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调查可以说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调查范围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数据最为权威的一次民生经济生活调查。中央电视台从2006年开始进行这个调查。他和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发起。每年向全国104个城市300个县的10万个家庭进行入户问卷调查。
这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一份融媒体调查报告,其中涉及到财富发现、市场动态、白领职场、民生话题、社会聚焦等16个门类。无论是从数据集合量,还是从历史数据分析来看,都是对当今中国消费市场最为全面和权威的一份分析报告。
今年的大调查邀请了董明珠、雷军、吴晓波等多位嘉宾作为大调查特别观察员和评论员,对大调查数据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多视角的解读和评论。
今天,小巴就带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这些企业网红大咖们对于现在中国人的经济生活有哪些评论和观点:
吴晓波
财经作家
“消费者和产品的关系是共享的”
中国进入到了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众传播的力量慢慢消失,反而回到圈层传播环境中。今天我们看到一个商品,会问:这个品牌和我价值观是否相同;审美趣味、工业设计和我是否相关;甚至我们会讨论这个产品制造者他的人格认同跟我们有没有相近。消费者跟产品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单向的,而是共享的关系。
我们很难用一个数据去定义一个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今天的中国市场是世代交替的,社会的主要财富集中在670手上,但是市场上的审美权与体验权还是掌握在890的手里。今天在四世同堂、人口相当宽幅的中国市场上,复杂性和多样性是这个市场的本质特点。所以我们看到新的审美、新的工具、新的场景、新的支付,成为了一个商品受不受欢迎的要素。
董明珠
格力电器董事长
“我们不缺产品缺精品”
我的目标是,我的一线员工,三年到五年之内,能够拿到年薪,最少不低于10万。让我们的员工有更好的收益。虽然去年给我的安装工涨了100块钱,给我的员工每个月涨了1000块钱,但是我觉得还远远不够。
企业家要有责任心,这种责任不仅仅是为了员工,更重要的是为了社会,中国一直是供给式的改革,就是在制造业的改革。我们不缺产品缺精品,中国人长期在吃亏的状态下,只能买外国贵的东西。这是外国人钻的一个空子,因为我们没有好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今天我们在消费者生活得更好的同时,也要将更好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第二是用我们的规模,把价格摆在最合适的位置。我觉得是共赢的。
雷军
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
“同样的产品可以卖到原来一半价格”
中国现在制造业实力越来越强,加上互联网信息打通,我们是有机会把好产品做得便宜的。传统企业喜欢一下子生产多个品类的产品,而并没有把所有的资源集中在一两个型号上。看起来产品的研发成本很高,实际上分担在单个产品上的研发费用是不足的。
如果只是集中在一两个产品上,研发成本是大幅度提高了,但是分担到每一个产品的研发费用减少了,大批量制造和大批量销售一个型号,研发的分担成本自然会低。同时,由于大规模制造,原材料和制造成本,也比原来低很多。加上互联网使得信息相对透明,广告推广费用变低,同样的产品可以卖到原来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价格。
屈庆超
龙信数据创始人
“信用是进步的重要基石”
在影响自主创业最重要的因素里,多数人选择了社会人脉关系,只有少数人选择了信用关系。随着数字信用的到来,信用将会让我们社会治理成本大幅度降低,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在数字信用时代,每一个人的信用将会成为自己无形的财富和资产。信用也是自己进步的重要基石,我们刷卡的同时,也迎来了刷脸的时代。
左晖
链家地产董事长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在中国不动产领域,在2017年初,购房意愿第一次跌到了19.76%。一方面是因为15、16年,市场上有些透支。第二个是今天不动产领域整体上去投机化,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今天购房的消费者跟以往已经有了很多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38%的消费者是为了居住升级而购房。
郭盛
智联招聘CEO
“新兴行业涌起带来全新体验”
在2016年,很多新兴的职业涌起。第一个是网红,他们爱晒自己、爱表现自己,大多数都是锥子脸,这一类人工资很高、非常活跃。第二个是互联网的首席卖萌官,他们在生活中往往是宅男宅女,戴着眼镜不愿意出门,但是在网络上非常活跃,能够勾起许多人的兴趣,跟很多人对话。另外一些是旅游体验师,爱出差、爱享受、喜欢吐槽,有一些人被聘为宾馆的试睡员。这些都是一些新兴的行业,他们不断涌起,带给我们全新的体验。
? 小互动 ?
听完各位企业网红大咖们的观点,对于人们的各种生活及消费行为,你是否还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呢?
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排名前五的同学可以获得
茶语网手工红茶一盒
3月7日起,吴晓波频道连续推出四份“晓报告”,分别从“聚焦新中产”“理财新发现”“市场新机遇”和“民生热话题”四个方面,帮助大家分析:房子该不该买,股票该不该抛?钱往哪里投,业往何处创?哪些行业会火爆?哪些行业会遇冷?影响中国人幸福的因素正在如何变化?我们离理想的生活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