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电 (财经频道 曾会生)近期,9月份和整个三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公布。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和PPI数据显示经济需求疲软,部分市场机构认为中国经济存在下行压力 和通缩风险。由于对经济形势的分歧,呼吁降准降息的声音再次出现。李克强总理日前表示,中国经济能实现7.5%左右增速,关键看就业情况和发展质量是否在 提高。专家认为,经济在寻找新的平衡点,物价和就业情况比较理想,全面降准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9月PMI数据持平市场需求偏弱 外贸数据转好
10月1日,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显示, 9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1.1%,与上月持平。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认为,这表明我国制造业总体上仍然延续扩张态势。
不过他解读时表示,小型企业PMI为48.6%,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位于临界点以下,表明小型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依然较 大。从进口情况看,由于近期国内市场需求偏弱,制造业企业对进口原材料的需求有所放缓,进口指数为48.0%,连续处于临界点以下。“从近期PMI和其他 主要经济指标走势来看,我国经济增长步入新常态,制造业中的小微企业仍然面临较多困难。”
不过有机构分析称,PMI指数与上期持平,其增幅大大低于往年同期反映制造业旺季不旺。分项数据反映内需仍然偏弱,库存去化未改,供需持续恶化致企业对未来并不乐观。
13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9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964.32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出口2136.87亿美元,同比增长15.3%, 创去年3月以来最高增速;进口1827.45亿美元,同比增长7%,为3月份以来新高。贸易顺差309.43亿美元,仍处在较高水平。
对于外贸数据转好,有分析认为主要是外部需求上升,尤其是对港贸易大幅增加;另一个因素是基数比较低所致。此外,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逐步落实到位也支撑 了外贸向好。但也有机构对数据存有疑虑,认为存在水分。由于沪港通推出在即,吸引了海外资金流入国内,导致对港出口虚假贸易抬头。
CPI、PPI数据显示需求疲软 经济转型还在持续
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9月份CPI和PPI数据。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上涨1.6%,创下56个月新低。而PPI同比下降了1.8%,降幅再次扩大,也是连续31个月负增长。
首创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对中新网财经频道分析,CPI涨幅比预期略低,说明国内的需求复苏比较弱;PPI反映的是投资品的价格走势,降幅扩大表明经济回升乏力,经济活动还不稳定,企业去库存还在持续,投资短期不会上升,弱势还没有根本扭转。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称,9月PPI环比和同比降幅有所扩大,主要原因是原油、成品油、钢材价格降幅加深。同时,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对工业品价格形成的压力也有所加大。
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看来,PPI数据显示出制造业供大于求的压力较大,去产能调结构仍在进行中,整体经济下行压力不轻。
“9月CPI同比回落至1.6%,主因是总需求疲弱、油价下跌和翘尾因素。”而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表示,PPI同比降1.8%,因总需求萎缩但产能依旧过剩所致,PPI转正仍需时日。
有分析人士担忧,CPI和PPI降幅同时扩大,中国经济未来增长仍面临下行风险,当前应警惕通缩风险。但王剑辉认为,中国经济正在寻找新的平衡点,三季 度估计增速在7.3%左右,比较理想,也能实现“软着陆”。他预计,CPI在11月、12月会温和回升至2%以上,全年涨幅为2.2%-2.3%,但 PPI年内转正比较难。
高层回应能实现增长目标 专家称不必降准降息
由于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存在分歧,对中国的宏观政策是否放松也有不同观点,有机构呼吁加大政策刺激力度。
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表示,CPI和PPI的深度回落,不是猪在捣乱,后面的深层原因是整体经济的回调。在他看来,现在是调整扭曲的货币政策的时间窗口,不要担心降息降准会刺激房地产,一定会刺激。
针对外界的担忧,中国官方近日持续释放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信心和对经济适当放缓的容忍度。李克强总理10日在柏林出席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时强调, 中国有条件、有能力实现今年经济增长7.5%左右的目标,将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只要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居民收入继续增长,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经济 增长比7.5%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的。
日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第30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部长级会议上也表示,中国经济能够实现7.5%左右的增长,中国政府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王剑辉表示,中国的经济尽管增速放缓,跟国际相比还是不错的。一方面物价很稳定,另一方就业也比较稳定、甚至在增加。这为货币政策留出了调整空间,但同 时也给了结构调整更大的余地。他认为,经济还是在预期层面,在政府目标的上下。货币政策全面降准或降息的可能性都不大,因为一方面需求不旺,另一方面货币 存量和M2都处于高位。
管清友则分析,当前通胀低位徘徊、需求持续低迷,政策面仍将继续定向宽松,但食品(猪肉)和非食品(低端劳动 力)供给收缩的潜在压力仍在,全面宽松不会出现。也有专家表示,政府降低利率水平和融资成本更可能以定向而非全面放松的形式进行,正如央行一个月内两次下 调正回购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