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洋/文)昨晚,中国首档“即兴喜剧”节目《喜乐街》正式在央视综合频道和搜狐视频同步播出。这档号称没有剧本、没有导演、没有彩 排的节目,在播出之前便引发了业内外的关注。而从首播后的反响来看,无论是贾玲、沙溢还是李菁、白凯南都凭借出色的临场反应撑起了全场,笑点不断,甚至从 其室内的情景表演中,有观众还看到了《我爱我家》《老友记》等情景剧的影子。而放下身段的《喜乐街》所呈现的一些新意,也让人看到了央视在综艺节目制作领 域玩得更轻松了。
贾玲很抢戏 蹩脚英文引爆笑点
喜剧类节目在经历了一番卫视扎堆混战,热度褪去之后,央视筹备近一年,昨晚才上档播出的《喜乐街》,反而变得有些“另类”,区别于其它喜剧类节 目以草根喜剧为主,《喜乐街》主打明星即兴喜剧。节目中,贾玲、沙溢、李菁等喜乐街的常驻表演嘉宾,上场前仅仅只对自己角色的设定和故事有大致地了解, “支配”他们即兴表演的则是靠耳机中传来的导演指令。这样的节目一定程度对演员的临场反应以及彼此之间的喜剧互动要求很高。
在昨晚播出的首期节目中,《喜乐街》故事的主线设置成了沙溢、李菁为赴美三年的“成功人士”贾玲接风洗尘,继而互相揭短,三位在节目以本名出现 的演员,其性格颇为鲜明,沙溢饰演一个有些落魄的艺人助理,李菁则是一名抠门的动物园会计,而贾玲摇身一变,成了一位怀着明星梦,参加几十场选秀却场场被 淘汰,到好莱坞追梦回国的大龄剩女。节目中,本身就带有很多“喜感”的贾玲颇为抢戏,在导演的指令下,不仅狂飙“long time no see”、“I so 孤独”这样的蹩脚中英文,更是在导演要其唱一首拿手的英文歌的指令下,机智地以字母歌化险为夷,引人爆笑。之后她更是遭遇了空降喜乐街的“陌生人”白凯南 的疯狂追求,引爆诸多笑点。
演员玩得开,演技撑起一台戏
从播出效果来看,《喜乐街》中的几位演员精湛的演技和精准的临场反应能力,无疑撑起了整个节目。无论是沙溢“没心没肺”地又唱又跳,还是贾玲 “丧心病狂”地又哭又闹,近50分的节目中,不少观众表示节目笑点很多,也很难想象这几位演员能在央视的舞台上“如此撒野”“玩得开”。而在对喜剧包袱节 奏掌握要求极高,稍不留神就容易抖不响包袱的情况下,沙溢、贾玲、李菁、白凯南四人靠自身的喜剧能力撑起了这台近50分钟的大戏,基本完成了本集的任务。
此外《喜乐街》的舞台由于是“室内”情景,几位演员的表演虽然是“无剧本”“零彩排”下的“即兴”表演,但最终呈现出来的感觉,在一些观众看来 又与《我爱我家》《爱情公寓》甚至《老友记》这样的情景喜剧颇为神似。而这其实也是《喜乐街》这档节目的独特优势所在。不同于荧屏上其他喜剧类节目以单一 个体作品露脸,《喜乐街》中,几位主演的角色身份将不会改变,一直伴随着他们出现在接下来的10多期节目中,整个故事的脉络上,每集之间也会有诸多的时 间、因果上的关联,如此一来,整季下来,看似独立的每集实则也构成了一部情景连续剧。
央视放下身段,更自在更轻松
值得一提的是,《喜乐街》是由央视新成立的传媒公司“央视创造”打造的首档节目,整个核心的主创团队趋于年轻化,平均年龄只有23岁。这样一档 即兴喜剧类,带着综艺色彩的节目在央视的开播,其本身的“意义性”实则远大于节目内容本身。从播出效果来看,《喜乐街》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区别于其他央视 同类节目的新意,以往一些根深蒂固于央视节目的“标配”制作元素似乎很难在《喜乐街》中找到,相反在原版《席勒街》的基础上,中国版的《喜乐街》进行了一 番本土化的改造,加入了时下荧屏最为火热的真人秀元素。通过对演员幕后准备的真实性纪录,不仅拓展了节目的格局,也增加可看性。
此外,从节目整体的包装风格与呈现出来的语态来看,《喜乐街》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此前央视自制节目较为“端着”的姿态,更愿意放下身段。无论是节 目片头为介绍几位常驻嘉宾所设计的动画元素,还是节目中的一些包装,更趋于年轻、时尚,节目也更自在,更轻松。而这样的“新意”有观众看后也感叹,“完全 不像是我印象中的央视节目”“央视终于玩起轻松了。”
当然由于几位演员是初次录影,处于磨合的状态,在节目中也出现了一些卡壳或进入状态较慢的瑕疵,但最终成片中,这些“一刀未剪”,真实“记录在 案”,又体现了“即兴”与“真人秀”的本质所在。而初次“露面”的《喜乐街》能打破一些旧有的制作秩序,“摸着石头过河”,这样的试水本身亦是一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