸引外出村民吃起“回头草”,回乡从事种茶生产。目前梓树坳 的村民们每家都在梅城购置了房产和店铺,添置了汽车,但主要生产季节都住在山上,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记者前往的时候,离采茶时令还有一段时间,种有100亩茶园的梁造芳表示,今年的采茶时间比往年晚,到了谷雨时节,不到村里的村民大回流,来自 梅县区石坑、水车、梅西等地采茶工人将陆续上山。清凉山上四五千亩的茶园将迎来人头攒动的景象,炒茶机器也必须满负荷运转,在较短时间完成茶叶制作。
设施在改善 服务在提升
清凉山一带,这几年种茶产业的迅猛发展,除了市场的需求外,还与当地政府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有很大关系。过去清凉山通往梅城必须走长沙镇的机耕 路,现在从西阳圩镇经三家畲到达梓树坳的道路已经实现水泥硬底化,通往长沙圩镇的道路也基本实现硬底化。随着西阳镇划归梅江区,公用服务的共享更加便捷。
为了进一步扩大清凉山茶的品牌影响,政府正在进一步推动清凉山茶制作工艺申报非遗项目。从高祖父起就从事种茶的梁造芳表示,他一定要尽自己的努力为申遗工作作贡献。而对于政府加快山上饮水工程建设的举措,他也表示极力支持,认为非常有利于人员的回流和产业的发展。
另外,在公共服务上,当地政府正积极与移动等单位沟通协调,对当地山区信号网络进行升级改造,预计年中可解决上山居民上网困难、移动手机信号较弱的问题,让他们更加便于了解外界的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