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启明对话刘和平:《北平无战事》是社会药方

   2014-10-23 32
核心提示:邱启明对话刘和平:旧文化丢了,新文化还没来。《北平无战事》海报(李文婷/文 玄反影/图)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目前正在热播当

邱启明对话刘和平:旧文化丢了,新文化还没来。


《北平无战事》海报

(李文婷/文 玄反影/图)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目前正在热播当中,这部有着“好剧本、好演员、好制作”的大剧,不负众望地收获了“好口碑”。抛开收视率、网络点击这些糖衣不谈,这部剧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一批从不看国产剧观众的回归,以及对除剧情之外内容的探讨,甚至有很多探讨,已经上升到了文化的层面和政治的高度。

《北平无战事》包含了七五学潮、币制改革、孔雀东南飞计划等等历史事件,主要讲了1948-1949国共两党政权交替阶段,各方势力的明争暗 斗。涉及到的反腐,则让这部剧的“现实意义”更加凸显。日前,该剧编剧刘和平做客搜狐视频,与特邀嘉宾主持邱启明深度对谈,探讨《北平无战事》究竟想要表 达什么。刘和平说,写这个题材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他口中的“责任”又指的是什么?

■ 《北平无战事》是一剂社会药方

“历史不是不共戴天的仇恨”

《北平无战事》主要讲述的是,1948-1949期间,蒋经国领导的铁血救国会开始反贪腐,其中包含民事调配委员会、国防部、中央银行北平分行 以及北平地下党等各方势力,就此将一张错综复杂的政治网铺陈开来。在编剧刘和平笔下,几乎每一场戏都寓意深刻,每一句台词都有所暗指,使得一部分有政治畅 想的观众得到慰藉,并深陷其中。如果说《甄嬛传》是女人们的high歌,那《北平无战事》无疑是男人们的兴奋剂。

刘和平出生于1953年,生长在红旗下。那个时代的人深被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也亲身经历过国家的动荡,因此在他们的意识中存在着文化信仰和家国 情怀。面对时下的文化现状,刘和平说他并没有感到忧虑或愤青,唯有同情。但同时,他认为,“我要写这个,觉得是我的责任,不问可不可能,但问应不应该,但 总有一种直觉,觉得到时候这个东西出来,可能会为天下先,别人都没有这样说过。”

邱启明:你所拍的大陆的那段特殊时期的那个历史剧,能够在海峡对岸播出,我们 以前那段特殊时期,国共两党对抗的时候,都会相对的出现,互为敌人,可是在你这部剧当中呢,我听到很多网友有一种说法,发现你并没有简单的把谁定格为敌 人,他们都有着自己一个目标,甚至这个目标我们再说大一点,都是为了这片土地的繁荣,这是你要表达的一个政治意图吗?

刘和平:就是你稍微深入一点去看,那个时候的国共两党毕竟有几次合作,真正的“国民党”这个名字的出现,是国共合作的产物,是孙中山要整顿国民 党,包括在苏联的配合下,或者在苏联的引导下,要求中国共产党集体加入中国国民党,这是历史时刻,后来八年抗战,国共第二次合作,所以它本来就不像我们后 来宣传和表现的那样,不共戴天,它曾经是密切合作过。张自忠跟周恩来就是,一个铁杆的国民党,一个铁杆的共产党。它就是这样的,只是我们今天,受后来意识 形态的影响,要说成不共戴天,我只不过是相对的还原历史的真实,更客观一些。

“我不愤青,相反很同情社会现状”

邱启明:您在作品当中体现了这一点,是不是也特别的希望现在的年轻人透过这样的作品,了解到你的这样一个历史观,也希望大家都能够去尊重,去了解那段真实的历史?有这个用意吗?

刘和平:如果了解了之后,可能我们下面的文化复兴会有个好的开头,你没有传统,哪有今天?一定要了解和传承。

邱启明:作为学者,我没有其他的本事可以去转变这样一个现象,但是我会通过我的作品来,像一个警钟一样,来提示,来警醒,所以这个是我特别对您感兴趣的一个方面。

刘和平:我只能这样说,如果我是那种状态,还真起不到那样的作用,现在有个词叫愤青”,我反而不是那种状态,其实那些现象我都了解,都同情。

邱启明:都同情是指?

刘和平:出于一种理解之同情。所以现在网友说,《北平无战事》能把行贿受贿写得没有罪恶感,那个行贿的人大家觉得很合理,接受的人也觉得很合 理,然后你再一层一层剥开,一个这样的东西都很合理的时候,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合理到这种程度的时候,我们可能不只是用愤怒的态度,你可能就要用更深刻 的,更有表现力的一种话语来告诉大家,这个东西很危险,这是一点。第二点其实我挺乐观的,我还真是没有那么多忧虑,我一直挺乐观的。

“历史没有现实意义,还说它干嘛?”

邱启明:所以很多网友就说,您这个剧是有很多政治意义在里头的,虽然讲述的是前朝的事儿,历史上的事儿,但是借古喻今,用过去所发生的一些惨痛的经历来警醒当下。

刘和平:这是语言的表述了,换一种表述就是,任何历史题材,必须有它的历史意义。第二,必须有它的现实意义。任何历史题材没有了现实意义,你说 它干什么?国外的历史学家早就说了,历史是过去与现在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包括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人家都总结了,就到我身上变成借古喻今,包括影 射,它不是,所以历史就是为了今天,不为今天说历史干什么?

邱启明:但是有句话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之处。

刘和平:因为我们还是人类,只要人类没变。我刚才说我乐观,就是共产党领导的这个执政党,组成的这个执政党领导的中国,它确实还是不断在自我完 善,经济不行了,我搞经济改革,经济改革现在比较好了,反而政治上出现腐败了,我毫不犹豫,壮士断腕,我也要加强力度来反腐败,它在不断地自我完善,至少 在我的有生之年不会出大问题,所以我挺乐观的。

“贪腐增多是文化出了问题”

邱启明:我前面听到您对于自己在《北平无战事》当中所写到的反腐的一些高官, 他腐败的时候你会觉得,好象能够理解他,好象还有点儿同情他,我的理解是不是,您会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更深层次的去挖掘,不要直接去恨这样一个个体,如 同我们现在流行的,也是网络上讲的话,当你发现一池水当中一条鱼生病的时候,是这个鱼的问题,当这一个池子里头所有的鱼都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得考虑是 不是这个水的问题了。

刘和平:你比方说,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我们这个市场经济又并没有匹配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不是当官的做生意的, 都发财了。我觉得如果一个当官的,他如果贪污了几十万、几百万,可以理解,是为了过日子,如果大量的人贪污几千万、几亿乃至几十亿、几百亿,这就不是一般 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可能就是我们文化转型中出现的大问题。这就一定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出现问题了,所以中央在那样的用自己铁腕行政手段反腐,我们在文化 上是不是要告诉大家出问题了,这可能也是我自己的一点诉求。

邱启明:那接下来就这样的一些话题,会不会成为你下一部剧的一个核心的内容?从中国文化上去解剖我们所面临的一些困境。

刘和平:我可能下面的戏我就会变一下了,不会老开药方的。前面的东西人家看了不舒服是开药方,下面我也想写一些大家都喜庆的东西,不要老这么沉重。

■ 《北平无战事》希望是文化复兴的开始

“文化不复兴,民族怎么复兴?”

刘和平在创作《北平无战事》的时候,屋子里左手边挂着周恩来的画像,右手边挂着蒋经国的画像,并且每次创作之前,都会先去把手洗干净,点上一根 香,然后再鞠个躬。用这样有仪式感的方法,把自己代入那种文化氛围,也表示对历史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在他看来,现在的人什么都不相信了,是一种信仰缺 失,并且这是一个“旧文化远去,新文化还未建成”的时代。

刘和平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去唤醒日益流失的“文化信仰”。正如他说,“特别希望在今天这个文化转型期,就在大家快把本民族的文化忘记的时候,唤起大家的文化记忆,因为现在确实是这个社会是社会群体漂移的,就脱离了本民族文化的根在漂移。”

邱启明:正是由于你对历史的这份正视,所以我看网上有一句话是您说的,希望海 峡对岸看到这部剧的时候,也服气。用“服气”这两个字。现在据说在网络上也引起了很多人关于对《北平无战事》的这个幕后的历史,真实的历史,引发出来对那 段历史的感兴趣,说实话它有点冷门,我们在以前很多的国内的关于民国时期的那些电视剧集当中,很少看到这样一部分的历史,您觉得引发大家对那段历史的兴 趣,对我们现在的现实有什么意义吗?

刘和平:就是说你提的第一个目标,这个已经非常明确了,就两岸必须和平发展,说大一点,因为你是以文化这个层次跟我对话,就中国的近现代史以 来,两个历史阶段,两个历史目标,第一个阶段就是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这曾经是那几十年、上百年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目标和历史责任、历史使命。第二,实 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也不提“独立”和“解放”了,那怎么伟大复兴?首先是文化复兴,文化不复兴,一个民族怎么复兴?文化复兴是两岸三地乃至全世界所 有华人的事,不只是大陆人的事,所以这是我个人觉得,我的理解,所以我个人也应该这样来做,我总不能写一个东西使两岸更仇视,应该以后我们谈的时候,你们 大陆还出了一部电视剧,对我们当时相对还肯定,我们觉得心里还挺舒服。

“唤起大家的文化记忆,是我的诉求”

邱启明:您在这部剧中,把史学、哲学,用美学的方式呈现出来,跟观众进行面对 面,其实我觉得你不仅仅是这几样,您还特别地注重自己的作品当中体现出的文学价值,你特别希望嫁接一批您所欣赏的文学大家,我们耳熟能详的,口口相传的经 典名句,您这样的目的是什么,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更多的观众来爱上文学吗?

刘和平:是爱上我们民族的文化。如果一定要说,有这个原因。我有这方面的追求和责任感,其实很多人还是爱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但比较以前,确实日益衰竭,可能更爱西方的文化多一些,我们的文化是可以传承和发展,大可不必认为国外的文化就是好的,月亮是他们的圆。

所以像《北平无战事》,我是非常明确地一点,特别希望在今天这个文化转型期,唤起大家一种文化的记忆。恰好我选的这部题材的时间节点是1948年到1949年,说近一点,就是影响或支撑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时期。在这方面我确实花了一些功夫,这是我的文化诉求。

“旧的文化丢掉了,新的文化还未开始”

邱启明:这是一个剧作家,史学家,对个现实社会自己所要承担的那一份社会责任,你觉得你有这个责任?

刘和平:是啊,我们吃这碗饭嘛,这个职业是我的衣食父母,你也得对得起。这就是说我们在文化转型期,中国一直是家族文化,短短的三十年发展到今 天,转型到社区文化,又不知道真正的社区文化是什么东西,就说直白了吧,就是没有意识形态,也没有国家哲学,没有文化信仰,大家都不知道该相信什么,那么 又反正是瞎说嘛,你只要让我痛快就行。我写现在这个理通戏也通的,试图也想唤回一点这样的东西,我们还是应该要有文化自信,从业的人要有文化自觉,有些不 只是一方面的问题,像这个观众已经被培养成这样,你说只是文艺这个圈子造成的吗?也不是,是社会大转型,文化大转型造成的,以前的丢掉了,新的又没来,你 叫观众去信什么?

邱启明:你觉得这样在民众当中,能起到作用吗?

刘和平:比方说你到微博上、贴吧上一看,大家都重新在背新月派的诗了,我就特开心。大家不禁又开始唱起“浮云散明月照人来”了,我也挺高兴。但可能看到最后,大家都会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邱启明:我就在里头总结了一下,比如您引了很多大家的文学作品,陈梦家先生的《一朵野花》,闻一多先生的《太阳吟》,有一句话我在这里想特别突出来,就是叫“古老的夜晚和远方的音乐是永恒的,但那不属于我”,您引用这句话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刘和平:这句话是这个戏里面的一个被时代绑架的人,梁经纶说的。按道理他这样的人是应该去追求“古老的夜晚”和“远方的音乐”,他应该是个独立 的人,自由的人,一个追求理想的人,但他的身份是双重间谍,一个哈佛的经济学博士,进入到当时国共两党的斗争中来,所以这个人当时塑造他的时候很难定位, 最后我选择了存在主义哲学给他定的位。

存在主义说的就是选择,我想表现一点,用存在主义哲学来看待这个世界,所以这句话更多是针对他来的,我在网上也看到有一些观众在搜,试图搜它的出处,是搜不到的,这句话是我自己编的,这是我读书的心得,但是放这个人身上,挺合适的。

■ 审查需要与时俱进

“我不知道狗血是什么!”

《北平无战事》先后遭遇过7次撤资,并且两度解散剧组。甚至有两次是临开机,才决定退出。刘和平说,这两次每次陪了100多万。刘和平说,他不愿意改剧本,所以有些投资人不愿意继续投钱了,也害怕在过审上出问题。

邱启明:那么多人中间不投资了,总得给个理由吧?

刘和平:没有别的理由,就是他们要改剧本。理由是两点,第一,市场。你写得这么正,这么深刻,市场未必认,我们投资得考虑回报,这个人家也是有 道理。第二,你写得这么尖锐,我政审都通不过啊,这个我也特别理解。但是我再三说,你们搞,会通过,但人家有人家的判断,最后如果说我也不让步,他也不让 步,那就只有解散剧组。

邱启明:说您剧本写得那么正,您拍的是正剧,言下之意,我揣摩一下,是不是就说,您的剧本当中,没有狗血剧情?

刘和平:我不知道狗血是什么?

邱启明:就是特别能够满足当下人那种需求的,比如说,大起大伏的这种情感戏, 有很多情感戏,包括我们普通人看也就一笑而过,你根本不知道它那个意思到底是什么。包括很多抗日剧当中有很多这种狗血剧情,描写一个土八路,他一个人可以 干掉日本一个连队的这种剧情,投资方是不是他特别需要这样的一些离奇的剧情?

刘和平:其实对这种现象我倒还真想说一下我个人的观点。第一,也不只是投资方、播出方或者是从业者,就是搞创作的,或者是导演,就一定要这样搞,而是跟受众也有关,今天大家什么都不信了,所以你拿再不合逻辑的,他都能接受。

“你清高,不能要求别人也陪着你清高”

邱启明:我们现在有太多的这种文艺作品,就是为了剧情的需要,不惜篡改,然后只图求感官上的快乐,而没有精神上的这种营养,您追求的是后者,希望能在精神方面,能在文化的传承方面给这个社会一些担当。

刘和平:也不能把自己说这么高,首先一个,跟我合作的投资方,我是下决心不会让人家赔钱,我经常说,我跟当官的交朋友不影响人家仕途,跟经商的 交朋友不让人家赔钱,你如果一合作人家就赔钱,那我也失败了,目前为止,只要是我写的,都赚钱了。所以这一点如果一定要说你清高要人家陪着你清高,那种清 高也不行,所以这点我还是觉得,自己有原则,有底线的。

邱启明:刚刚说的撤资的两方面,第一方面要求改剧本,可是您不愿意,最后的审 查过不了关,我这里呢,也了解了一点情况,据说你不仅仅是换了七拨的这个投资方,而且连制片人也换了好几个,据说这个最后一个制片人,他在跟您聊到关于这 个本子的时候,剧本的时候,他说,担心这个剧本到最后审查的时候,过不了关。制片人也有这样的想法,包括您的投资商也有这样的想法,我想知道他们究竟担心 的是什么?

刘和平:可能这方面他们对各种参数,包括我们的主管部门,我们的审查部门,我比他们更了解,他们作为个人,也有文化追求,他们作为那个职务上的 人,他们要坚守他们的责任,但只要你的三观是正的,只要你的发心是正的,人家也理解。前不久上面开了一个会,,我就冲上面发了一些牢骚,我说有些人待在那 个审查的位置上30年了,审了我30年了,自己也不进步也不学习,我们在基层,我们在第一线,要求我们引领潮流,凝聚共识,但出来的东西,我们苦心孤诣的 搞出来,他简单的就来否定你,我说你们能不能再换一拨专家,这样的话我都说了,当然我不怕得罪人,就是希望大家都要与时俱进。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A8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A8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08126561号  |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