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国内服装价格简直高得有点离谱,不只是国内品牌,一些洋品牌其实也在顺势涨价。”北京白领黄晶(化名)对此深表无奈。
在浙江理工大学服装营销系主任任力看来,并非所有洋品牌都是物有所值,有些洋品牌在本土属于比较便宜的超市类商品,往往在进入中国后就被包装成了所谓的高档产品。
“国内服装品牌提价或者较高价往往会遭受质疑乃至冷遇,在价格基本接近的情况下,大多数消费者仍然会选择那些洋品牌。”在北京从事多年国内品牌服装零售业务的刘晓(化名)对此深表忧虑,未来国内服装品牌究竟该何去何从?
服装的倍率定价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朱庆骅告诉记者,与两年前相比,服装价格涨幅大概在20%至40%之间。导致国内服装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原材料、人工、租金等成本的上涨。这些推高了服装制造成本,进而对终端零售价格形成支撑。
此外,很多大商场的租金都比较高,有的服装品牌所要支付的商场租金甚至比它的营业额都要高,此外有些商场还会根据商家的营业额进行不同比例的抽成。
任力也告诉记者,国内服装企业大多选择倍率定价的方法,即以其成本价乘以几倍去定价,商场里的倍率相对会更高。
低价洋品牌借势起身
在国内服装品牌价格飞涨之下,黄晶开始关注国外品牌。她惊奇地发现,一些国外比较好的服装品牌甚至比国内的还要便宜。
据悉,斯密街商务咨询公司在对比了中美两国50个品牌旗下500件商品的价格后得出数据,中国出售的服装价格比美国平均贵出70%。
“现在有些所谓的高价国外品牌服装,其实在它们的本土就是超市类产品,本身在国外折合人民币三五百元的售价,到了中国却摇身一变成为了高档产品。”任力表示,“还有一些知名品牌,实际上很多产品都是在中国生产的。”
对于不断涨价的国内服装品牌,刘晓感叹,国内服装品牌涨价本身就十分尴尬,不涨价利润则在不断下降,涨价了消费人群又将因之减少。
在任力看来,目前国内一些品牌在设计和质量上已经不亚于国外的一线奢侈品牌,而消费者总是盲从于所谓的国外品牌,国内品牌很难获得价格上的认可。
更让任力感到痛心的是,很多消费者实际上拿到的产品有些也是在国内生产的,只是多背了个国外产品的标志,这反过来又影响了国内产业的发展。 法治周末
■新闻链接
中国服装业海内外高增长
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日前表示,过去5年中国服装业保持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持续增长,整个产业呈现出创新发展的新态势。出口方面,我国过去5年服装出口数量相对稳定,但出口金额不断增加,从2008年的1197.9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601.55亿美元;国内消费方面,限额以上商业企业服装零售额从2008年的3775.5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9777.80亿元,增长158.98%。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