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李跃 罗诚浩
昨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冬至”。因风俗和文化差异,冬至这天不同地区的群众会用不同的方式庆祝。我市市民大多以吃羊肉、狗肉的方式进补。而居住在梅城的外来人员则会邀上亲朋好友,做上几样家乡的拿手好菜。
约上几个老乡包饺子
丁女士是山东聊城人,来梅近8年了。昨日,她早早来到菜市场,采购各种馅料、面粉和菜式,忙得不亦乐乎。在北方,冬至一般是吃饺子,意味着“团圆”。今年冬至恰逢周末,丁女士为了“重温”家乡之味,决定不再下馆子,而是约上几个老乡、三五好友自己动手包饺子、擀面条、做烙饼。
一到中午,他们便开始忙活,分工合作,做馅、做饺子皮、揉面团、擀皮……一派热腾腾的景象。丁女士告诉记者,平时上班比较忙,很少自己动手做饭,基本是下馆子,但吃起来总感觉差了点什么。“现在大家一起包饺子、擀面条、做烙饼,既可以解思乡之苦,又有浓厚的过节气氛,感觉像回到老家一样,很开心。”
吃汤圆意味合家团圆
在潮汕地区,冬至又称“小过年”,是民间一个大节日,在这天吃汤圆的习俗几乎遍及整个潮汕地区。郑姐虽然来梅定居十多年了,但冬至吃汤圆的风俗并未被淡化。
“以前在老家,会先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汤圆。”郑姐说,自跟随丈夫来梅城定居后,冬至这天便很少回去参加祭祖活动,但是依旧会与家里人一起包汤圆。他们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各种馅料,有花生、芝麻还有核仁等,一转眼的功夫一堆汤圆就“跃然而出 ”。“冬至吃汤圆在我们那边是合家团圆的意思。冬至日什么都可以不吃,汤圆是必须要吃的,要取个好兆头,不能忘。”郑姐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