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据说为了《比利-林恩》而专门改建的影厅,老实说有一点点的失望,因为之前觉得4K加120帧,电影银幕也一定是牛逼闪闪,但其实银幕从大小外观看和普通的电影银幕也没有太大差别,和IMAX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可见李安这次的技术革新走的是和各种“IMAX”“巨屏”相反的方向,当别人挖空心思想把电影做的更“大”时,李安却在提高画面的清晰度和减少动态模糊上做文章,让电影的画面更“细”,这也是基于他对于电影独特的理解吧!
当灯光熄灭,我带上3D眼睛准备迎接一场视觉风暴时,影片的第一场戏着实把我给弄傻了,几乎就是手机摄像的画面质量后面还变成了静帧定格,这是要闹哪样?这场戏很有可能被历史记录为人类电影史上第一个用120帧+4K+3D拍摄的场景,李安导演就用一个“手机视频”把大家打发了?之后的几场戏,总算是比较正常的画面,从总体节奏上来看,每一场戏的运动节奏和频率也是不断加快,很显然李安导演是怕观众一开始没有办法适应120帧的体验,而由慢到快逐渐把这种体验传达给观众(画面中本身物体的运动速度越慢,高低帧速差别就越小)。也因为这样,之前影片宣传中的战争场面迟迟没有出现,更多的是以现实生活场景为主,重在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照理说这应该是李安导演的优势所在,然而,在这里,各种黑科技反而从某种程度上妨碍了观众代入影片。
当我们的日常生活被暴露在超高清镜头下时,其每一个画帧都无比清晰,每一个像素都触手可得,电影反而失去了“生活在别处”的梦幻感,也许电影就是需要距离才能产生美吧。并且在观众的日常观影习惯中,超过24帧的画面都是出现在电视中,所以本片的画面总是时常给人一种真人秀的感觉。尤其是在影片一开始,众人坐豪华轿车去体育场的情节,结合120帧“超逼真”的效果和各位插科打诨的对白,让人感叹这是不是从 《卡戴珊一家》(美国知名真人秀,以各种炫富秀下限著称) 里穿越的场景吗?
而且也是因为极度清晰的画面,给拍摄提出了异常严苛的要求:其实过去电影中的模糊是电影人用来耍小聪明投机取巧的好机会,在有些被模糊的地方偷工减料一点,观众并不太在意。如今超高清摄影机就如同显微镜,近景中景远景,无一不分毫毕现,甚至各个群众演员的脸都非常清晰。如果你是个眼尖的影迷并且还有强迫症,观影的体验一定不会太愉快,因为电影当中有好几处背景群众演员出戏的情况,这些小瑕疵经过高清镜头的放大,实在让人不快。
另一方面,技术革新影响的不仅仅是画面,李安导演显然认为在新的技术表现力下演员的表演方式也需要突破性的革命。最明显的演员经常直视摄影机表演,这在传统的电影理论中是一种“突破第四面墙”的大胆做法,使用的时候应该慎之又慎。有节制的使用,可以理解为镜头代表的是角色的第一视角,增强观众的代入感,但电影毕竟不是VR不是第一人称设计游戏,观众还是更习惯于躲在“第四面墙”之后的安全感,更何况影片的主视点还不是仅仅锁定在主角一人身上,各种路人都有可能成为摄影机的“第一人称视点”,视角各种转换反而让人很不习惯。
当然,李安的拥趸还是以文艺青年电影迷为主,只有李大导在人物表演和故事情节上维持一贯的高水准,观众也不会要求他的电影有爆米花影片的视觉轰炸频率。但在故事上,本片确实太缺乏惊喜,试图用不断的闪回来讲述一个原本平庸缺乏亮点的故事。而且连李安导演最擅长的人物刻画这次也掉了链子,大部分台词呆板浅薄,尽管各位新老戏骨,包括李安的儿子李淳都上阵拼尽全力,也没有办法挽救平淡的影片内核。
目前,影片烂番茄新鲜度仅为17% [保存到相册] |
当影片结束时,整个观影现场的气氛是比较克制的,多数观众记者匆匆离场,据曾经参加过《少年派》放映的媒体朋友说当时《少年派》放映结束后是全场起立欢呼鼓掌,这么看本片确实是没有达到李安前作的高度。同时,美国媒体的对于影片的评价也是毫不客气,“影片画面看上去无比清晰,实质很假” “影片缺乏内容,流于直白和肤浅” ,“画面至清则观众无感” ,“我很高兴李安有这样的勇气,但我衷心希望下部电影他别这么搞了”,一边倒的负面评价几乎已经提前宣布了影片的失败。但是尽管如此,我依然觉得要为李安的勇气叫好,当国内的电影人大部分沉湎于模仿甚至抄袭时,李安却有勇气走在世界电影技术的最前线,这种突破极限的精神,不正是当下中国电影所需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