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政商伦理,企业与权力部门的边界应该是泾渭分明的。权力部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与严格的执法,企业要依法经营,而不是彼此之间有什么具体的利益接触。
据法制日报报道,在一些城市的奥迪4S店,不同身份的人享受的优惠不同。比如,公务员可以多享受1%-2%的折扣,个体户却不可以。
原报道关心的是,该高档轿车的一些4S店针对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销售策略是否构成价格歧视。依据我国反垄断法,关键在于判断其是否具备市场支配地位。而汽车市场竞争如此充分,似乎很难认定这一点。不过,新闻标题里的“公务员折扣”还是刺激到了许多人的心理。
严格来讲,这些4S店给予优待的不只是“官”,不是所有的“民”都受歧视。比如,除公务员群体外,精英企业员工、大学教授、医生都可以享受比普通人更多的优惠。这些群体显然是这些4S店精心挑选出来的,鼓励他们买自己家的车,是为了维护特定的品牌形象。简言之,这些人是其所中意的“精英”。
在社会学和政治学里,精英有无数的划分标准,这些4S店给出了一个来自商业领域的答案,不过它是为中国社会定制的。
但不管这些销售商采取何种优惠措施,“公务员折扣”首先会给人一种贿赂公务员的嫌疑。公务员本身就处于权力部门,给他们购车优惠,当他们的业务出现交集时,享受优惠的公务员是否会因此降低执法标准?如此的话,公务员也将涉嫌违纪。
要看到,作为商家,采取什么样的价格策略,给谁打折,本也属于自由经营的范畴。但专门针对公职人员特定群体打折,或许就不是正常的商业策略。尤其是公务员属于权力部门,给公务员购车打折,看起来是像权力靠拢,不利于营造清爽的政商关系。
正常的政商伦理,企业与权力部门的边界应该是泾渭分明的。权力部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与严格的执法,企业要依法经营,而不是彼此之间有什么具体的利益接触。
质言之,“看人下菜碟”的销售策略不仅不得人心,也会违背正常的政商伦理,这其实也是一种不正之风。
西坡(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