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储粮湖南分公司被举报其直属库用进口转基因菜油“顶包”临时储备油的消息,再次引发了公众对食用油安全的关注。“中国网事”记者调查了解 到,由于目前我国菜油和原料(油菜籽)价格远高于进口价格,加上供应不足等原因,油脂企业大量使用转基因菜油已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业内人士指出,转基因菜 油属于我国允许进口的转基因商品范畴。但从维护消费者知情权的角度出发,应加大检测力度,制定相关行业标准。
涉事企业已入黑名单
近日,有消息称中储粮湖南分公司遭举报。称其由于违规兑付导致临时收储资金被截留,以及其委托企业用进口转基因菜油“顶包”临储油掺入仓库,事件因涉及转基因,再次引发舆论关注。
中储粮湖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网事”记者采访时介绍,资金遭截留一事,是委托企业的蓄意诈骗行为,已于当年8月向公安机关报案,涉案资金已全部追回,企业负责人也已被公安机关控制。
对于委托企业用进口转基因油“顶包”临时储备油一事,实际上早在2013年中储粮总公司已向社会进行过公布。中储粮湖南分公司回应称,涉事企业 不仅被处以罚款,还被列入黑名单不得再参加以后的临时收储。同时,中储粮湖南分公司一位领导受到记过处分,涉事直属库的正副主任也分别受到撤职和降级处 分。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中储粮湖南分公司加大了对委托企业的监管力度,每个企业都派驻了5人小组从收购、储备、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管。一些委托企业也向记者证实,派驻的监管小组“对企业查得很严”。
国产菜油“价高量少”
对油菜籽临时收储来说,“顶包”现象中转基因问题的背后,其实是通过巨额差价骗取国家资金。
一位长期从事油脂贸易的业内人士介绍,我国食用油相当一部分依赖进口,包括来自美国、巴西的豆油、加拿大等地的菜油。批发市场销售的散装油几乎都是转基因油,甚至一些标明“非转基因”的桶装油很多也是进口转基因成品油灌装后直接贴牌出售。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植物油消费缺口过大,而国外原料和成品油在价格和质量上都有明显优势。对于国内油菜籽,一些企业直言“收不起”、“一收就亏”。
据权威人士透露,2013年,全国共消费各类植物油超过2700万吨,其中有922万吨依靠进口。而根据湖南省相关部门测算,如果计算用工成本,在湖南人工种植一亩油菜的平均纯收入为负60元,严重制约了油菜种植面积,仅湖南省的油菜籽缺口就至少在40%以上。
“进口转基因菜油到罐价才每吨6300元左右,而国内价格却在10000至11000元之间,差价高达四五千元。从这个角度说,进口转基因油对 企业来说肯定是最佳选择。”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按照国家油菜籽临储标准来说,大概是“三斤籽出一斤油”,但实际上国内很多地方的油菜籽出油率都达不 到。
“在洞庭湖几个传统产区,正常年份油菜籽的出油率最高也才30%左右,最低的不到25%。如果天气不好,比例会更低。”湖南益阳市某油脂厂家负 责人介绍,由于品种、种植水平等因素,即使同处长江中下游的安徽、江苏、湖南、江西等地,出油率差异都比较明显。相反,进口转基因油菜籽不仅普遍能够达 标,甚至连毛油都能超过国内成品油三四级的标准。
知情权亟需保障
实际上,转基因菜油是我国允许进口和销售的转基因商品之一,实际上大量转基因油进入消费市场已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大部分转基因菜油及其原料(油菜籽)都是经正规渠道进入国内。
记者从湖南省农委转基因办公室了解到,企业进口和销售转基因原料和菜油只要符合《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标识管理办法》就属正当商业行为。一位熟悉相关法规的人士表示:“转基因油进入消费市场,前提是要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
“我们每年都会不定期对市售的食用油进行抽检。但除此之外,目前对于应标明而未标明转基因标识的产品,并无更多其它主动的办法进行约束。”受访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转基因检测也并不普及,各省具有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大多在两三家左右,按纯度层级来算,检测一次收费在数千元不等,对于一般消费者 来说难以承受。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应开展快速检测的相关研究并进行推广普及。
有业内人士认为,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当务之急是制定调和油的国家标准,这样才能防止生产商偷梁换柱。一位专家介绍:“目前市售调和油都未标明各 种油品的用量比例,比如一瓶号称花生调和油的商品,可能它的花生油含量只有10%,剩下90%都是其它油品。”这位专家表示,“应制定标准,明确主打油品 不得低于一定比例,并详细标注其他油品的具体比例。同时,加大对作假企业的惩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