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奕宏
梅州作为世界客都,至今仍保留一批重要的活态地方文化遗产,包括广东汉剧、客家山歌、广东汉乐等珍稀艺术剧种、曲种。过去,一些已列为国家“非 遗”项目的文化艺术主要靠国有文艺院团保存和传承。现在,我市在文艺院团改革工作中采取措施厚土培元,推动成立相关公益性传承机构,搭建起文化艺术保护孵 化平台,实现了“保剧种、保人才、稳队伍”,交出了一份传承保护的良好答卷。
成立传承机构“培元”
根据中宣部、文化部规定,国有地方戏剧、曲艺等文艺院团中,演出剧(曲)种属濒危稀有且具有重要文化遗产价值的经批准可转为公益性保护传承机 构。因此,我市在将广东汉剧院和市山歌剧团转制为文艺演出公司的同时,克服财政的压力,不遗余力推进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和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建 设。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副院长张广武介绍,新组建的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设定编制76人,与过去国有院团不同的是,其核心人员是具有保护传承人资格的专家学者型研究人才和各门类艺术骨干,另外吸收汉剧幼苗班人才。整体人员平均年龄约28岁,老中青结合,年龄结构趋于合理。
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采用了同样的做法。据该中心副主任杨苑玲介绍,中心有编制47人,平均年龄30来岁,为了实现以老带新,专门返聘王映楼、何凯宏等老一辈山歌艺术家,保证艺术传承保护的延续与稳定。
公益性传承机构的组建,让我市珍稀艺术剧种、曲种的创作演艺工作者吃下了定心丸。据悉,五华县的木偶戏、大埔县的广东汉乐也相应成立类似的传承机构,妥善解决院团改制中的文艺传承问题。
造平台让人才“出彩”
“保剧种、保人才、稳队伍”,关键在于人才。我市通过办好汉剧、山歌幼苗班,加大人才外送培训力度,创造条件让优秀苗子到中央戏曲学院、上海戏曲学院进修,对德艺双馨艺术家和优秀作品从优奖励和资助,有力促进了文化人才的集聚与发展。
人才要获得认可,必须有展现的平台。过去一年,我市争取各级支持,推动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人员参加“梅州月·中华情”2013年央视秋晚、环球春晚、中国文联“百花迎春”晚会的演出,大大提升了客家山歌和广东汉剧在全国的知名度。
在浓郁的创新和支持氛围下,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的“细哥细妹”和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的管乐莹参加央视“星光大道”大赛,取得良好成绩。“明星效应”不但扩大了梅州国家非遗剧种曲种在全国的影响力,也加快了新人的成长。
接地气为地方戏“厚土”
2月28日晚的“周五有戏”,上演了广东汉剧《金莲》,现场座无虚席。古老的艺术不再是远离大众的“金丝雀”,开始融入民间,告别孤芳自赏。
去年推出的“周五有戏”,免费对外开放,目前已经培养了不少粉丝。过去,因受到体制束缚,地方戏曲、山歌剧的创作排演吃“财政饭”,演出的主要 目标是获奖和体制下的巡演展演,没有将观众是否喜欢、市场能否接受放在首位。汉剧艺术家梁素珍认为,文艺院团改革后,成立演艺公司,致力开拓演艺市场,有 利于推动艺术创新。肩负传承研究工作的艺术工作者可以通过灵活的演出机制,参与演出提高收入,改善演出设备。更为重要的是,艺术触觉接近地气、面向基层, 能够让艺术家产生更多创新的动力和灵感。
●记者手记
让传统文艺走向现实
文艺院团转制后,首要的任务是走向市场、面对观众,必须赢得社会的认可才能生存下去。
我市的文艺院团有两种类型。一是以现代歌舞、声乐为主,像丰顺青年艺术团、平远五指石艺术团等,无传承非遗的重担,转制后可以很快轻装上阵。另 一类院团以传统的地方曲艺为核心,肩负传承的使命。如何解决传承与发展的难题?我市通过成立传承研究院和传承研究中心,做到有人员、有经费,有效地保护传 承珍稀艺术剧种、曲种。在保住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成立演艺公司,通过市场演出,提供发展舞台,增添传统曲艺的创新动力,反过来为珍稀艺术剧种、曲种注入生 机,使其避免沦为博物馆的“古董”,得以保持旺盛生机。从发展的趋势看,这一步走对了。
任何文化艺术都不是无源之水。只有投身于火热的时代生活中去,走向现实、走向群众、走向市场,才能不断汲取力量,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