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央行发布8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当月本外币贷款余额97.05万亿元,同比增长14.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91.08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096亿元,外币贷款减少20亿美元。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人民币贷款的增长首先得益于实体经济的需求有所改善,而外币贷款的减少则是市场对汇率的预期,预期未来外汇可能上升,企业便减少了外币贷款,更多地选择人民币贷款。
央行数据显示,8月份,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421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8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217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457亿 元。连平分析称:“我们注意到票据融资也占到一定的比重,票据反映的是短期需求,或者说并不是很实在的需求,这都体现在票据中。”
“7月份提供给金融机构的融资比例较大,而8月基本收缩掉了,主要是提供给实体经济。”连平说,“在实际经济的融资中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债务置换。地 方政府归还了商业银行的贷款,然后再去发债。如果不考虑增量,归还贷款这块实际上是存量的减少,8月的数据中,增加的中长期贷款看上去并不多,但是它是在 置换一部分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基础之上,因此,目前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水平并不少。”
此外,央行今日宣布,自15日起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现行的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即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的算术平均值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不得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存准考核设每日下限,可以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幅度应在1个(含)百分点以内。
“一段时间以来,存款运行的波动比较大,往往存在月末增加、月初减少的现象。过去用时点考核的办法,商业银行补交准备金的数额波动比较大,不但加剧了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也加剧了货币市场的波动。我们经常听到要交准备金了,利率就会短期、迅速地上升。”连平如是说。
连平解读认为,现在改为平均法考核,有助于降低银行补交准备金数额的波动,减少资金大进大出的现象,从而也减少了支付超额准备金的需求,提高了资金的使 用效率。在流动性存在一定缺口的时候,还会释放一定的流动性,有助于平滑货币市场的波动。而对于存准考核设每日下限,则体现了央行管理的弹性,也为商业银 行提供了一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