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8日表示,中国的各地提出的防治大气污染措施是“末端治理”,没有消除污染物排放的源头。政府职能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转变,归根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将防治大气污染计划落到实处。
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8日在北京开幕。这是吴敬琏在参加当天下午举行的2014中国(北京)清洁空气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国际研讨会时指出的。
吴敬琏在会上表示,中国环境问题面临严峻挑战,多年积累的环境破坏问题在2010年突出表现出来,土壤、水和空气等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他认为,中国现在要做的事,是如何才能有效实施计划和达成减排目标,且最好能提前实现。
他指出,迄今为止,中国各地提出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比如采取提高燃油质量、提高汽车排放标准等技术手段,在经济学上称为“末端治理”,因为没有消除污染物排放的源头,所以事倍功半。
他认为,污染物排放过量的源头在于靠投资驱动实现GDP高速增长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它造成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结构扭曲,最终导致污染物的过量排放。“只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才能消除污染物过量排放的源头。”
吴敬琏又指出,更加深层的原因,是政府对于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监管不力;政府越位干预,鼓励了高污染产业和超大城市的过度发展;政府缺位,意味着纠正负外部性的作用缺失。
他认为,必须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让政府从微观经营活动中退出,专注于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弥补市场失灵,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吴敬琏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转变政府职能是实现防治大气污染计划的基础,这两项任务的实现又最终取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而目前有很好的条件,因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部署”。
当天的研讨会上,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资深科学家汉斯·马丁·费尔姆称,二战后,瑞典的硫排放增多,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达到顶峰,该国出台措施并鼓励领国与之一起减少排放。
他指出,治理大气污染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计划,而是综合行动,需要跨领域、跨部门地对污染物进行减排行动,以形成多重效应。
美国环保署环境政策分析资深专家石智锐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指出,治理大气污染,首先要确定目标,制定跨部门、跨地域的综合计划,且在统一的 目标下,各地区可以更具经济发展差异确定排放限额,并严格惩罚机制,使违法成本远高于守法成本,并鼓励人们采取措施减排,这样的综合治理措施才能从根本上 改善空气质量。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张世钢指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面临众多 环境问题,但也通过努力为南南合作做出贡献,比如绿色建筑的技术和相关行业标准的成功经验,已有一些亚太地区国家和非洲国家“示好”。
张世钢透露,目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与北京就PM2.5治理进行评估与研究,相信北京的经验以及中国在气候变化、绿色经济、污染治理方面的经验具有国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