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产能合作稳步推进
中国经济时报:“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三年多来,你认为我国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取得了哪些突破?
张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点领域对外投资快速增长。2016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其中通讯、制造业对外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52.2%、116.7%,众多境外加工制造业投资项目顺利推进。海外并购类投资额累计8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7.3%,一批加工制造、技术研发、资源开发等领域的跨国并购项目成功实施。
二是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初具规模。截至2016年底,企业共在36个国家建成初具规模的合作区77个,累计投资241.9亿美元,入区企业1522家,创造产值702.8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26.7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1.2万个就业岗位。合作区已成为我国企业在境外开展汽车、摩托车、机械、电子、化工、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合作的集聚式发展平台。
三是境外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稳步推进。2016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440.1亿美元,同比增长16.2%,其中石化、电力领域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同比分别增长77.1%和17.3%,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有关企业在轨道交通、电力等领域积极尝试以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实施项目,成功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对外承包工程转型升级不断加快。
中国经济时报:在你看来,我国下一步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的着力点有哪些?
张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中国向国际市场输出优势产能、先进产能、绿色产能,这既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也有利于有关国家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带来的新契机。
在产业层面,立足国内优势,结合当地市场需求,有序推进优势产能和设备走出去。重点推动钢铁、有色、建材、化工、轻工纺织等我国优势产能走出去,形成国际产能合作与国内转型升级的良性互动;以多种方式参与国际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合作,带动我国电力、轨道交通、通信等行业的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对外输出;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优势装备走向国际市场。同时,确保国际产能合作项目符合项目所在国的环保、能效等标准。
在国别层面,将与我国产能互补性强、合作愿望强烈、基础好的发展中国家作为重点国别,并积极开拓发达国家市场。一是大力推进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同周边国家的产能合作,配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二是坚持推动同非洲国家的产能合作,夯实中非合作的根基。三是加强同拉美国家的产能合作,以点带面,强化我国同拉美国家的友好关系。四是积极开拓同西欧、北美地区发达国家的产能合作,通过吸收先进技术促进国内转型升级,提高我国产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中国经济时报:你认为本届 “一带一路”峰会将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推动国际产能合作?
张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题是加强国际合作,国际产能合作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从本届高峰论坛的设置来看,论坛重点打造四方面成果,多项合作文件、近20项行动计划、一批重大政策举措,都将促进国际产能合作的开展。
一是凝聚更多共识。领导人圆桌峰会将发表文件,进一步明确合作目标和原则,深入对接政策举措。
二是明确合作方向。各方将协商确定下一阶段双多边重点合作领域,制定面向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合作规划,这将确定国际产能合作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三是推动项目落地。各方将进一步梳理对接重点合作,制定各领域项目清单,确保项目落地。此项成果将锁定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项目,落实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各国发展焦点上。
四是完善支撑体系。我国将与各方共同研究出台一批重大政策举措,包括完善和增强金融领域合作机制,建设科技、环保等领域综合性服务平台,这将为国际产能合作提供支撑和政策保障。
助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时报: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我国也在进行经济转型升级,该如何更好地通过国际产能合作来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
张威:应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大目标下,采取差别化政策,精准支持产业发展,促进国内发展与对外转移的统筹协调。
首先,支持“必须转”的企业“墙外开花”。“必须转”是指基于国内政策导向和市场经济规律,不适宜在国内发展的类型。对这类企业,应鼓励其做好环节分工,将部分环节转出的同时,利用国内综合优势,重点提高在研发、销售等高端环节的国际竞争力。同时,配合“一带一路”重大项目推进,推动其通过产业转移带动我国产品、技术、标准及服务“走出去”。
其次,鼓励“应该转”的企业“借力发展”。“应该转”是指通过转移能够高效配置国际资源,提升自身发展水平的类型。对这类企业,应加大政策、资金、金融支持力度,帮助其协调解决在跨国经营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促进其通过对外投资补齐发展短板,提升在价值链高端环节的竞争优势。同时,鼓励其反哺国内产业发展,实现境外与国内要素资源的有效整合。
再次,促进“可不转”的企业“把根留住”。“可不转”是指目前受成本、环境等因素影响面临困难,但未来可以通过提升实力化解压力、完善配套增强吸引力,继续留在国内发展的类型。对这类企业,一方面,要引导其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通过增强发展实力,化解成本、环境压力;另一方面,要拉长和延伸制造业链条,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完善综合配套环境,通过增强其对我国全价值链的依赖度,促进其在国内稳定发展。
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机遇和挑战并存
中国经济时报: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企业是主体。你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该如何应对和把握?
张威:企业是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主体,当前,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方面,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为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创造难得的历史机遇。“一带一路”以推动实现区域内“五通”为重点,促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立,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资源合作、园区和产业投资合作、贸易及成套设备出口等领域。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为我国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新契机。另一方面,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为复苏经济大力发展基础设施项目,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全球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资金、先进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我国企业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优势,加之我国政府的全力推动,为企业营造友好、积极的合作环境,我国企业深度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正当时。
挑战方面,一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贸合作经验有限,对国际规则、各国法律制度、营商环境了解不深、不透,法律意识不到位。二是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水平低,部分标准内容和结构不完备,对标准“走出去”、拓展“国际化”研究不足。三是我国企业人才国际化程度低,满足跨国公司所需技能要求的综合型管理人才严重不足。四是企业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等沟通能力有待加强。五是企业品牌国际化程度低,中国品牌仍处于“第三世界”。部分企业品牌内涵流于空泛,品牌战略和营销策略缺失,品牌文化意识不强,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对企业而言,要把握住当前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历史机遇,提升企业竞争力,重点在以下方面:一是深入研究投资国营商环境,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境外投资安全管理制度,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二是处理好多种连带关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好媒体公关,扩大与NGO的沟通渠道,建立与工会的对话机制。三是加强对行业标准推广应用模式的研究,将产品标准向国外推广,增加外国企业对中国标准和产品质量的了解。四是制定企业人才国际化战略,推动企业“本土化”进程,整合企业文化,引导和培养企业内外部的文化认同。五是完善品牌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强品牌内涵建设,创新产品和宣传方式,构筑销售网络,加强品牌行销攻势。六是提高法律意识,提升对尽职调查的重视程度,加强企业合规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在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产能合作过程中,你对政策支持方面有何建议?
张威:一是深化对外投资合作管理体制改革。简政放权,继续深入推进对外投资合作便利化。继续完善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外投资合作的服务、保障和监管,引导对外投资合作平稳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部门间机制作用,共同做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服务工作。加强对接有关国家发展战略和双边经贸及产业政策,系统谋划国别区域布局和产业发展路径,引导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三是推动重大项目实施。完善政策支持导向,加大支持力度,加大对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一批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实施境外 “建设运营一体化”项目,推动对外承包工程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利用合作区“抱团出海”,实现聚集式发展。
四是完善公共服务。加强政策宣介和国别产业投资环境指导,完善“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业务办理、政策解读、信息指导等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搭建平台,举办国际产能合作论坛和研讨会,引导企业加强合作、对接项目。
五是加强境外安全风险防控。发布境外安全风险预警和提示,指导企业加强境外风险防范和应对。加快与有关国家商签各类政府间投资促进、产能合作、基础设施和合作区建设协议,为企业营造有利的外部法律环境,有效维护我国海外人员和企业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