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股市所有股民都该知道的秘密

   2015-05-18 101
核心提示:经常有人抱怨说:现在也尝试着中长线操作,主要思路大致为:跟踪政策导向、社会发展趋势(或者大的热点)先选择行业,再在 行业里

经常有人抱怨说:“现在也尝试着中长线操作,主要思路大致为:跟踪政策导向、社会发展趋势(或者大的热点)先选择行业,再在 行业里选择相应的个股。在操作上,尽量避免追高。但问题是:因为每时每刻会有比较多的政策出台,怎么把握相应政策的影响力(包括广度和深度)。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的话,会对操作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更常见的情况是等着相应股票都有大幅上涨之后,才会知道,总是事后诸葛亮。。。”

投资想赢的秘诀就是“通过信息不对称获利”,信息不对称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你比别人提前获悉某重要信息,从而早于别人买进或卖出。内幕交易和数据挖掘就属于此类。一种是面对同样的公开信息,你逻辑推理能力比其他人强,在别人还稀里糊涂时,你就已经通过强大的逻辑推理预知这里有金矿。网友问“如何把握政策的影响力?”其实就是在问如何才能做到逻辑推理比别人更强大?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命题做变换,将命题变成:“面对五花八门的具体政策,有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其蕴含的信息价值?”

下面给出衡量一条信息价值的“金标准”:

标准一:治标还是治本?

通常一个政策出台往往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就像医生每开药方都是为了治疗某个疾病一样。中药配方一般由君药、臣药、佐药、使药 四类药物混合而成。君药就是根治疾病的药物,臣药的作用是使得君药威力大增,相当于加BUFF(不懂什么叫buff的人去玩玩魔兽世界吧)。但是直接下猛药,病人很可能由于身体虚弱而承受不住直接挂了,因此必须给他吃佐药,先把身体调理好,佐药的作用是中和君药的毒性,或治愈其他并发症。使药的作用是引导 主药直达病灶,并协调各种药物的作用。这种思想其实非常适合用来解决问题,任何的政策或措施,都属于上述四类中的一种,面对政策,我们首先要做就是 要:1、找出病根(问题的本质所在);2、观察政府下的药方是哪一类(君臣辅佐)3、根据不同的药方评价其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

例如央行搞什么SLD?ABC?EFG?定向放水。这个顶多只能算是佐药,是怕紧缩过度一下子把病人治死了。这种药物根本无法治疗“A股缺血症”,因此只有不懂装懂的经济学砖家叫兽才把定向放水解读为利好股市,实际上对股市一点影响都没有。当前整个宏观政策的主药是“去产能”,只要这个主基调不变,大盘的走势都 会被压缩在一个狭小空间里。

又例如今年的军工行情爆发,源于成飞集成的暴涨。成飞集成的暴涨是一个引药(催化剂),引爆了酝酿已久的军工整合预期。其实在此之前,军工板块就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习上台后要扫清军队里的异己是主药,习借军工部门重组的契机来达到上述目的,因此军工整合是臣药,假如此时有个催化剂出来,必定会马上引爆军工概念)。

又例如楼市调控,因为政府快把这病人治死了,所以他必须下“佐药”,但既然只是佐药,那么用药必定不会太猛,也不会反客为主把君药的药效全部抵销了,因此对楼市今后的走势还是不乐观。

标准二:是虚还是实?

所谓虚实包含两层意义:

第一层是,此消息是坊间传闻还是官方正式新闻。即此消息公布的场合很重要。

v例如以下几条信息,“传闻明天要加息”“周小川在访谈节目中说还有加息空间”“央行公布从明天开始,加息!”上述消息的重要程度第三条>第二 条>第一条。又例如你在股吧里看到“XX股庄家明天就要拉升”、你跟一个私募老大吃饭时他说“xx股要拉升了”,后者的含金量要比前者高。

 

第二层含义是此消息的具体内容是否详尽?

假如公布的信息(政策)仅仅是一个很粗糙的框架,缺乏具体操作细节,又或者仅仅是对原有体系的小幅修改,那么这条消息将被认定为“雷声大雨点小”,含金量自然就会小很多。

例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完善退市制度”,由于缺乏具体内容和实施细节,人们无法展开联想,必然无法对股市产生提振作用。又例如证监会发布《股市退市制度》,你要看看他里面的细节是否具备可操作性,假如都是“空、大、假”,那么对股市也无法产生重大利好。例如这次依然没能解决投资者索赔的问题(词语表述含糊,根本没操作性,根据标准二,此乃虚),上市公司违法成本依然十分低廉(根据标准一,此乃治标不治本的药方),公布退市制度后,股市照样跌。

信息重要性排列:有数量有质量>有质量没数量>有数量没质量>没数量没质量

标准三:是预料之中还是预料之外?

这一条在证券研究中非常关键,因为证券市场炒的就是预期。由于投资者会对事件进行预测,然后根据预测结果来买或卖,假如一个消息公布后,完全符合投资者的之前的预测,由于投资者早已料到,因此当前股价其实已经反映了该信息,就会出现“见光死”现象,出利好反而跌了。假如公布的消息跟大家之前预计的不一样,就会对投资者行为产生巨大冲击,股价会出现大幅上涨或下跌。

例如工商银行公布业绩,利润增长20%,但是他的股价就是不涨,为什么?因为他每年的利润增长都稳定在20%左右,连小学生都能猜到他今年、明年、后年的利润增长都是20%,这种利润增长早就被现金流折现模型反映在当前股价中(即当前股价已经蕴含了工商银行每年利润增长20%的假设)。在什么情况下工商银行的股价才会大幅波动?例如他突然发布业绩预亏,由于大家都没料到,一下子就把投资者打蒙了,股价必然会暴跌。又或者他突然宣布业绩增长200%,比大家预期高出一大截,则股价会迅速飙升。

又例如2013年6月1号的股票暴跌,是由于央妈突然收紧流动性造成的,当时根据惯例,到了季度考核时间,央行必定会放水给银行帮他们度过难关,但是那一次央妈却一反常态,坚决不喂奶,由于银行没有心理准备,之前并没有储备干粮过冬,突然断奶自然会引发抢钱潮,市场利率飙升,也直接把股市打趴了。

又例如公布加息, 前几次由于市场没心理准备,冲击力会大一点,后面由于大家都有心理准备了,对市场的心理影响力就会明显降低。包括PMI、CPI、GDP等常规性数据也是,假如属于大家预期之内,基本不会对股市造成影响,我最反感那些所谓的“首席(狗)经济(屁)学家”整天拿着几个经济数据在那解读来解读去,不光对大家投资毫无帮助,还干扰大家对行情的判断。

标准四:是质变还是量变?

任何一个系统经过反复博弈后会处于一种均衡状态,即所谓的阴阳平衡。此时输入一个信息,会对这种平衡状态造成影响,系统将重新寻求另一个平衡支撑点。就像天平一样,原来两边处于平衡,此时你往其中一边加几根头发,天平就会稍微往那边倾斜,假如你加入的是10kG的砝码,天平马上就会彻底向那边倾斜。而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 判断新输入的信息到底是鸿毛还是泰山。即判断新输入的信息是引起系统的量变还是质变。从零到一,从有到无是一种质变,往往会引起事物翻天覆地的变化。

例如中央从打压经济的主基调,变为刺激经济的主基调(08年底就是这种情况),股市会暴涨。又例如日本首相突然宣布放弃已经持续了十多年的 通缩政策,放言要引发通胀。由于日本股市所反应是10多年通缩的格局,现在突然说格局要发生变化,当前股价远远没有反应新的格局,因此日本股市一路狂奔,几个月就翻倍。

例如某家公司扭亏为盈、或之前业绩都是不断增长,突然发布业绩预亏。这种就属于质变。股价必然会大幅波动。

从1到2,从3到100则是量变。假如是量变,则需要评估其量的变化幅度,假如变化幅度太小,那么对股价影响力几乎为零,假如量的变化很大,往往会出现超预期(即符合标准三),股价也会发生大幅度波动(但强度和持久力不如质变)。

此外要注意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表面看起来,这根稻草只是一个小小的量变,但是由于之前就累积了巨大的量变,因此在这最后一根稻草时,系统发生了质变。这是量变跟质变的互相转化过程。

例如,建100万套保障房跟建1000万套保障房,两者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又例如央行放水3000亿跟放水5000亿基本没差别,但是四万亿救市跟5000亿救市就很不一样了,关键是08年的四万亿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巨大,而且他是表明了政府从打压经济全面转向刺激经济,这是一种质变。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A8资讯
  • xna8wbw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A8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08126561号  |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