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预期中国房地产2017年出问题 今年很微妙

   2014-03-02 30
核心提示:2014,中国经济微妙的一年马光远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产业经济学博士后。现任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

2014,中国经济微妙的一年

马光远

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产业经济学博士后。现任民建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

2014年究竟怎么去描述,可用一个词是:微妙。

为什么讲微妙?因为用其他任何的词去描述很难,中国经济的风险跟中国经济的机遇是实实在在存在。

长周期视角看2014

2014年开局以后,每一个数据、指标往上走的时候,我们就非常担心。从2008年到现在,经过五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目前全球经济的逻辑已经 非常清楚,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已经基本完成了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最起码表面上来看是复苏的道路。发达经济体从2013年开始在整体表现方面超过新兴 市场。而在之前六年时间里面,新兴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远远大于发达经济体。

进入2013年第一季度,发达经济体超过了新兴市场。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逆转,这是一个很大的方向标。从历次的金融危机来说,这既是一个句号,也 是一个开始。说句号是指全球整个经济失衡到再平衡的过程,从表面上来看,基本已经完成。说它开始指的是金融危机的最主要的表现,到最后阶段,新兴市场肯定 要出问题。以新兴市场陷入危机作为金融危机最终的结点。除了中国目前由于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在整个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没有出问题,大量的新兴市场从 2013年已经陷入危机。

在这个历史节点,对中国来讲,事实上又回到2008年。当时出现金融危机的时候,国内也是两种声音,第一种声音是中国可以独善其身。另外一种认为谁也不可避免。到了2013年以后,当我们谈到新兴市场出问题的时候,中国会不会出问题,也是两种声音。

在这种情况下,20 14年究竟怎么走,很微妙。看2014年的中国经济,应该站在一个比较长的视角去看,从一个大周期去看。

这个周期的节点,一个重要的事件是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2012年,我讲过一句话,2013年是中国百年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这个会开 得怎么样,对中国的未来作出什么样的描绘,决定中国往前走,还是往后走。决定中国未来30年、50年甚至是100年,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个大的历史节点也重要,全球经济重心开始东移,这是从全球大周期去看的。经过这一轮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亚洲,亚洲重新 成为全球经济第一。这对美国的刺激非常大,美国的全球战略里面,这两年提出要重返亚太。重返亚太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遏制中国,重新看到了亚洲的重要 性。美国主导的T PP谈判,美国在东南亚的一系列举动,在东亚的一系列举动,包括西亚,所作所为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防中国。这不是阴谋,而是阳谋。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面临很多的政治层面的东西。中国发展的时候,没有特别重视周边的关系。中国发展起来了,但是周边全部是很穷的国家。这样的地 缘政治,这种发展意味着中国的发展给它的邻居带来恐惧。美国也看到了这点。所以中国现在搞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跟整个西亚、中亚搞好关系,主要目的是打破这 个包围圈,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包围。现在的T PP谈判,战略意图非常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2013年的三中全会的改革,我们应对的不仅仅是国内的问题,不仅仅是发展过程中深层的矛盾和问题,更主要的是我们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内忧外患,整个全球经济的格局,包括地缘政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三中全会决定全文2万多字,我认为亮点非常多,决心非常大。改革本身回应了大家的呼声,特别是与全文发布的同时还发布了一个讲话,习总关于这个 决定的起草说明,这个说明最重要的是两个时间点。第一个是讲改革开放35年以来,中国的面貌如何如何。第二个是讲了小平南巡。中国改革的三个时间,一个是 78年,一个是92年,第三个能不能是2013年,这还是一个问号,我们希望是。

这个内容,我想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目的是打造中国升级版。十八届三中全会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打造中国升级版,实现中国梦。要实现什么,我想是“六化”:社会去行政化、企业去身份化、国家治理制度化、城乡去二元化、司法去地方化、财政立法化。

这“六化”非常难,每一化都非常难。比如说社会去行政化,这个要完成的不是我们建国以来的使命,也不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使命,而是要完成 中国5000年历史的使命。中国5000年都是以行政为主导,以行政为中心去配置资源的一个社会。三中全会的灵魂提法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事实上要达到这点非常难。除了多年以来,我们行政行为的基本理念和方式以外,更重要的是怎样去剥夺其中的各种各样的利益。

现在提出来,总体的改革很好,每个项看上去都有很多的亮点。而且三中全会的改革不仅仅限于经济领域,它包括所有的领域。2万字的内容太少 了,60多项大改革,一百多项的小改革,每一项都需要去细化。未来三中全会2万多字的报告,60%的内容得到落实,中国的面貌就会完全不一样。那个时候我 们就敢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了,肯定能实现。改革的举措都很好,但关键是能不能得到落实。

中国经济步入8%以下的增速周期

2013年,可以讲完成得还不错,最起码是给大家带来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卷,整体来讲已经很不容易了。

看2014年中国经济,除了今年是新一轮改革起始之年外,也要看中国经济的大周期。现在谈到中国经济,两种声音交锋很厉害。最最乐观的经济学家是原来北大的林毅夫,认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还能以8%的速度增长20年。后来稍微变了一下,叫有增长20年的潜力。

这个周期怎么看?2010年是金融危机应对的第二年,中国经济实现两位数的增长。从2010年开始,经济逐渐下滑,2011年也是下滑。2012年前三个季度下滑,第四个季度反弹。第四个季度反弹的主要原因是推出了“迷你版”的4万亿计划,2013年紧接着又回落。

这种下滑,究竟是一个长期的趋势还是短期的现象?2010年谈趋势的时候,绝大多数人认为不是趋势,认为是金融危机外部因素导致的结果,如果把 外部因素去掉的话,问题不大。当年,我提到中国经济低于8%增长的时候,有人认为是胡说八道。2012年的时候,我看很多人的预期,当然别人也看我的预 期。完了以后,一验证,前几年乐观的人都好像很正确。进入2012年以后,非常不正确。所以,2014年的经济增长取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大周期,这个大周 期是什么?就是中国经济很有可能以后再也没有8%以上的增长。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没有悬念,还是7.5%。现在中国处于经济换档周期,整个经济潜 在的增长率一直在下降。

从习近平到李克强,2013年的表态都在讲经济减速,他们做了一件非常正确的事情,在2013年刚上任的第一年,可以抵住各种各样的压力,没有过多的经济刺激。

2013年中央政府做的很多事情,切入点都很好,比如行政审批。比如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中国目前为止最大的短板仍然是金融,金融不解决,最后不管你的其他实体经济怎么样,在整个国际金融博弈中都要吃大亏。

对中国来讲,关键是要走正确的路。2013年到最后的年终经济工作会议的时候,对经济增速明显提出不能留下隐患、后患。新的经济周期指的是什么?就是8%以下增速的周期,一定要适应。

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周期里面,美国货币收缩以后对中国的影响。美国退出量化宽松第一是预示着金融危机进入尾期。第二是预示着新兴市场要出问题,第三个是预示着货币收紧。在2014年,全球泛滥的时代基本结束。

这个转折点意味着新兴市场的借贷成本要大速提升,也意味着全球的流动性流向会发生逆转。以前看到的是美国放钱进入中国、印度,现在是中国和印度 的钱流向美国。从大趋势来看,人民币(6.1450, 0.0166, 0.27%)加速升值的历史基本上已经结束了。今年美元肯定升值,这是毫无疑问的。美国资产会越来越值钱,因为美国经济已经复苏,欧洲经济在慢慢复苏,但 是新兴市场肯定面临很多的风险,这是一个长周期的事件。

影子银行和企业债的风险

就这个背景来讲,2014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就是很缺钱。2013年的钱荒,有人讲是时间节点,事实上是全年都是钱荒。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对中 国经济来讲可能是一个很大的风险周期。中央的调子列了这几个风险:债务风险、房地产过热等。我认为最大的是两个风险,债务风险要看是什么债,现在我们强调 的是政府债。我认为政府债不是最大的风险,政府债可以化解。现在政府想还钱,这是可以还的,因为地还没有卖完。但是最大的风险是企业债,企业债的风险 2014年可能会更加严重。现在很多产能过剩的行业,包括钢铁行业,负债率非常高,又不赚钱,又大量地贷款,资金成本很高,它在玩什么?它在玩“影子银 行”。很多钱拿过来以后,不是去做它自身的产业,而是又拿去玩钱。如果这些钱是产能过剩行业玩,一旦收紧的话,资金链一崩盘,所有问题都会出现。现在我们 的债务指标里面,最严重的债务指标是企业债。这是第一个风险。

第二个是影子银行,哪个领域会出问题,事实上已经出现了,就是信托。它所有的设计,指向的最终面是不赚钱的。以前最好的信托是煤矿、矿产信托。 因为这个产业一直往前走,处在一个好的周期,大家都赚钱。现在我们看到的信托风险不是已经披露出来的一两个违约风险,而是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实质性违约。 还有很多基础设施的信托,当然背后是政府项目的好说。但如果是那些市场化的项目,都有可能会出问题。

所以影子银行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它在资产负债表设计的时候,你看起来好像没有债务,事实上绝大多数都是债务。名义上是股权信托,实际上大部分是你肯定要还钱的。这个风险相当大。

还有一个房地产的问题。今年房地产也很微妙,现在很多人讲一、二线城市没问题,三、四线会出问题。如果经济逆转的话,可能会出现全面性的问题。 当然,我们预期中国房地产到2017年会出问题,那时候产能过剩,房子比人还多。但是2014年很微妙,首先能不能扛过钱紧。现在我们全面收紧房地产方面 的信贷。去年12 .2万亿的资金已经创了新高,在经济逆转的情况下,有多少房地产公司可以扛住。1-2月份一线城市已经为房地产开市摇旗呐喊,北京批了好几个高价楼盘来刺 激老百姓买房,最高的每平方米9 .5万元。但是去年的时候,为了那个数字好看,4万元以上就不批了,今年全部批,又放了很多地,目的是对抗这个预期的逆转,让大家仍然对整个房地产有信 心。

但是房地产的信心建立在三个方面:从过去十年来看,第一个是货币,负利率加货币的大量投放,这是导致房价上来的主要原因。2014年会不会?我 觉得不会,中国的货币政策跟着美联储走。房地产第一个引擎熄火。第二个引擎,这么多年讲的经济高速增长,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投资拉动20%是 靠房地产。现在大家去看房地产,2013年的房地产非常好,房地产投资增速也没有超过20%。按照我们的预期,正常的房地产投资10 %就能够避免产能过剩,超过20%是非常吓人的,现在仍然是高位运行。经济增长下滑,房地产投资增速不可能太高。第三点是需求,这个需求的原因来源于两个 需求:一个是住房需求。中国的人均居住面积,考虑到商品房、福利房、小产权房,加起来算一下,最起码超过40平方米。40平方米超过日本、法国、德国的人 均居住面积。

按照房地产的基本规律,人均超过35平方米,房地产就要熄火,我们现在是40平方米。现在很多人说一旦不动产推进,房地产信息联网了,房价就要大降,背后的逻辑是房子够了,只是我们不知道信息。目前来讲,房子的严重供给不足已经结束。

在这种情况下,今年如果经济减速,再加上整个住房的需求,供需基本平衡,意味着房地产的三大引擎要画上句号。

今年很微妙,但是总体来讲,如果改革的决心很坚定,我们能够妥善处理各种问题,中国的未来就没有问题,不仅没有大问题,小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中国下一个真正的增长点仍然在人口,人口如果不增长,就会陷入日本的麻烦。从2010年开始,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已经开始下降,中国劳动力人口已经低于印度。从长期来看,这是最大的隐忧。 (南都评论记者 陈建利 整理)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A8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A8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08126561号  |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