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记者 曾令俊 发自广州
3月31日,中国银行公布的年报显示,2016年实现税后利润1841亿元,同比增长2.58%。从这一增长比例来看,并不输其他几大行速度,工行盈利增长0.4%,农行和建行净利增速分别为1.86%和1.45%。
但是,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这一项来看,中国银行出现了负增长,同比下降3.67%。在当天的业绩发布会上,中行副行长张青松将此归结于“拨备的提高”。截至2016年末,中行拨备覆盖率达到162.82%,较上一年末提升了9.52个百分点。
这份年报中,中国银行的海外业务颇具亮点,对中行整体的利润贡献度为36.27%,较上一年度的约548亿元同比上升了12.63个百分点,涨幅惊人。事实上,这些年中国银行的战略经历了多次变化,最近两三年业务发展重心明确。
“国际化进程加速,中国银行加快了在海外布局的节奏,包括设立分支机构、并购重组,频频出手;另一方面,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国际经济环境在明显好转。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市场收入大受影响,国内市场的占比会非常高,随着主要经济体的回暖,带动了海外分支机构业务增长。”4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净利息收入下滑
时代周报记者根据年报梳理,该行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去年全年,该行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了6.88%,净息差下降0.29个百分点至1.83%。
张青松表示,净息差的下降是全行业的一个普遍现象,中行下降幅度是大型同业里面最小的。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2016年大行的净息差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窄。工商银行的净息差收窄了31个基点,建设银行收窄了43个基点,农业银行收窄了41个基点,中国银行收窄了29个基点。
对于息差收窄的原因,该行解释称:一是因为2015年开始,人民银行对存贷款的基准利率持续性下调,由于存款定价的期限和贷款定价的期限不一致,所以导致了净息差的下降;二是因为营改增税价分离的改革,如果还原这个因素,净息差应该是1.92%;三是因为去年美元升息的背景之下,国内没有很高的收益率的资产运用的机会,美元业务的息差拉了整个息差的后腿。
中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负增长还是颇为刺眼。“我们出于稳健经营,有效防范风险的角度来讲,使得拨备有了比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且这是整个同业里面应该是逆势上升的一个现象。”张青松在业绩发布会上解释称。
国金证券分析师刘志平表示,中行2016年业绩负增长主要是四季度主动大幅拨备计提以及年度少数股东权益同比确认较多,中行拨备前利润增速为7%。
在近几年银行不良持续双升的压力之下,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正在吃紧。2016年末,建行、交行的拨备覆盖率均刚刚满足监管红线,工行更下降到红线之下。2016年中行则选择了加大拨备的计提,拨备覆盖率逆市提升了9.52个百分点,让净利润呈现负增长的局面。
数据显示,中国银行去年共计提贷款减值损失867.95亿元,同比增长55.35%。计提更多的拨备是为了应对潜在的风险,从2016年的情况看,中行的不良资产依然是“双升”。截至2016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146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1.06亿元;不良率为1.46%,较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
面对不良的上升,中行也加大化解的力度,境内机构共化解不良资产1289亿元,同比多化解245亿元;主动识别和化解潜在风险,累计化解公司逾期非不良贷款 1523 亿元。
中行行长陈四清称:“我们在过剩产业,煤炭开采、钢铁、房地产、地方政府平台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一方面的占比进一步下降。”中行去年严格限制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和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投放,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余额占比较2015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首席风险官潘岳汉表示:“从中国银行的实际情况来看,2016年的贷款的关注和逾期贷款同比是上升的,比如关注类贷款上升了0.6个百分点。像东北和西部地区一些矿业的风险还在持续上升,所以我想2017年的资产质量还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海外市场回暖
虽然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负增长,但中行的年报依然有亮点,海外业务增长迅猛,实现税前利润122.34亿美元,同比增长39.42%,对中行整体的利润贡献度为36.27%。
陈四清在业绩发布会上介绍,2016年中国银行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加大力度对国内“走出去”企业在沿线国家的并购、投资提供信贷支持,截至目前累计新投放授信近600亿美元,“海外机构已覆盖51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
而在人民币国际化业务上,中行则继续领跑市场。2016年全年跨境人民币清算量312万亿元,结算量超过4万亿元,保持全球第一。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中企海外并购业务井喷式发展,导致海外机构拓展当地客户的融资需求,例如2016年中行海外新增公司贷款首次反超境内;中国的“一带一路”“走出去”等国家战略的加速推进,从而拉动银行业海外业务的大发展,为中资银行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除了自身的布局之外,海外市场回暖也是一个主因。“这一年多以来,包括美国欧洲,甚至新兴经济体的市场环境都在好转,对金融产品的需求量增加,中国银行海外业务占比本来就比较高,而海外经济回暖,会给它带来显著的增长。”曾刚说。
很显然,中国银行尝到了海外业务的甜头。事实上,这些年里中国银行的定位颇为纠结,经历了境外-境内-境外的几次转变。
2004年股改之后,中行的重心开始向境内业务转移;2009年初,中行领导人曾表态:在人民币升值、中国经济仍将持续高速发展十年的大背景下,中行将逐步降低海外资产比例,至少在2009-2012年,中行将“向内转型”,做大人民币业务。
要知道,2006年和2007年,中行海外机构(包括港澳台)税后利润在全集团利润额中的占比曾一度达到37.72%和42.25%。2008年受金融危机重创,迅速跌落至8.09%,此后数年则始终低于25%。
另一方面,工行等其他大行却在逆势向外扩张。至2012年,工行的海外业务规模增速已经超过中行。2013年3月,时任中行行长的李礼辉定下目标:未来三至五年内,中行海外业务所创造的税前利润或营业收入所占比要达到30%左右。
2015年初,中行又明确提出,未来不论是应对利率市场化、还是布局互联网金融,都将围绕海外业务开展。2015-2017年三年内,“一带一路”相关授信要达到1000亿美元。
2013-2015年间,中国银行海外业务分别为412.42亿元、531.93亿元和547.54亿元,全集团盈利占比则分别为19.37%、22.98%和23.64%,占比逐步扩大。
而这一年多以来,中国银行正在对其海外资产进行重组,在2016年完成出售的南洋商业银行,2016年底公布出售集友银行。“有效减少集团业务重叠,降低管理成本。”中国银行在年报中提到。
中银香港作为中国银行的控股机构,承担中国银行在东盟地区布局的重任。在出售南商银行后,中银香港向母行中国银行收购中银马来西亚及中银泰国。今年2月28日,中银香港已与中国银行就收购印度尼西亚业务以及柬埔寨业务分别签订资产收购协议。原标题:中行净利负增长 海外布局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