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迎新年第一波IPO高峰 一周连发22只新股

   2015-01-17 26
核心提示:本报记者 张学光 王兆寰 北京报道在一次性发放了20张新股发行批文之后,证监会在去年6月份承诺当年底发行100家左右新股的任务,

本报记者 张学光 王兆寰 北京报道

在一次性发放了20张新股发行批文之后,证监会在去年6月份承诺当年底发行100家左右新股的任务,终于完成了99家。

从1月12日星期一开始的5个交易日里,每天都会有新股发行,一周的时间总计有22家公司完成网上网下发售,这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是从来没有过的,而这也是去年12月份证监会主席肖钢表态要“适时适度增加新股供给”以来,A股迎来的第一波IPO高峰。

已有投行人士预测,接下来每个月20只新股的发行节奏将会成为常态。

对于即将迎来的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眼下投行人士关心的并不是由谁来审,而是未来监管层如何放开对发行节奏的把控,新股发行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又能否形成。

1月16日,证监会通报2014年第四季度对证券公司两融的现场核查情况,其中,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违规存在未到期融资融券合约展期问题,受过处理仍未改正,且涉及客户数量较多,对此进行暂停新开融资融券账户3个月的处罚。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安信证券、中投证券、齐鲁证券等多家证券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两融违规行为,责令限期改正并增加内部措施。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两融业务具有杠杆性且风险较高,证券公司应遵守规定,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意识,不得向证券资产低于50万的投资者进行融资融券。

削足适履

新年假期之后,证监会一次性核准了20家公司的发行,加上在去年底因发行市盈率越线而延后3周发行的春秋航空(601021.SH)和宁波高发(603788.SH),从1月12日起连续5个交易日总共有22只新股启动网上网下发售,仅1月14日当天,就有10只新股网上申购。

按照此前各只新股公布的发行价,对应发行后总股本的市盈率来看,再次出现了整齐一致的“不超过23倍市盈率”。

而为了恪守这一红线,在拿到发行批文之前,包括华友钴业(603799.SH)、晨光文具(603899.SH)、万达院线 (002739.SZ)、中文在线(300364.SZ)、快乐购(300413.SZ)和西部黄金(601069.SH)等几家公司都大比例地缩减了公 司的募集资金,压缩比例最大的华友钴业,此前计划募集的26.7亿元,其中仅“年产1万吨新材料项目”的投资总额就高达18.4亿元,但是公司压缩后拟用 募集资金投资额只有3.7亿元。

对于募资额不足的部分,华友钴业也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或其他方式自筹解决。事实上,从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就可以看出华友钴业的无奈,公司在去年上半 年刚刚追加了10亿元的短期银行贷款,这导致公司截止到去年6月底的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68%,由于大量负债,公司去年上半年仅财务费用就支出了8534 万元,而同期公司赚取的净利润才6858万元。

去年上半年,华友钴业的资产收益率只有3.3%,年化也只有6.6%,如此低的资产收益率显然更迫切地希望能够通过出让股权实现融资,然而公司 却在上市前忍痛砍掉了一大半的融资额,以此确保能够顺利上市,恐怕只有公司股东名单上大批云集的风险投资基金,才能解释公司所面临的真正压力,并不在于产 能扩张上。

为了顺利上市,满足发行市盈率不超过23倍红线的要求,发行人可以轻易砍掉募投项目所需资金;同样,监管层之所以对新股发行市盈率划出一条红线,在一些投行人士分析看来,也是希望在不增加整体融资额的基础之上,能够尽量多地发出新股。

适度宽松

1月16日,2015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会议在北京召开,证监会正式对外发布《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扩大了公司债发行主体的范围,将原来限于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境内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的发行范围扩大至所有公司 制法人。

摆在证监会面前的融资难题,仍旧是如何解决还在发审委门外排队的670多家公司。

此前,有机构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监管层或明或暗地表现出了对于市场上涨行情的呵护,也正是基于整个市场行业的好转,才给A股破解IPO难题提供了机会。

去年12月12日,上证综指刚刚突破3000点,肖钢就在证监会党委会议上表示,将“适时适度增加新股供给”,果然,今年新年假期刚过,证监会就一次性发放了20张发行批文。

虽然此间有刚刚拿到批文的上市公司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管理层还是对20家公司的发行顺序进行了安排,但是,仍旧还是出现了1月14日10只新股集中性地同时启动申购的局面。

不过,当天网上申购所冻结的5000亿元资金,似乎并没有对当天两市交易产生太大的冲击,相反,基于资金解冻回流的预期,反而给随后几日两市股指的大涨提供了信心。

投行人士预测,随后几个月,每个月将会有20家左右的公司拿到发行批文,相比于去年每个月10家的节奏增加一倍。

“大家做出这样的预测也是基于去年年底肖主席的表态,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是否属实就要看1月底的情况了。”北京一家投行人员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们预计在春节之前应该还将发行一批新股,数量还在20家左右。

如果按照此前投行人士的预测,监管层正在逐步恢复A股的融资功能,因此今年接下来新股正常的发行规模将在200家至300家左右,对比来说,2014年总共125家的新股发行数量,已然是除去2013年IPO暂停之外最近5年来A股新股发行数量最少的一年。

谁来定价

1月10日,一篇关于注册制改革座谈会的内部会议纪要在流传,随后,证监会新闻办在回应相关媒体求证时否认了这一内容。

关于注册制改革的进展,已经成为整个市场公开和私下最为热衷于讨论的话题,对于置身其中的投行人士来说,他们最为关心的仍旧是未来注册制实施之后,作为关键环节之一的投行机构能否发挥估值中枢的作用。

此前记者也不止一次听过相同的抱怨,2010年到2012年之间,A股的IPO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是也是相对最为市场化的一段时期,当时,只要新股通过发审会之后,很快就可以拿到发行批文,至于公司的发行价和融资额有多少,那就要看当时的市场情况了;但是从2014年初重启IPO以来,连续多 次的政策微调使得承销保荐机构逐渐丧失了对新股的定价能力,以至于到年底的时候,新股的定价索性采取恒定发行市盈率的方式。

一位投行人士撰文指出,市场机制是通过融资额多少来对新股发行节奏进行调节,而监管层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已经把新股发行节奏转变成了对新股发行数量上的人为控制。

对于接下来的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投行关心的并不是新股发行审核是由证监会还是交易所,他们关心的是在新股发行中,保荐承销机构能否重新承担起 市场化定价的功能,发行人和保荐机构能否和机构投资在路演中面对面地沟通,申购者能否自由报价,发行人能否依照需求自由确定募资金额,甚至,保荐代表人和 发行人能否不再为一些申报材料里的细枝末节而去揣测发审委员的心思。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A8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A8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08126561号  |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