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是否一个60平米的面积,就能将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妥善解决?答案或许并不那么简单。
近几年公众普遍有这样的感受:北京很多地方的小商小贩没有了,脏乱差的小餐馆没有了。在西城区新风街附近,很多居民发现,总是堵在楼道门口的麻辣烫小车没有了,每到晚上就“烟雾缭绕”的烧烤摊也不见了。附近的街道突然变得宽阔且干净。更有细心的居民发现,楼下那些小门脸的“成都小吃”“串店”都已“关门大吉”。对于这样的变化,附近的居民从一开始担忧吃饭不再方便,逐渐转变为对于社区干净和整洁的欣然接受。
诚然,很多小门脸的小饭馆虽然价格优惠又便民,在平日里更是大家夜宵和“撸串+啤酒”的集结地,但在酒足饭饱后,不免引起大家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尤其当“地沟油”、“口水油”不断出现后,如今在外就餐,大家多少忧心忡忡。食品安全,成为大家共同担心并期待尽早解决的顽疾。
从这一意义上讲,《规范》里60平米的规定,是积极的。从规模上规范,把那些没有执照的脏乱差小饭店淘汰掉,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起到规范食品安全的作用。可以说,60平米的规模对于规范餐饮场所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起点和尝试。但是要彻底打消国人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却远远不止一个60平米所能解决。经营场面的大小,说到底,也是治标不治本。毕竟,餐厅空间的大小与食品安全与否,并无直接的相关性。像邻国日本的米其林餐厅,虽然只有几个座位,但从食品到服务到环境,都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民以食为天。整治食品安全,60平米是一次有益探索,期待能以此为契机,形成食品安全的良性生态。但与此同时,又不得不承认,在保卫食品安全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多个60平米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