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警示中国地方债过多:避免“欧元区陷阱”

   2016-07-20 45
核心提示:参考消息网7月20日报道 日本《东洋经济周刊》7月16日一期刊登神户大学教授梶谷怀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陷入欧元区陷阱的担忧》

参考消息网7月20日报道 日本《东洋经济周刊》7月16日一期刊登神户大学教授梶谷怀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陷入欧元区陷阱的担忧》,文章称,欧盟这几年债务危机等各种问题凸显,以英国脱离欧盟的冲击为契机,欧元区面临的经济风险再次引起了关注。

文章称,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对象,在参加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问题上,欧盟各国与中国在外交上构筑了良好关系。正因如此,如果欧盟经济风险再次爆发,则中国预计会受到很大影响。

在人们担心欧盟问题给中国经济带来风险的背景下,开始有人发出警告称,中国国内过剩债务问题其实也面临着与“欧元区陷阱”同样的风险。

在欧元区,金融政策由发行统一货币欧元的欧洲中央银行制定,但财政政策运作交由各国政府。也就是说,欧元区采用的是“单一的金融政策和各国独自的财政政策”的组合型宏观经济政策。但是,这其中存在根本性问题。

这是因为,区内各国散漫的财政由欧元区整体弥补,难以防范“坐享其成”。实际上,以希腊为代表的财政收支容易恶化的国家,为弥补财政不足而发行国债,再由欧元区的银行买入国债,通过这一过程,这些国家的债务余额不断膨胀。

一般而言,与经济规模相比债务余额过高的国家,其国债面临偿还风险和汇率风险双重风险。在欧元区,由于发行的国债均以欧元支付,不存在汇率风 险。因此,即使陷入债务过多问题,在国债市场进行消化也是可能的。像这样,并不存在有关财政规范的道德风险的预防机制,这是发端于希腊的欧元区一系列危机 发生的主要原因。

文章称,与欧盟不同,中国是由单一政府负责财政和金融政策,似乎不会发生此类问题。但是,在中国,金融政策姑且不论,财政政策并不一定是在中央 政府统一控制下发挥作用的。各地方政府都有中央政府管辖之外的预算外资金,可以通过“小金库”避开中央控制,灵活增加财政支出,也就是有实施独自财政政策 的空间。

另外,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后,中国政府实施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地方政府设立“融资平台”,通过“融资平台”筹集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企业设备投资所必需的财政资金。

“融资平台”导致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大的问题凸显后,中国政府正式承认地方政府自主发行地方债,转而采取推进将“融资平台的债务置换”为政府债务的方针。然而,实际上这里也存在着“欧元区债务”成为现实的风险。

上海交通大学的经济学者陆铭指出,人均收入越低的省份,债务余额与GDP之比越高。陆铭警告称,这种现象与欧元区相同,越是经济增长相对滞后、税收不足的地区,在发行地方债券的制约方面越松懈,整体而言,政府债务呈现过大趋势。

由于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后遗症,中国拥有过多债务,有必要缩小债务规模。中国希望无论如何也要避免陷入上述的“欧元区陷阱”。

文章称,为防止政府债务进一步扩大,推动地区间劳动力流动、加强地方政府财政规范等,推进一直以来人们提出的欧元区对策应该是中国的当务之急。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A8资讯
  • xna8wbw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A8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08126561号  |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