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年前的螺蛳。
陶烧的小火锅。
每到夏天南京人乐此不疲地吃螺蛳,这可能是来自先祖的习惯——6000年前高淳薛城人的餐桌上,螺蛳就是一道菜了。在上月底开馆的高淳区博物馆,一批珍贵文物重现于世。其中大量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再现了南京先祖的生活。
高淳薛城遗址位于淳溪镇境内,是1997年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目前南京面积最大、年代最早的史前古文化遗址,距今5500至6300年。考古出土了人骨架,以及玉器、陶器、磨制石器等400余件文物,在坑中还出土了鱼骨、贝壳、动物骨骸等人类生活遗存物。经考古专家的论证,遗址被确定为“南京原始人发源地”。今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淳博物馆馆藏的3万多件展品中,有不少就是来自薛城遗址的。例如图中的螺蛳,几千年下来,依旧颗颗分明,形状也与今天的无异。而当时使用的陶釜、陶杯、穿孔石斧也一一呈现。馆中通过场景再现的实行,展现了薛城人饮、食、起、居以及打猎归来等生活场景。
如今一到冬天,火锅就成了热门。其实在远古时期,高淳人可能就开始吃火锅了。位于固城的朝墩头遗址,出土了这件“四足双层方陶鼎”。由于是4000年前的生活用品,现在已有些残缺,但仍能看出它“上下两层”的结构。据分析,先民们可能是在下一层点着火,上一层的锅中烹煮食物。
据介绍,高淳在远古时期就是人类的宜居之地,高淳现有原始聚落遗址5处,大多择水而居。高淳区博物馆拥有库藏文物数量3万多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文物317件,包括大量的青铜器、汉代砖雕石刻、道教神画像以及编钟。此前,因缺乏场地,这些文物都只能藏在文物库房中。现在新馆建成,就有了一个专门了解高淳历史的平台。
主城区的居民可驾车,或在长途客运南站乘坐大巴前往高淳,博物馆址位于淳溪镇石臼湖南路,宝塔公园边。
■链接
高淳三馆全面开放
除了博物馆,高淳区文化馆、高淳区图书馆也已经全面建成对外开放,它们合称为区内文化设施的“三馆”。
据介绍,高淳区文化馆改造后面积为6800平方米,有培训室、舞蹈室、共享工程室、展览室、小剧场等活动场所,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区图书馆面积5390平方米,馆藏图书24万册。(记者 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