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英若诚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莎士比亚全集经典插图本》
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新星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近期推出了12卷本《莎士比亚全集经典插图本》和诗体《莎士比亚全集》。如何给中国读者一个更好的莎士比亚?中央戏剧学院教授沈林很推崇曹禺和英若诚翻译的部分译作,他建议出版方可出一个百衲本。
朱生豪翻译悲剧令人叫绝
沈林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莎士比亚学院,是国内研究莎士比亚领域的专家,人称“沈博”。上周六,沈林参加一场莎士比亚阅读沙龙时,看到很多人不禁发出感慨:“没想到还真的有人关心莎士比亚。”
对于莎士比亚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尊敬的原因,沈林称跟“翻译”有很大关系,比如施莱格尔翻译的德文版,就影响了整个德国文学界,甚至催生了德国 戏剧,莎士比亚的魔力在于他会反过来影响文学传统。在中国,学界普遍推崇的是朱生豪的译本,沈林参与了译林版《莎士比亚全集》部分剧作的校订工作,他说: “我觉得朱先生翻译的悲剧酣畅淋漓,没什么好校订的,但是他翻译的喜剧就有大段删减,包括整段的漏译。”
曹禺英若诚的译本有“戏”
对梁实秋的译本,沈林不太喜欢,认为他还是适合写小品文,翻译起莎剧来过于“死板”,还有病句。他觉得曹禺和英若诚两位戏剧人翻译的几个剧目容 易被忽略,他俩翻译的虽不多,但会从戏剧本身和剧场演出效果来考虑,读者看起来会觉得更有“戏”,“曹禺翻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最好的版本。”
“原北京人艺的院长、演员英若诚先生也不能忽略。翻译戏剧和小说不大一样,戏剧表演起来要求‘落地彩’,演员说出这句话后观众会有反应,这是戏剧的要求,要有‘戏哏’。”英若诚曾翻译过莎士比亚的《请君入瓮》和《哈姆雷特》。
建议黄纪苏来翻译喜剧
谈到莎士比亚戏剧的“诗体”传统,沈林称不能忽略卞之琳的译本,“他觉得采用中国古代跟莎士比亚距离最近的元曲形式能被中国人所接受。他翻译的 《哈姆雷特》前言里就借用了一些元曲,显得活泼,卞之琳的译本好就好在灵动,有诗的效果,又抓住了莎士比亚剧的特点。”卞之琳采用元曲形式翻译也兼顾了剧 场效果,“比如哈姆雷特和他母亲吵架,剧场感觉非常强烈,而奥菲莉亚的口吻翻得也非常好。”
沈林透露,此前有家出版社找到他想编一部莎士比亚全集,“我觉得太仓促,没必要都赶到450周年诞辰出,50年后应该会有一个更好的版本。但如 何让现有的好译本让读者看到,我建议出版方可以考虑出一个百衲本,以朱生豪的为主体,收录卞之琳、吴兴华、曹禺、英若诚等人的版本。”提到如何弥补朱生豪 版喜剧翻译不准确的遗憾,沈林说:“我觉得喜剧由黄纪苏来翻译比较合适,他本身也搞戏剧,我看过他翻译的莎士比亚诗歌,翻译得很灵动。”
■链接
《莎士比亚全集经典插图本》
新星版全集总计12卷,收录了英国莎学界最新认证的剧作《两位高贵的亲戚》《爱德华三世》《一错再错》。全集以朱生豪译本为主体,资深翻译家苏福忠翻译朱生豪未译篇目,还收录700余张原版插图,问世120年来首度与中国读者见面。
诗体《莎士比亚全集》
上海译文版《莎士比亚全集》总共10卷,由方平主译,屠岸、阮珅、汪义群等参译,收录世界莎学界公认的39个剧本,在传统上的37部之外又收入英国“河滨版”中的《两贵亲》和《爱德华三世》两部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