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兴宁新闻  兴宁  碧桂园  招聘  水口  车祸  刁坊  兴宁一中  贷款  坭陂 

广东梅州借助央视秋晚推动群众文化大发展

   日期:2013-09-19     浏览:419    
核心提示:编者按:日前,新华社记者毛一竹采写了 《广东梅州借助央视秋晚推动群众文化大发展》一文,报道我市节俭办秋晚,以秋晚在梅举办

编者按:日前,新华社记者毛一竹采写了 《广东梅州借助央视秋晚推动群众文化大发展》一文,报道我市节俭办秋晚,以秋晚在梅举办为契机,推动群众文化蓬勃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升级换代的经验做法。本报今日全文刊登,以飨读者。

●新华社记者 毛一竹

中秋将至,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将在广东梅州举行。近日,记者在梅州采访发现,当地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晚会筹备工作。舞台上,少了明星大腕,多了群众演员,客家山歌、广东汉剧、杯花舞等一系列本土艺术融入其中,呈现出独具客家特色的 “最炫民族风”;舞台下,红红火火的群众文化也蓬勃发展起来,旅游、文化产业迎来了升级换代的新契机。

“秋晚大餐”突出节俭、客家味,开支比往年减少50%

位于粤东的梅州是客家人的故乡,素有“客都”之称。中央电视台秋晚导演周晓岚介绍,秋晚之所以选定梅州,主要是看重梅州浓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客家人走四方,与中秋晚会团圆、思念的主题相吻合。并且,梅州此前举办过央视“神州百姓闹元宵”的晚会,文艺团体演员基础好,具有筹办大型晚会的经验。

与以往相比,本次秋晚最大的亮点就是节俭和客家味。客家山歌、广东汉剧、杯花舞等具有客家特色的表演都将出现在秋晚的舞台上。另外,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梅州在筹备晚会过程中大大压缩了经费开支。

梅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章新告诉记者,节约开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放烟花,演出场地由空地搭台改在梅州市体育场举行;二是舞美、演员阵容大幅削减,梅州文艺团体及群众演员占95%,近1000名伴舞演员均为梅州本地人,仅此一项就节省了80%。

周章新说,晚会的 “精打细算”体现在很多细节上,以往晚会都是在空地上搭建舞台,水、电、消防都要重新做,梅州把晚会放在体育场内,可以利用原有的设施设备,不会造成浪费。而伴舞演员尽量本土化,尽可能少从外地请,单来回机票和住宿费起码就省下了300多万元。彩排时我们连空调都不开,一小时又少支出了1000块钱。

不用财政一分钱,全部依靠企业主动参与赞助,积极解决了举办大型晚会的资金难题。周章新说,很多赞助商都是看中央视中秋晚会这个文化品牌和播出平台,广告投放吸引了不少社会力量。

 

舞台上下本土演员挑大梁,推动群众文化开枝散叶

周晓岚介绍,本次秋晚仅邀请了4名港台明星,一批本土演员挑起了大梁。伴舞演员主要来自当地的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和梅州市、县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等艺术院团、学校,此外还从社会上培训选拔了一批学生、文艺特长家庭担任群众演员。

梅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锐锋介绍,客家山歌和广东汉剧都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一度面临曲高和寡,难以为继的局面。秋晚选拔大量本土演员,一方面是为了节俭,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助秋晚培养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的专业人才,让传统文化艺术在全市、全国乃至世界开枝散叶。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参与表演的51人中,有42人都是“90后”青年演员。该院“90后”青年演员潘智岳用“魔鬼排练”来形容秋晚彩排,他说:“第一次登上这么大的舞台,我很紧张也很兴奋。不管镜头会不会摇到我,每一招每一式我都会认真对待。通过排练,自己的专业水平提升了,在大型演出上积累了宝贵经验,以后再上台表演就不怵了。”

另一名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的“90后”青年演员管乐莹因参加央视的“星光大道”在当地小有名气,秋晚上她将与知名歌手李玉刚合作演唱歌曲《花满楼》。管乐莹说:“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可以把广东汉剧展现给全国各地的老百姓。希望有更多人通过秋晚了解广东汉剧、了解客家文化。”

记者在梅州采访时看到,在公园广场、梅江两岸等地,许多普通群众成群结队地在这些 “天然舞台”上排练舞蹈、拍摄微电影。歌声、舞蹈把整座城市装点得更加富有艺术气息和生命活力。

“年轻人在台上跳,我们在台下跳,表演能给我们带来欢乐,也能普及客家的文化艺术。”群众文艺团导演陈苑芳告诉记者,近年来梅州的群众文化生机勃勃、富有特色,体现了文化惠民,全市大大小小的群众文艺团体有100多个,每年政府会举办群众团体文艺汇演,获奖团体还能受到奖励。各个群众文艺团体每年都排新节目,经常下乡演出。这次秋晚不仅弘扬了客家文化,也带动了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打造美丽梅州“文化名片”,促进文化产业升级换代

陈锐锋认为,举办央视秋晚这样的大型文艺活动,为梅州文化产业升级迎来了新契机。“以往我们的客家山歌、广东汉剧、杯花舞等传统艺术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现在借助秋晚平台正好可以系统梳理这些传统艺术,把文化变为产业,把产业加以提升,然后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陈锐锋说。

中央提出文化体制改革后,一些地方剧团或是事企分离,直接把剧团推向市场,任其自生自灭;或是由政府包养起来加以保护。梅州选择了“两条腿走路”,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逐步通过市场培育,形成文化产业。

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副院长张广武介绍,该院现在推出了“周五有戏”活动,每周五让老百姓到剧院免费看戏,先培养老百姓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再逐渐市场化。为跟上时代节拍,该院还在筹备推出广东汉剧《花灯案》的青春版,全面启用90后青年演员,融入现代元素,让剧目更能吸引现在的年轻观众。

梅州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演员曾怡静也告诉记者,剧团正按梅州市委书记朱泽君的要求,把传统的山歌剧《等郎妹》《桃花雨》重新编排,压缩到一个半小时,让剧目的情节变得更加简练,故事线索更为清晰,实现传统戏剧的现代表达,充分展现客家人群体的美好形象。

梅州当地的一些干部认为,如今,大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的梅州,可把旅游休闲产业与文化产业嫁接起来,把文化产业引入旅游市场,相互繁荣,相互促进,带动两个产业的共同发展,共同升级。

朱泽君说:“梅州是欠发达地区,但具有优良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文化资源,在广东振兴粤东西北的重大机遇下,梅州将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健康疗养、电子信息、食品药品、环保轻装备等生态适宜型产业,打造生态经济综合体,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验区。

 
打赏
 
更多>同类A8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A8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0812656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