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天开始,江苏人呼吸上了久违的好空气,“普大喜奔”之后还是得说句“煞风景”的话:别有了蓝天就忘了雾霾之痛。好不容易熬过去,大家争相在微信、微博上“炫”蓝天,但是,谁敢保证这是最后一次?
君不见,工地已经“按规定”重新开工。君不见,脏兮兮渣土车又开始“重装上阵”。君不见,汽车保有量仍然在上升。可以肯定的是,刚刚被吹走的这场让人刻骨铭心的雾霾,肯定不会是我们经历的最后一次。
真正根治雾霾,需要在产业结构、环保理念、城市规划等方面进行有效调整,这需要时间。无论是洛杉矶还是伦敦,治理雾霾之路都走了长达半个世纪。我们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
辽宁开出了5420万元的“雾霾罚单”,江苏也规定明年秸秆还田补助翻番。现在前者还有些争议,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种态度。宽慰之余,人们更多的是希望,比如治理措施能否再多一些再严一些?可行性和公平性能否再“给力”一点?“限产限排”“控制渣土车”“增加洒水车频次”等“应急”措施,能否固化为日常行为?
在“后雾霾时代”,老百姓对改善空气质量期盼强烈,大自然对资源消耗也已不堪承受。城市管理者应该懂得,治霾既要舍得花钱也要舍得放弃高能耗低效益企业的道理。管理者真正要做的,不应该是研究何时升级预警级别,不是什么时候停摆某某工程,而是如何尽量少触发“预警”,如何避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难看与难堪。(评论员 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