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们请到了九位大咖为匠人们量身定制了一次培训,产品、战略、营销、投融资、设计,希望带给匠人们真正的助益。
而且,我们的匠人养成营,免费。
1
去年圣诞节杭州下了很大的雨,百匠君载着一个90后大男孩沿着钱塘江边疾驰一路往西,去确认2000把雨伞已经到库。
两天后我们正式推出“吴晓波联名伞”并在一周内卖空,而他——金宇航也成了“百匠大集”001号匠人。
在路上他欢脱地对我说,“嘿,你知道吗,我的伞现在安缦法云有卖,酷不酷!”
“哦?你这是要铺开五星级酒店的营销渠道了吗?”百匠君以为,经营嘛讲究个战略。
“额……没有,不认识其他家,安缦还不够酷吗?!”
“那你是怎么搞定安缦的?”我饶有兴趣地八卦。
“哦是这样,我那天去看牙医,牙医觉得我这伞不错,恰好他另外一个患者是安缦的X经理……”
“哦我懂了。”
到了仓库,打开装伞的盒子的一刹那,金宇航像是看到了宝物,小心地拿起一把伞在手里翻来覆去,“你看看这磨砂的质感”“你摸摸这布,跟绸缎一样”“你知道这个电镀是怎么做的吗”……一说到产品,他的眼里分明有光。
“诶,你明年的营销规划是怎样的?”
啪,光灭了……
2
跟崔怀宇约在他位于富阳的工作室见面,一进去看到柜子上陈列着的诸多漆器,就知道30公里的路没白开。它们或古韵十足或洋气精巧,看了每件都想要。
“你的作品有几个系列?叫什么牌子?”
他抬头看我,“啥意思?”
“……就是名字,像爱马仕、宝马这样的名字。然后产品根据用途或者特色分几个系列,比如茶器类、花器类、餐具类。”
他一脸困惑,好像百匠君说的是外星语。
“总有个名字的吧,不然让人怎么叫?怎么记?”
他手上活儿不停,“是这个理,但是我只会做东西,要不你给起个名字?”
窗外传来一阵狗吠鸟鸣,百匠君暗暗扶额,“又不是我的娃,怎么让我起名啊……”
本来还想问问品牌战略云云,只得把到嘴边的问题咽了回去。
3
大头和老潘是我们项目组找到的004号匠人,当时只在文章里介绍了他们万里挑一的啤酒精酿工艺,没有售卖产品。结果第二天百匠君登陆后台,满屏都是问去哪儿买酒的。
百匠君给老潘发微信询问,他回了一条:“现在在朋友的酒吧有卖。”
“……这不科学,那些问寄到北京多少天的,你让他们来杭州的酒吧买?”
“那个酒吧是朋友开的,说卖过一次我们的酒,结果反响特别好,就经常跟我们拿酒,我们也没在别的地方卖。”
百匠君默默翻了个白眼,“这么多人喝了都喜欢,那你们都没铺渠道,这是暴殄天物啊,最不济你也总得有个淘宝店或者微店。”
过了很久收到回复:“电商我们真不懂……但是我跟你说,我们最近又研究了个新口味——草莓味,成本特别高,那个观感、香气和口味简直无敌了……”
连着几条60秒的语音,老潘激动地讲述草莓味啤酒的制作工艺,向我说明要配什么食物最搭,以及试喝人群的积极反馈。
百匠君回了一条:“既然这么好,是不是应该让更多人买到啦?!”
又是长久的沉默,老潘最终回了一个捂脸的表情说,“那我们百度一下看看怎么弄。”
“先把产品做好。”100个匠人里有99个对百匠君说过这句话。对产品的极致追求是匠人的立身之本,可是今时今日,仅仅埋首于工作台前,会让你迅速与用户失去连接,做出一堆“一厢情愿”的产品。
有作品
无商品
有故事
无营销
有产品
无渠道
有想法
无资金
匠人们碰到的问题无外乎这些,从一门手艺到一款好产品,中间有太长太难的路要走。为此,我们特别开设了“匠人养成营”课程,希望真正能帮助到这些蓄势待发的“中国新工匠”。
百匠大集·匠人养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