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最高上浮67% 负债成本上升拷问银行

   2015-10-27 112
核心提示:千呼万唤始出来。然而,和利率市场化一起到来的,还有银行业可能迅速上升的负债成本。10月23日,央行宣布取消存款利率上浮限制后

千呼万唤始出来。然而,和利率市场化一起到来的,还有银行业可能迅速上升的负债成本。

10月23日,央行宣布取消存款利率上浮限制后,多数银行迅速调整了存款利率水平,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大行,短期定存利率全部比基准利率上浮了16%以上,股份制银行

也普遍上浮30%以上,而部分城商行更是上浮了40%以上,最高的则上浮67%之多。

在息差不断收窄的背景下,存款利率上浮比例大幅上升,也为银行带来了负债成本之忧。而业内人士认为,在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的情况下,银行必须转向以资产定负债的经营路径,同时精耕细作,实现差异化,形成各自特色的资产负债结构。

存款利率最多上浮67%

23日,存款利率上浮上限正式取消后,不少银行连夜调整存款利率水平。不过,部分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不但没有上浮,反而还略有下调。

银行官网信息显示,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以及民生银行、

尽管如此,各家银行还是对定期存款利率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上调。从各家银行公布的最新利率情况来看,国有大行的上调幅度仍然最小,普遍在20%以 内。目前,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及招行,步调基本一致,3个月、半年、1年期定存利率均为1.35%、1.55%、1.75%,上浮幅度为22%、 20%、16.7%,两年期存款利率则上浮约12%,3年期以上则未进行上浮。

除了招行,股份制银行上浮力度较大,普遍上调了30%左右。目前,民生、兴业、浦发等7家股份制上市银行3个月、半年、1年期定存利率大都在1.5%、1.75%、2%的水平,较基准利率上浮约36%、34%、33%。而3年期以上,最少也有10%以上的上浮。

而兴业、民生、光大等部分银行,还对不同来源的存款给出了不同的利率水平。例如兴业银行,其保证金存款六档利率分别为1.1%、1.3%、1.5%、2.1%、2.75%、2.75%,均按基准利率执行。

招行同业金融总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称,出现上述情况,可能与各家银行的策略有关,一方面,部分银行可能不再单纯依靠利率拉动存款;另一方面,不同银行的负债构成也有所不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取消后,反而存在一定的利率调节空间。

而与以往一样,此次利率上调幅度最大的,仍然集中在城商行。其中,上浮幅度最大的是哈尔滨银行,其3个月、半年、一年定期存款的最新利率分别为1.8%、2.1%、2.5%,上浮幅度高达63%、61%、67%。

此外,长沙银行、重庆银行上浮幅度虽然略小,但也达到40%以上。

“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城商行是比较弱的一类,负债扩张能力一直较弱,用高利息吸收存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无奈之举。”一位城商行高层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也与这些银行负债紧张有一定关系,需要保持较多存款流入,以维持其负债水平。

银行的难处

随着存款利率上浮上限取消,银行间的揽储大战,似乎已经出现苗头。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银行目前的上浮比例均已经大幅提高。

2015年8月,央行将存款利率上浮上限提高到基准利率的1.5倍时,除了部分城商行,几乎没有银行顶格上浮。此次上浮上限取消后,多数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上浮比例较此前大幅提高。

以民生银行为例,此前其3个月、半年、1年期定存利率分别为1.75%、2%、2.25%,均比基准利率高出29%左右。此次调整后,该行这三类存款的上浮比例分别达到36%、34%、33%左右。而哈尔滨银行、重庆银行,上一次调整,其利率也并未顶格上浮。

“出现存款大战的可能性比较小,如果硬要人为拉动负债,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后果。”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说,对银行来说,当前的策略必须以资产定负债,有多少资产,就匹配多少负债,而不是一味扩大负债规模。

随着不良贷款持续上升,银行贷款也在下降。多名业内人士此前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出现不良贷款后,“涉事”人员都会受到处罚,甚至被停职 离岗,一些存量业务规模比较大的业务人员,甚至不愿开展新的贷款业务。同时,银行对项目的审批更加严格,今年以来,其申报的多个项目都被审批部门否决。总 体来看,银行贷款呈现显著收缩的态势。

事实似乎也如此。数据显示,今年三季末,平安银行贷款余额1.18万亿元,仅比二季末增加300亿元。而<>农业银行今年前三季度新增贷款7756.92亿元,而其上半年这一数据则为6061亿元,三季度单季仅增加1695亿元,仅为一、二季度平均数的一半多点。

刘东亮认为,以前有存贷比限制,银行必须多拉存款做大负债,但存贷比指标取消后,银行不但不用冲存款规模,反而可以透支。此外,资产配置荒也困 扰着银行,除了贷款,仅仅依靠购买债券,难以覆盖负债成本。存款增长太快,对银行反而形成很大压力。因此,银行目前大规模拉存款的意愿并不强。

实际上,一些银行可能已经在有计划地控制存款增长节奏。如平安银行,经历了2014年、2015年上半年的快速增长后,无论是总资产,还是存款规模,增长在三季度均已明显放缓。

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底,平安银行总资产达2.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87%,存款1.7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8.01%。但实际上,其 存款增长,主要是在上半年实现,今年6月底,平安银行总资产、存款余额分别为2.57万亿元、1.66万亿元,比2014年底增加了约3800万元、 1300亿元。这意味着,该行三季度总资产、存款余额仅分别增长了300亿元、600亿元。

农业银行亦是如此。三季报显示,该行今年上半年新增存款8728.95亿元,增长7%,前三季度则增长1.02万亿元,三季度单季新增1570亿元只有前两个季度平均数的39%左右。

“存款多了用不出去又是麻烦。可是人家来存款,你又不能不要,你说麻烦不麻烦?”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说,银行也有自身的“难处”,在当前的形势下,银行其实并不很愿意将存款利率上浮太多。

负债成本之忧

利差、息差空间持续收窄,存款利率却在一路上升,如何消化由此产生的负债成本?这成为各家银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考验。

降低活期存款利率,就是应对手段之一。目前,活期存款在不少银行存款构成中已取代定期存款,占据了最为重要的位置。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底,农 业银行定期存款6.03万亿元,活期存款6.9万亿元,活期存款利率下调0.05个百分点,按动态计算,一年可节约成本约250亿元。

刘东亮认为,利率市场化以后,国内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将会发生重大变化,由此前的负债决定资产,转向资产决定负债。此外,各家银行还必须真正实现差异化经营,形成符合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有多少资产,就做多大负债,而且资产收益要能覆盖成本”。

事实上,已有银行开始通过商业模式的改变,寻求低成本负债的路径。一位股份制银行中高层人士就向本报记者分析,未来交易性银行将成为银行业发展方向,让交易过程更契合用户需求,从而实现资金沉淀和运营成本的降低。

在国内商业银行中,交通银行早在2013年就提出向交易型银行转型的目标。2015年2月,招商银行合并原现金管理部与贸易金融部,成立总行一 级部门——交易银行部,涵盖账户及收付款管理、流动性现金管理、供应链金融、信托及证券服务、现金增值、电子商务、专业化咨询等领域。

今年8月,平安银行行长邵平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也表示,该行净息差、净利差的改善还得益于商业模式、发展方式转变,其行业事业部 形成结构性存款,在负债中的比例低于同业20%,而且还有大量通过平台事业部产生的结算流水,而且都是活期。“创新效果显现出来了,今后还会持续下去。”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A8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A8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08126561号  |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