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直是一个高储蓄率国家。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末,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35.7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为54.6万亿元,约占总存款比例的40%左右。央行最新数据还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48.52万亿元,同比增长10.8%。研究表明,过高的储蓄率会使资金更多地流向银行信贷和债券市场。
我国资本市场发育较晚,市场总体融资比例偏低,大多数企业更多通过银行间接融资。此次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有序引导储蓄转化为股本投资”,可谓是治本之道,但如何转化却是一篇颇费思量的大文章,而其玄机就在“有序引导”这4个字上。作为一个有长期储蓄文化的国家,要想将储蓄快速转化到股权投资领域绝非易事。特别是处于当下“资产荒”和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储蓄转化的难度无疑更高,对此,管理层和金融机构都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有序引导储蓄转化为股本投资,首先应该通过创新建立一套具有长效机制的转化体系,在构筑债转股通道的过程中,重点考虑如何通过透明的股本投资信息机制、新型的股本投资渠道和投资产品等激发储蓄者对这类投资产生兴趣。在此过程中,银行应该进一步发挥为客理财的重要作用。虽然《意见》规定银行不得直接将债权转为股权,但银行可以通过向实施机构转让债权、由实施机构将债权转为对象企业股权的方式实现,同时《意见》还支持银行对充分利用现有符合条件的所属机构,或允许申请设立符合规定的新机构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显然,银行在有序引导储蓄转化为股本投资中处于类似中枢的地位。事实上,这也是国际惯例。在很多发达国家,银行与多类投资机构均有长期合作,其中将储蓄转化为保险类资金进行股权投资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同时银行还可以通过设立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进行综合经营,如此可以更有效地推动储蓄向股本投资转化。
其次,必须加快完善发展资本市场,这是有序引导储蓄转化为股本投资更为重要的大市场。资本市场的兴旺发达,会顺理成章地吸引居民储蓄大比例进入股本投资领域,帮助企业在直接融资平台获得低成本资金,有效减少企业对借贷杠杆的依赖。对储蓄资金来说,不仅要吸引其进入二级市场投资,还应鼓励其进入一级市场进行股权投资。因而,健全扩容直接融资平台,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已刻不容缓。
最后,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各类金融机构,都应该对“有序引导”这4个字有更深刻的领悟和把握。股本投资毕竟是高风险投资,不可一哄而上地大规模鼓励普通投资者参与,应该循序渐进,在推进过程中对投资者进行科学的结构性转化和分层管理,避免人为不切实际的冒进和政策不当导致新的风险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