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名义GDP增长率分别为-0.29%、3.41%和0.26%,已近乎“硬着陆”。和他们“相伴”的还有山西、新疆、甘肃,名义GDP增长率为0.32%、0.55%、-0.66%。
受到经济转型“巨浪”冲击的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有的在崛起,有的在衰落,有的仍然一枝独秀。
21世纪宏观研究院汇总各地经济数据后发现,2015年,全国有约13个地区的经济总量位次出现变动。其中,前十名中有一半地区位次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东北三省集体滑落。尤其是辽宁省,从2014年经济第七大省,滑落至2015年的排名第十位。而在1978年,辽宁省的经济总量为229.2亿元,位列全国第三。
与此同时,四川省从2014年的全国第八经济大省,2015年一举超越河北和辽宁,成为第六经济大省。
故事还没有讲完。展望2016年,各地区经济总量的排名将进一步变化。湖北省、湖南省有望在2016年超过河北省,成为第七、第八经济大省。而辽宁省经济总量在2017年或被福建超过,全国前十经济大省地位不保。
凡事皆有缘由。让我们抽茧剥丝,一窥各地区经济总量变化的奥秘。
四川的崛起
回望1978年,彼时四川省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六位,仅次于上海、江苏、辽宁、山东和广东。
此后,四川经济逐渐被河北、河南、浙江超过。1995年到2005年,四川省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九位。2014年,四川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八。2015年,四川经济总量再度回到全国第六位。
37年一轮回。在四川经济总量排名下降和上升的背后,是此前排名前列的河北、辽宁两省的经济增速放缓。
和四川省同时出现经济总量排名提升的前十经济大省中,还有湖北和湖南。2015年湖北、湖南经济总量分别为29550.19亿元、 29047.2亿元,比上一年实际增长了8.9%、8.6%,名义增长了7.9%、7.4%。两省2015 年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辽宁, 与河北经济总量29806.1亿元,差距分别有200多亿、700多亿。
不仅仅是河北和辽宁,整个东北三省,都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迹象。2015年,黑龙江、吉林经济总量的增速排名全国倒数。2015年,黑龙江、吉林 和辽宁的名义GDP增长率分别为-0.29%、3.41%和0.26%,已近乎“硬着陆”。和他们“相伴”的还有山西、新疆、甘肃,名义GDP增长率为 0.32%、0.55%、-0.66%。
同时,从2015年的数据看,中国区域经济出现了强者越强的马太效应。
21世纪宏观研究院发现,2015年经济总量前5个大省,经济增速均为8%或者以上。西部、东北不少省份经济放慢,与经济大省拉开了距离。
2015年,全国经济增速为6.9%。2015年,广东经济增速为8%,高于2014年的7.8%。浙江2015年经济增速为8%,也高于2014年7.6%的增速。
此外,西藏和重庆2015年经济增速均为11%,排名全国第一,均比2014年的10.9%、10.8%加快。受此影响,重庆2015年经济总量超过了黑龙江。陕西、贵州、江西也分别超过内蒙古、新疆、天津的经济总量。广西也超过了天津和江西的经济总量。
重工业拖累
21世纪宏观研究院认为,2016年,湖北、湖南有望超越河北,成为全国第七、第八经济大省。福建则有望在2016年、2017年缩小与辽宁的差距,并在2017年成为全国第十经济大省。
我们看一组数据。河北2015年名义GDP只增加了1.31%,湖北、湖南2015年GDP名义增加了7.9%、7.4%。2016年,河北经济增速目标是7%,与2015年一致,工业目标只有5%以上。
考虑到河北2015年服务业比重仅占40%左右,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比重仍达到50%左右。根据河北政府的安排,2016年年内压减炼铁产 能1000万吨、炼钢800万吨、水泥150万吨、平板玻璃600万重量箱。2016年,河北名义GDP仍难以快速增长。因此,如果2016年湖北、湖南 名义GDP增速达到6%以上,可实现约1700亿元的新增经济总量,将有望超越河北。
如果梳理排名被超越的各个省市情况,可以看到重工业对这些省市的拖累明显。2015年,辽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4.8%,位列全国倒数第一;山西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2.8%,位列全国倒数第二。黑龙江为0.4%,河北为4.4%,也排名靠后。
黑龙江的石油产量每年下降100多万吨,河北、辽宁的钢铁等产能下降,都直接影响了经济总量。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钢铁还是机床,相关高端产品还需要进口,也表明重工业还需要有创新和提升。
加之全球以石油等为表征的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将使得中国国内以原材料、能源等作为支柱产业的省份,经济继续受到打击,这些地区转型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