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北京接待游客1119.5万人次 同比减少2.8%

   2016-10-08 北京日报28
核心提示:十一黄金周昨日落下帷幕,来自市旅游委的数据显示,今年黄金周期间,北京共接待旅游者1119.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2.8%;来自外
 “十一”黄金周昨日落下帷幕,来自市旅游委的数据显示,今年黄金周期间,北京共接待旅游者1119.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减少2.8%;来自外省市的游客约占四分之一,人均消费2485元,增长3.2%。这个长假天公不作美,但雾霾和雨天仍挡不住游客畅游北京的热情。

  艺术展红色展览渐热

  京城“十一”长假期间天气有些阴冷,让博物馆型旅游景点持续火热。

  故宫博物院在国庆迎来了人流量最大的时段,即使是在推出限流措施后,每天仍要接待8万名游客。2日一早8时,记者在现场看到售票窗口人流最多,但由于加大了网络售票力度,现场排队不过10米左右。不到两个小时,故宫门票数量显示屏便跳到零,现场2万张门票售罄。

  红色展览成了“十一”游客的新去处。每天一大早,来看长征主题展的观众就在军事博物馆门口排起了队,一天下来,参观人数在六千人至近万人之间。“外国游客也不少”,展厅工作人员说,“他们对长征非常有兴趣,频繁与展品合影,说要把照片展示给朋友们。”

  热门景区游客量小幅下降

  今年“十一”假期,北京共实现旅游总收入84亿元,同比增长1.1%。上千万人次的游客中,市民在京游共有843万人次,外省市游客达276万人次。占游客总数四分之一的外地游客,共带来占总额82%的旅游消费。

  全市监测的180家主要A级景区共接待旅游者1475.6万人次,同比减少14%。热门景点中,故宫实行预售限流举措,旅游环境大为改善,日接待量限定在8万人次;颐和园接待游客42万人次,减少21%;天坛接待游客42万人次,减少21.7%;八达岭接待游客35.1万人次,减少8.9%。

  京郊民俗游逆势增长

  民俗游、胡同游、体育游、亲子游……在“十一”假期,活跃在朋友圈里的在京出游照不只有故宫、八达岭,还有让人目不暇接的各类特色线路。

  金秋层林尽染,景色怡人,到郊区骑游、登山、赏花的游客明显增多,假期共接待游客433.5万人次,增长9.3%,实现民俗旅游收入4.4亿元,增长7.8%,成了今年“十一”北京旅游的最大亮点。

  10月6日上午,京城阴雨绵绵,去古北水镇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多数游客都是全家总动员,一睹北方“水乡”的风采,无论是传统的剪纸、皮影、印染、灯笼店铺,还是现代的工艺品、明信片、餐饮商家,都挤满了游客。数据显示,古北水镇假期接待游客23.5万人次,增长41.9%。有的游客来到顺义鲜花港、延庆“四季花海”赏花品秋,每天还有五千多人来到密云清凉谷景区,体验景区刚开设的国内首条树上玻璃走廊;延庆的珍珠泉乡、密云的古北口村等民俗村迎来了八方游客,遍布京郊的百余家采摘园也十分热闹。

  胡同是不少外地游客的首选线路。“平时拉客人回来还能聊聊天,这几天根本没时间休息。”4日,在前海西街胡同口,刚拉完一趟胡同游回来的三轮车夫贾三存擦着满头大汗,将车拉到排队处。胡同一侧,几个旅游团正排着十多米的长队。来自什刹海景区综合治理办公室的数据显示,什刹海景区国庆期间每天接待游客约18万人次,胡同游的火热让三轮车夫们累得够呛,一天蹬个10圈不停歇。

  1日一早,来自吉林的游客周婧来到奥体中心附近,原本只是想看看鸟巢和水立方,结果被景观大道旁的音乐声所吸引,索性扎进观众席看了一上午北京国际旅游节的表演。二十多个外国表演团将原汁原味的当地歌舞一一展现,还连续五天把演出搬到了北京各分会场。

  不少适合亲子游的场馆依旧火热,动物园、中国科技馆、欢乐谷以及各种嘉年华活动普遍受到孩子和家长的欢迎。中网赛事火热进行,看比赛之余,场外互动区的各色活动让不少体育迷流连忘返。如果说热门景区是游客来京的必看之处,那么各种节庆活动和特色线路为游客增添了不少新鲜感和节日氛围。

  据市旅游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一”假期共受理旅游投诉54件,同比下降31%,其中“非法一日游”26件,同比下降42%,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恶性投诉。

  限团令后首迎“十一”黄金周

  没了旅行团 “南锣”游人不见少

  本报讯(实习记者 李瑶)正式暂停接待旅游团队以来首迎“十一”黄金周,南锣鼓巷却依然游人如织。10月6日,记者探访发现,秋雨并未阻挡游客热情,冒雨前来游览的人们络绎不绝,走完不足八百米的巷子,不买东西,就需要四十分钟。值守的志愿者告诉记者,旅游团确实少了,但散客和限团令之前相比只多不少,一天少说也有七八万。

  对于来自山西的白先生来说,南锣鼓巷是他此行北京之旅的最后一站。6日下午4时,记者跟随白先生搭乘地铁来到南锣鼓巷,一到站,车厢里就有一大半乘客出了站。跟随人流走到南端牌楼处,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散客,之前举着小旗子的旅游团不见踪影。

  走进胡同口不足百米,就被人潮包围,踮脚一看,前行的游客已经一眼望不到头了。下午5时,淅淅沥沥的小雨不断落下,却未能阻挡来往游客的热情,最热闹的要数每隔几十米就一家的小吃店、饮品店,门口的屋檐下、伞棚下聚集了不少品尝美食的游客。白先生慕名前来品尝一家小吃,“听说很有名,专门来尝尝,下雨也要吃上。”排队的足足有二十几位,游客们一边大快朵颐,一边有说有笑,丝毫未受秋寒和降雨的影响。走到整个胡同最狭窄的地方,游客排成几列,几乎寸步难移。

  “这两天比前几天人还多,是很多外地游客的最后一站,店里已坐满,门口这五六张桌子支起来也不够。”一家餐饮店的老板一边摆放桌椅,一边跟记者聊天。在探访之中,记者没有看到一个旅行团。而在以往车辆密集停靠的南北两端,也难觅旅游大巴车的踪影,只有几辆城管执法车停在路边。在南口值守的志愿者告诉记者,旅游团确实少了,但散客和限团令之前相比只多不少,一天少说也有七八万。

  尽管游人如织,但整个胡同却未见拥挤情况。不足百米就有至少两名保安人员驻守,向南向北的游客各排成几列稳步前行。多处设有“南锣鼓巷人流密集9:00-22:00禁止机动车三轮车通行”的指示牌,保安人员介绍,“十一期间禁行时间延长至23时,机动车三轮车只能沿东西走向的胡同走。”南锣鼓巷地铁站E口还有限流措施,进出的游客被疏散开来。

  游客不扎堆

  游园更舒适

  本报讯(记者 袁京)长假最后一天,记者从市公园管理中心监控室看到,细雨中市属11家公园和园博馆门区及热点景区游人回落明显,各公园职工仍旧坚守岗位,提供雨天游园的各项保障服务。各公园门区入园顺畅,游览环境舒适度高。

  记者从市公园管理中心了解到,“十一”假期市属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共接待游客330万人次,各大公园每天的人流量基本平稳,扎堆拥挤现象正在慢慢减少。

  今年“十一”假期,颐和园、天坛、北京动物园和香山公园4家市属公园首次实时公布在园游客数量,引导游客“错峰避热”。位于颐和园东宫门售票口的LED屏幕,实时公布游客数量,使游客在入园前就能了解到园内人流量情况。“十一”假期,市公园管理中心还在每天10时、12时、14时、16时四个时段,通过公园官方微博发布游园实时动态及“红绿灯预警”提示。

  预警引导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作用,七天长假,市属公园每日游客量同比往年更“平稳”。今年的游园高峰日出现在3日至5日,与往年相比,每天的游客量保持在50万至60万人次,颐和园、天坛公园单日接待量连续突破10万人次。

  游客扎堆现象在慢慢减少,以长假第二天为例,市属11家公园和园博馆累计接待游客量56万人次,当天的实时监控显示,各公园门区、景区全天游览舒适度较高,客流顺畅。

  为提高游园舒适度,市属各公园还主打“生态秋游”,各种花卉布置让游客更加亲近自然。各公园5万余平方米的花卉布置分布在园内主要门区、景区和广场,除26组节日花坛外,还有花钵、花带、花境等布置形式,满足了各方游客赏京城秋花秋色的需求。

  据了解,国庆假期虽然结束,但多项金秋游园活动仍将持续举办。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A8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A8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08126561号  |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