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大剧院副院长邓一江(资料图)
歌剧《骆驼祥子》(资料图)
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美术等熔于一炉的歌剧,被公认为表演艺术领域皇冠上的一颗明珠。6月25日、26日,“国家大剧院2014世界歌剧院发展论 坛”举行。如何在全球化的今天,将歌剧这门根植于西方的艺术与中国本土文化有机融合?如何让歌剧在面对更多元、更年轻的受众时仍能保持吸引力?最新的科技 手段又能否为古老的歌剧艺术注入新活力?来自14个国家34家知名艺术机构的掌门人与歌剧界代表,不仅带来了各自制作的剧目互相推介,同时也对全球歌剧界 共同关心的议题展开交流与探讨,为歌剧的发展“把脉”。
■ 中国经验
中国文化根植于西洋歌剧
一直视歌剧为重中之重的中国国家大剧院,迄今为止已制作了28部歌剧。在剧目的选择和制作上,国家大剧院也因地制宜地推出既符合本土观众的欣赏习惯,又有中国文化精髓的作品。首部自制歌剧国家大剧院选择了《图兰朵》,还邀请中国作曲家郝维亚续写最后18分钟。
京剧在英文中叫作Peking Opera,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歌剧”。国家大剧院在过去七年里也制作了两部原创京剧《赤壁》和《天下归心》,分别邀请导演张继刚和张艺谋跨界执导。 2012年,《赤壁》曾到维也纳、匈牙利和捷克巡演,让欧洲观众也领略到东方传统歌剧的魅力。
除了西洋歌剧和中国京剧,大剧院还制作了中国题材的西洋歌剧以及中国民族歌剧。近日正在上演的《骆驼祥子》就是一部中国题材的歌剧,既有老北京民俗的展示,又有富于中国风味的歌剧音乐。
■ 争鸣
纯正还是民族化?
大剧院剧目制作部部长韦兰芬抛出了问题,由于中国有着独特的民族歌剧,欧洲是否遇到歌剧是要纯正还是民族化的困惑。波兰密兹凯维奇学院的雅各 布·马丁认为,一个艺术家是否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作品质量。而评论家司马勤则指出,“对民族音乐感兴趣的观众和对西洋歌剧感兴趣的观 众并不一样”。
■ 他山之石
吸引年轻人
美国洛杉矶歌剧院院长克里斯托弗·杰拉尔德·凯尔奇介绍,由于洛杉矶的歌剧观众趋于年轻化,剧院通过引入百老汇式的编舞,让演员与多媒体影像互 动表演,以及将好莱坞电影搬上歌剧舞台等多种手段(比如他们将大卫·柯南伯格导演的科幻恐怖片《变蝇人》改编为歌剧),力图与年轻观众拉近距离。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数字化发展部总监克里斯多夫·魏道尔则将风靡全球的高清直播项目推介给中国业界。在市场有限、财政补贴紧张的情况下,该剧院从去年3月开始启动数字项目,对部分剧目进行现场直播,让不同地区的观众可通过电视、电脑、手机在线付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