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螺丝一个铆”,有些特殊的螺丝有一颗螺丝对应一把螺丝刀的说法。比如待在老李身体里的两颗螺丝,就因为“身份不明”,找不到能够取出它们的专 用螺丝刀,被迫成了待在老李体内的“钉子户”。老李吐槽的这段手术经历,希望能给做此类手术的医生和市民提个醒,一定得把植入身体里的这类螺丝型号记清楚 了。
14年前,手术植入金属固定棒
54岁的老李是璧山人。2002年,因为腰部疼痛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表示,腰椎出现滑脱的病变需要进行手术。手术听着很简单,就是在 老李出现问题的腰椎部位,植入金属固定棒,并用螺丝固定。当年4月,老李做了手术,医生将两根固定棒,用螺丝固定在了老李出现滑脱的腰椎骨上。
不久后,老李出院,这些年来做了手术的腰椎“表现不错”。直到今年4月,家人觉得用固定棒固定了多年,且腰部没出现大问题,打算到大医院将当年植入的金属固定棒取出来,哪想到这一趟跑下来,全家才意识到摊上事儿了。
在新桥医院,骨科医生表示,当年在璧山医院植入的这两根金属固定棒要取出,得先拧开上面的螺丝,而要将螺丝拧开必须使用“一对一”的医用螺丝 刀。可如今,不同医疗器械厂家生产的这类螺丝大小、型号各有不同,有些外观一模一样,但不同厂家所生产的大小均有细微差别,没有能够通用的螺丝刀。
要取出老李体内的两根金属固定棒,首先得查明其身份,究竟出自哪个厂家,型号是什么,而这些“身份信息”,就算经验再老到的医生,也无法凭肉眼判断。由于无法找到对应的螺丝刀,老李只得悻悻地回了老家璧山。
14年后,找不到螺丝刀成难事
在做手术的医院,老李查到了当年的病历本。但遗憾的是,病历本上并未记录手术植入的金属固定棒型号及厂家,且时间太久,医院表示已无法查询到当年的进货渠道。这样折腾下来,老李郁闷了!体内的螺丝被迫成了钉子户,由于无法查清型号,手术至今没做成。
“体内植入固定棒这种方式,10%-20%的腰椎手术中会用到。取出时一般根据首诊负责制,在手术地找原医生取。因为只有原医院才有相关产品的 记录,其他医院无法对植入体内的固定棒型号做出精准判断。”新桥医院骨科医生郑文杰表示,若当年老李植入的固定棒是钛合金的,不取出则问题不大,但如果当 年用的是不锈钢,还是建议尽量做手术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