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需要单纯的观感享受
《左耳》热卖有道理也没有道理,按“存在即合理”、卖钱就有消费者的观点看,国产青春片带给正处于青春期的90后们的,不是故事、演技、艺术、思想这些东西,而是一种约等于现实的价值观,不管是打胎、撕X这些鸡血显学还是炫富、同性爱这些套路,在物质第一的社会里,精致的俊男靓女、灯光、摄影、着装,提供了一种单纯美好的生活愿景,一种物质充裕的未来想象,这些都不用思考,是单纯的观感享受,因为观众一思考,票房就下跌了,这跟大家喜欢看“速激”一样。
----- 内陆飞鱼 影评人,著有《毫无目的去一次远方》
74
青春片是对他们的致敬而非嘲笑
我觉得是现在的主流年轻人由于家庭与教育的种种影响,都自带主角光环。因为他们没有兄弟姐妹,同龄人只集中在同学里。于是他们把世界缩小在这个圈子中,以此为天。石康有句话大致是情感是现代都市人最容易实现的冒险。青春对于年轻人恐怕是最容易标榜的一次主角情怀。被坑以及坑人的存在感让他们体会所谓的与众不同。但坑人与被坑的手段手法无非是恋人分手、友情撕胯。从《小时代》、《致青春》开始到《左耳》,这些电影都是对他们的致敬,而不是嘲笑。这就是他们买账的原因吧,代表着他们所谓的嚣张与不羁被认同了。
----- 崔菲 《中国电影报道》策划
78
青春太平淡的人恰恰要为异类捧场
再商业的电影,有时引发的恰恰是最个人的感受。情节再奇葩、再狗血的青春片都能够大卖,说明它的这些情节触动了一部分观众的情绪,比如《匆匆那年》的堕胎,比如《左耳》的跟小混混谈恋爱,电影院里照样有人看得痛哭流涕。事实上,能够被定义为“青春”的人生经历,很大程度的确就是谈恋爱、死党情谊这些狗血的东西。所以,青春片票房好,正是因为它不正常,它必须是80、90后中最异类的那些人的青春。而很多人恰恰是因为青春太正常、太平淡、太模式化了,才会对这些很奇葩、狗血的青春捧场。另外,青春片的主演都是小鲜肉,都是现在最吸引眼球、最能挣票房的人。
----- 情不咩 《中国银幕》编辑
青春片观众与院线主流观众重合度高
像《左耳》这样水准的青春片都能大卖,有一点重要的原因是,当下的青春题材服务的观众,与时下院线的主流群体,重合度比较高。他们大多都是八零或九零后,改编的小说则是他们当年看过或喜欢过的。而讲的故事也基本是他们正在或经历过的校园及青春生活。因此,只要稍微扔些熟悉的元素,讲几句时光不再,总会有人被感动。毕竟,时间是不可逆的,而青春始终难再回。只有电影,才能变成时光机。当然,这种骗钱的把戏也维持不了多久了,明年应该就会慢慢转冷。
----- 桃桃林林 人气影评人,微信号桃桃淘电影创始人
43
粉丝电影的变种
现在的国产青春片完全就是粉丝电影的另一种载体,它们几乎都是小说改编的,前期造势,书粉会占很大的一部分,少年时的情结变成影像,给记忆点儿火苗它们自己就燃烧了;后期靠的就是明星的粉丝群,我们一直都以为电影贩卖的是80后的青春,效果出来就骂说又“被代表”了。其实电影要映射的都是90后、00后粉丝们的青春。
为什么青春电影里都是年轻的偶像?因为大银幕上的一线明星号召力已经饱和,需要新面孔带领大家走进电影院。这些年轻演员演电影都很难,至多是在大电影中找个小角色。但是在青春电影里,情节设置、人物关系都已经因为小说的风靡被大家搞清楚了,根本不需要考验演技水平,他们完全可以“独挑大梁”。效果怎么样先不说,最起码粉丝开心!在看电影的时候还能脑补偶像的青春岁月,从影院出来必然会和朋友安利,一来一去,票房口碑就都来了。
----- 唐书钰 90后影评人、娱乐媒体编辑
“成功了的”70、80后的青春祭奠
这几年来,《致青春》、《万物生长》、《左耳》里的70后80初纷纷成了处长、成功商人,掌握了话语权,纷纷开始祭奠起自己未老先衰的青春。于是,他们举办了一场葬礼(或婚礼),聚起一帮同学,吹吹牛逼之余,感叹所有人都放弃了梦想。但当真正需要致辞时却发现,除了几句人生“金句”外,他们的青春其实并没啥可说的故事。
----- 西帕克 影评人、《DVD》导刊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