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南海区召开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动员大会,并公布了《佛山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南海区工作实施方案(送审稿)》(以下简称“方案”),将食品安全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及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所占权重不低于3%,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纳入“一票否决”内容。“在食品安全工作上,南海要为佛山立标杆、树榜样、做示范。”佛山市副市长王玲如此说道。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则在会上表示,“这次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对广大食品企业而言,既是打基础,也是提品质、树品牌的大好时机”。
熟食来源扫码可知
在狮山镇中南市场,每一个熟食档口都有一张带二维码的票据,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便可看到档口销售的叉烧、烧腊的销售日期、斤数、来自于哪一个食品加工中心等信息。这项二维码溯源机制是南海区正在大力推广的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
“要利用互‘互联网+’打破市民与商家之间、生产链条上下游之间、监管部门与被监管对象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黄志豪在会上表示。方案指出,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期间,将通过“二维码”追溯、质量保证金等倒逼商家注重质量建设。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黄志豪表示,打造“品质南海”,首要就是在食品质量上取得突破。最新公布的方案显示,将建立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体系,食品安全将被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所占权重不低于3%,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纳入“一票否决”内容。“这体现了南海区委、区政府对创建食品安全城市工作的重视程度。”王玲表示。
而针对基层监管队伍数量不足、能力不够的现状,方案指出,将加强对食品安全的财政投入,保证创建工作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要达到“全区食品安全专职监管人员的比例达到常住人口的万分之二以上”的硬指标;且监管人员将定期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等各类业务培训,每人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不少于40小时。
作为佛山唯一一个食品安全示范区,南海的诸多创新经验都获得了佛山市乃至广东省的肯定,例如率先在全省实行肉品“集中屠宰、冷链配送”,为肉品统一配送车辆装配GPS监控的“全链条”监管模式,得到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并将经验推向全省。
镇街部门联动加强管理
“南海不仅监管体量大,而且辐射范围广。”南海区副区长、区食安委主任陈绍文说,除了监管总量约占全市的1/3外,南海食品监管上下游影响面较大,有许多农产品、水产品、粮油、冷冻肉等辐射珠三角多地的大型批发市场。
另一方面,除了无照无证经营、“四小”综合整治难度较大等“老大难”问题亟待突破解决外,随着网络食品经营、网上订餐等新业态的迅速崛起,传统监管方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面对监管人员配备缺口与检测资源不足的问题,南海需要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监管模式和手段,提升风险检测能力与防控能力。”陈绍文说,这要求各镇街、部门创新高风险食品安全环节的监管措施,形成全链条、全方位的监管意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监管形势。
由南海区人民检察院牵头成立的两法衔接办公室,通过联席会议、办案信息共享、案件移送、备案审查、典型案件通报等5项机制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困难的问题。
各部门的联动配合为南海食品安全管理保驾护航。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南海区公安机关已查处突出食品案件21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31名。
■现场
里水10月将实现市场快检公示屏全覆盖
抽检信息滚动播出
在南海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动员大会召开前,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与南海区区长郑灿儒分头带队考察了大沥、里水的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市场等地。
“A06号菜档抽检品种:菜心、四季豆、茄子,无不合格品种……”一块滚动显示着金溪市场等周边4家市场食品安全快检数据的公示屏,高高挂在里水和顺铜锣湾农贸市场入口处。这是里水首批建设的农贸市场快检电子信息公示屏的其中一个试点。
今年8月,里水首批食品农产品自检室与快检车检数据公示屏正式投入使用。“每天上午7:00—11:00、下午16:00—19:00,公示屏都会滚动显示从蔬菜经营户中抽取样本的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南海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南海区区长郑灿儒看来,安装显示屏进行信息公示使市场管理更加公开透明。“这不仅能更加及时地发现问题产品并进行处理,也能在市民群众的监督下,提高企业经营主的食品安全意识。”他说。
事实上,早在去年底,为了让快测结果更直观,里水率先按照蔬菜、水果、水产品、畜肉、禽肉五大类别,分别用A、B、C、D、E和不同颜色进行分类编号。快测结果公布时,市民只要通过编号就能快速与摊档对应起来,使公示信息变得简单明了,易于识别。
“里水现有在册登记的农贸市场23个,首期试点建设14块显示屏,包括11个大中型市场和1个广场。”上述负责人透露,里水将于10月底实现23个市场公示屏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