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遇高价索赔 协会竟发函提醒防恶意打假人

   2016-03-31 22
核心提示:中国食品网讯 据中国消费者报福州消息(张轩宇记者张文章),因承诺假一罚万,福建省厦门市一家企业遭遇8800万元的天价索赔。为此

中国食品网讯 据中国消费者报福州消息(张轩宇 记者张文章),因承诺“假一罚万”,福建省厦门市一家企业遭遇8800万元的天价索赔。为此,3月24日,厦门市茶叶协会发函提醒成员单位建立应对恶意打假的应急方案,认真应对“恶意打假人”。

3月23日,澎湃新闻网报道称,周先生途经厦门机场看到宣传广告:“买特产,上手礼网,所售商品均为正品,假一罚万”。随后,周先生在手礼网购 买了630盒“云香特级大红袍”茶叶,总价17640元,但喝后觉得不对劲。今年1月,周先生将这批特级大红袍茶叶送到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质量 检验,结果显示大部分指标均合格,但稀土总量指数超出了标准,感官品质低于特级标准。周先生将手礼网的运营方——厦门佰翔手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诉至法院, 要求按承诺“假一罚万”的对折赔偿(即5000倍赔偿),约计8800万元。该案将于4月15日在江苏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3月25日,厦门市茶叶协会工作人员杨先生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电话采访时,确认上述天价赔案中的“云香特级大红袍”是厦门一家茶叶生产企业生 产。为此,该协会高度重视,并专门起草《关于应对“恶意打假人”的提醒》发给各成员单位,要求茶企认真应对,不要成为恶意打假人的“提款机”。

厦门市茶叶协在函中称,近期,继手礼网被索赔8800万元后,厦门一些茶企陆续遭到一波以“打假”为名要求赔偿,甚至于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的 事件。而起因在于《食品安全法》10倍赔偿的条款规定,让许多人瞄上“打假”这块蛋糕。从行为动机上看,“恶意打假”的购买的目的不在于消费,而在于高额 索赔。“恶意打假人”往往先与企业谈判,开出高出商品数倍的索赔。若谈判失败,便以消费者身份向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投诉、举报。由于关于食品标签的法律法规 更新频繁,企业对此存在反应滞后的情况。因此,“恶意打假人”的“维权”重点放在食品标识上,对产品内在质量安全却少问津,这样“打假”成本低、见效快。

厦门市茶叶协会要求各成员单位加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对过期产品、广告宣传、商 品标识等容易引起“恶意打假人”投诉的环节的管理,同时对产品营运环节进行严格管控,不给“恶意打假人”留下任何钻空子的机会。

记者询问,如何确认“恶意打假”行为。杨先生吱唔着不回答,说是看看8800万的索赔新闻就知道了。

针对厦门市茶叶协会的做法,业内人士陈先生在微信上直言,契约精神是构成诚信社会的基本柱石,该协会表面上是对行业的善意提醒,实为不思反省,不努力整改行业的一种表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就高价索赔事件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契约自由、契约公平、契约严守的契约精神值得弘扬,如果法院判令企业对消费者承担5000倍的惩罚性赔偿,对于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来说可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A8资讯
  • xna8wbw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A8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08126561号  |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