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在知乎举办的第三届 “盐 Club” 上,创始人周源现场发布了一款知乎的新产品——“知乎 Live”。无独有偶,仅几天后,果壳旗下的在行也推出了一个轻型应用,叫做“分答”。因为两款产品都是「知识共享」与「知识变现」的探索,一时间在科技 行业内引发了广泛的热议。
其实,知乎和果壳作为国内的两大知识社区,推出至今即一直被众多媒体关注,而它们常被受质疑的也是“如何变现”的话题。如今,它们推出的产品正是“一次有关内容变现的实验”,引发广泛传播和热议也顺其自然。
那么,Live与分答,这种「知识共享」模式能走多远呢?而知乎与果壳,作为国内最大的两个知识社区,能否走出商业化的困境呢?今天,作为这两大社区较早期的用户,也谈下我的看法。
Live、在行与分答:知识共享的瓶颈
近几年,日渐火爆的共享经济成为极具发展潜力与想象空间的“抓手”。例如,Uber和Airbnb分别为出租车业和酒店业带来了冲击性的改变,也让我们看到了共享经济在可持续商业模式构建上的可能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知乎推出了Live,果壳推出了在行以及分答,三者均是以“知识”作为“标的”的有偿共享经济模式。这对于各行各业的专家而 言,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因为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闲余时间将“知识”变现。最关键的是,“知识”不再只在学校以“学费”的形式交换而来体现它的价值, 而是已经开始进入“市场”进行交换,接受市场的“定价”了。
说实话,无论是Uber和Airbnb这种物资资源共享模式,还是Live与分答、在行这种知识资源共享模式,她都真正发挥了“互联网+”的作用,解决了社会资源不平等、信息不对等等问题。所以,从“理想价值”来说,共享经济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理想”并不等于“现实”。经济社会是由“人”主导的,而不是“资源”。任何“资源”交换,都离不开人。而“人”恰恰是最不守规矩的一类 “物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利益”,每个人每天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博弈”。所以,在这么复杂的经济社会下,共享经济几乎无法左右到“人”。
知名IT评论人Keso在《分享经济的边界》一文中表达了其对分享经济的看法。他认为,“两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将导致分享经济很快就抵达它的 边界。其一是受益于分享经济,越来越多的人会更愿意购买资源的使用权,而不是购买资源的所有权,这将导致不再有可供分享的物质资源;其二是人的趋利性导致 职业化服务提供将逐渐挤出业余化服务提供,谋生者挤出分享者,在此过程中不断降低成本以最大化收益。”
无疑,Keso说到了点子上。事实上,共享经济的代表,Uber和滴滴现在的很多司机就已经是“职业化”的了。我们现在做快车或专车,也很难见 到“利用闲暇时间拉个活的车主”了。而且,频发的“专车司机犯罪事件”,也说明了“劣币逐良币”这一推论(当然,这里面还涉及到平台审核、监管等问题)。
所以,你会发现,我们现在看到的共享经济平台,其实已经背离了其“初心”——盘活社会闲置资源,激活经济剩余。而且,其不仅没有达到最初的目的,还带来了一些列新的问题——审核、监管、安全等。
所以,基于这个逻辑,我们再来看Live、在行与分答。这三个产品中,在行是推出最早的,也是最成熟的了。果壳刚推出它时,同样引起了一轮广泛 的热议,而且也的确吸引了大量的各行各业“行家”入驻出售自己的“时间”。但是,时间一久,“行家”能出售的时间就非常少——我好几位入驻在行的朋友,现 在基本不会应约见面了。他们给我的解释是,刚开始是因为“好玩”,所以能挤出一点时间应约聊聊,但时间久了,好奇心没了,也就没有“挤时间”的动力了。
而除了“行家”没有时间这一因数,其实还有一个关键因数——付费。无论是在行,还是Live和分答,它们都要求“求知者”向“分享者”付费。但 是,“分享者”一般属于某一领域的“专家”,本身就是“精英人群”,而“求知者”一般属于普通从业者。前后两者的收入对比就很明显,现在要求一个普通从业 者向该行业精英人士付费“购买”知识,其实对于大部分普通从业者而言,很难。况且,中国人对于知识本来就没有付费习惯。
所以,可以想象,Live、在行与分答其实到最后很难成为周源和姬十三想要的样子。正如Keso所言,“(在行上)如果真的有行家通过频繁密集 地出卖时间赚到了钱,我估计它就变成了另外一种东西,既不是分享经济,也不是工作平台,我也不知道该叫它什么,我只知道它一定会被心理按摩师、情感专家、 创业导师、职业规划师、养生大师之类的万能行家占领。”
知乎与果壳:情怀与变现间的两难
作为知乎和果壳的早期用户,我确实很喜欢这两个平台。他们有别于微信的熟人绑架,也有别于微博的信息庞杂。他们是一种陌生人之间以知识交流为主的平台,一定的去中心化机制,使得社区用户之间相对平等。
而且,无论是知乎还是果壳,他们都在限制用户”营销行为“。虽说知乎一直有大V违规参与,但一旦被发现营销行为,知乎都会毫不留情处理,甚至封号。当然,这一点果壳也是,至少至今我都很少有听过其平台的“营销案例”。
显然,在产品层面,知乎和果壳是非常有“情怀”的,这种“情怀”也已经注入了它们的社区管理之中,甚至用户心中。
不过,我们跳出来看,知乎和果壳终究是一款商业产品,它们需要商业化,需要盈利。也只有这样,它们才可以实现更大的发展和上升空间——哪怕靠投资维持运转,也需要给投资人看到投资回报。
当然,这一点周源和姬十三也都很清楚。所以,这几年知乎和果壳都有在尝试商业化。
“在行”之前,果壳网先后推出了慕课、小蛋空气净化器、备孕App“研究生”,两性交流App“知性”、一个美容的App等。说实话,这对于一个创业公司而言,短时间内推出这么多产品,已经很多了。
“现在回头看创业初期,主要的问题还是自己完全不懂创业,走了很多弯路。”姬十三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他还表示,果壳网内部有一 个创新孵化池子,还成立了创新委员会。“任何人有好的点子,只要通过创新委员会通过,都可以尝试研发。”显然,果壳对于商业化的渴求可想而知。
同样,知乎在“Live”之前,也有诸多商业化尝试。2013年12月,知乎在美团网上发起了《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的出版众筹计划, 限额1000人,每人花费99元就可以成为图书的“联合出版人”,获得封面书皮上印有自己署名的典藏版图书。此后,知乎陆续集结出版了其他书籍。有意思的 是,通过众筹初版,知乎和用户也并没有获得高额收益。
众筹初版,这是知乎推出值乎、Live之外比较有影响力的产品了。而除此之外,知乎就是有一些广告产品,比如 banner 广告,以及知乎日报的「这里是广告」栏目。不过,知乎一般会对广告会有明确标注,这应该是知乎担心影响用户体验的折中做法。但这种广告模式则显得很单一, 而且盈利空间不大。
诚然,这几年过来,知乎和果壳一直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商业模式。从广告到众筹出书,再到现在的“知识变现”,都很难真正支撑起这两个平台的未 来。甚至,前面分析的“知识变现”模式,随着“劣币逐良币”的趋势,也将影响到社区的用户体验,而这又是周源和姬十三不想看到的。
所以,知乎与果壳,要想守住“情怀”,又实现“变现”,真的很难。因为,情怀终究是情怀,在现实面前就是很无奈,也很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