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成立近三十年的民营制造企业,如何在持续转型升级中找到发展方向?
盾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1987年从浙江诸暨起家,以“绿色节能、低碳环保”为产业发展理念,如今业务涉及先进制造、民爆化工、可再生能源开发、新材料开发等多个领域。盾安集团企划总监李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集团去年合并报表后的年营业收入已经达到516亿元。盾安集团旗下目前有盾安环境(002011.SZ)和江南化工(002226.SZ)两家主板上市公司,以及登陆新三板的华益精机(833125)。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期间,盾安方面详细回顾了公司过去几次进行转型的历史。从最初面临市场压力“被动”多元化,到后来主动提前布局,其发展过程颇具借鉴意义。
目前盾安集团目标是,到2020年成为拥有十个上市业务板块、百亿元年利税和千亿元年销售收入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突破核级空调技术难关
盾安最早是从制冷配件业务起家。如今在全球的家用空调中,每新增2台其中就有1台使用了盾安的产品。
“当时我们在做冷配业务的过程中发现市场空间有限,逼着我们走出去,于是提出要做中央空调整机和阀门装备。”李晖说。盾安集团董事长姚新义曾开玩笑说,盾安最开始是被动多元化。
那是在1998年,当时已经是盾安成立的第十一个年头,这一多元化发展的阶段一直持续到2004年。
到2005年,盾安提出了一次更大的转型升级规划。当时盾安董事长姚新义提出,要在退休前争取将企业的年营收做到2000亿的规模。这一目标的提出,倒逼企业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当时盾安已经面临着转型压力——盾安的商用中央空调业务一直徘徊在国内三线。而从2004年到2009年,国际一线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却从40%提升到了近60%,盾安的业务急需找到突破口。
为了这一次转型,盾安提前主动布局。李晖回忆,公司当时邀请国内外的智囊专家,组织公司上下近600人次奔赴欧美、日本和国内中西部地区系统调研,整整花了两年时间。
调研的结果是,盾安决定坚持以“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的定位进行业务拓展。盾安环境董事长葛亚飞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2008年国家出台了核电设备国产化政策,当时盾安环境敏锐抓住这一机遇,提出要向核级空调设备进军。
核级空调是空调领域品质要求最高的设备,技术和资质门槛非常高,而盾安则是一家此前从未涉足核电领域的民营企业,面对的压力并不一般。以入门资质为例,国内所有要在核电站安装的设备,必须要通过中国核一院测试。
葛亚飞回忆,当时业内专家对盾安并不看好,公司内部也有不同的声音,“毕竟是一家民营企业,以前也从来没做过”。但当时盾安已经清晰地认识到,如果错过这一次机会,盾安可能永远再也无法进入核电产业。
为了攻克资质,葛亚飞带着公司同事专程前往设在成都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为了完成相关试验数据的评审认证,在汶川地震期间奋战了三个月。盾安还花了上千万建造了两个抗震实验室,对每一个零部件都进行了专门的抗震测试。
其间的一个小插曲是,与盾安达成合作的一家外资企业在中途突然撤出,让正在寻求中标的盾安措手不及。
最后盾安还是独立将核级空调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在成功通过6次八级抗震测试后,盾安于2009年宣告研制成功世界首台核级满液式螺杆冷水机组,成为中国第一家为核电站配套生产核级冷水机组的厂家。
在核级冷水机组取得突破后,盾安进一步提出要争取核电空调暖通系统总包资格,后者的市场空间是核级制冷机组的10倍。为了获得风机和风阀这两个暖通系统 主要部件的设计生产资质,盾安在2010年收购了原机械工业部下属的大通宝富风机。经过2年的加速技术整合,盾安环境在2012年成为国内仅有的两家核电 空调暖通系统总包商之一。
目前盾安在国内核级冷水机组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4%,核级风阀、核电空调市场占有率达到58%,核级风机市场占有率19%,承接的项目进入了国内外23座核电站。
“大产业培育大企业”
在持续两年的转型调研中,核电设备国产化只是盾安发现的机遇之一。
李晖介绍,调研期间恰逢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当时盾安也派了数百个投资经理前往西部各地进行调研。“我们调研的结果是,只有大的产业才能培育大的企业,才能实现做到两千亿的目标。”
结合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导向,盾安在2007年正式启动了新能源板块,并在2011年设立专业公司运作,专门从事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和运营。
“一般都认为新能源产业资金占用量大,竞争激烈。但和传统产业以资源导向不同,新能源产业比拼的更多是技术,我们作为一家对技术非常重视的民营企业,就很有优势。”盾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曙光向记者分析。
事实上,盾安对于新进入行业的选择有自己的标准——在有市场空间的同时,还必须同时具有市场门槛、投资门槛和技术门槛。
截至去年底,盾安新能源已经在内蒙古、新疆、宁夏、贵州、甘肃等地成立多个区域公司,获取6000多万千瓦的优质风、光资源,已并网装机容量达76万千瓦,到今年底这一数字将突破120万千瓦。
“虽然和五大电力集团没法相比,但这一数字在民营企业当中应该是数一数二的。”郭曙光表示。
除了新能源,盾安还在大力投入新材料产业,其看重的是轻量化战略基础材料镁合金,这一产品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电子产品等方面有广泛应用。2008年以来,盾安相继在宁夏、内蒙古、新疆布局镁合金循环经济产业园,目前已占据行业近20%的金属镁市场份额。
从技术来看,如今的盾安在行业内部已经占据了领先地位。盾安提供的数据是,其已研制出7项国际首创、10项国内首台套。
“大家一般印象里一个小小的阀门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但我们之前实现国产化的超超临界电站阀门装备,一套的售价相当于一台奔驰S600。”李晖向记者举例。
根据盾安集团提供的数字,其近五年研发投入达到53.8亿,占到其销售的2.5%。盾安在内部还设立了创新大奖激励制度,单项奖励金额在100万到1000万之间。
但盾安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技术能力,而是不断寻求下一个增长点。葛亚飞介绍,盾安此前挖来了原GE的传感器技术团队在美国硅谷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出了新一代的MEMS(微机电系统)压力传感器,成本仅为现有主流产品价格的50%,很快将进入量产阶段。
MEMS压力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基础元器件,相当于人的“神经末梢”,其全球市场规模在1亿支以上,并且还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而在这一领域中国几乎是一片空白。
考虑到其MEMS压力传感器涉及的硅硅键合技术已经写入了“十三五”规划,盾安相信其市场需求在“十四五”期间将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作者:肖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