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兴宁墨烟张松烟墨香传百年

   2016-09-27 新快报645
核心提示:●制作墨条不但考验手艺,而且还要拼体力。在趁热捞烟工序中,一大锅四五十斤的稠胶要趁热和进适量的松烟,一把大铲反复翻搅直到成
 

●制作墨条不但考验手艺,而且还要拼体力。在趁热捞烟工序中,一大锅四五十斤的稠胶要趁热和进适量的松烟,一把大铲反复翻搅直到成团。

策划:肖萍

撰稿:曹洪梅

美术:张汉松

绘图:廖木兴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墨与中国人相依相伴,走过了两千年时光。在崇文重教的广东客家地区,墨条的售卖盛极一时,特别以梅州兴宁西厢五里亭外,小山村大社下的张姓人家所制作的松烟墨条更为人称道,人送称呼“墨烟张”。

相传“墨烟张”起源于两百多年前,至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发展到顶峰,广东兴宁新联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墨。可惜到了八十年代,墨水的广泛使用给墨条沉重一击,“墨烟张”也随之没落了。现如今,懂得“墨烟张”全套手艺的人,全村只剩下一个74岁的老人了。

兴宁墨烟张

原料:松香、带脂牛皮,另加入冰片或麝香等中药材

工具:要配有烧烟室、熬胶房等,要有专门的压制墨条的模具

工序:柴火熬胶、趁热捞烟、捶墨、炭火烤墨、分量捶打、揉形入模、开模、修剪、洗刷、晾晒、打蜡、描金等

记者手记

对于墨,我们这一代应该不陌生。小时候就见爷爷蘸着墨汁写毛笔字,每逢过年,他都要提前在大红纸上用毛笔写上许多春联,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要贴;谁家儿子娶媳妇也找爷爷写喜联,这不仅要写,还要自己编对子,所以爷爷被称为“喝墨水”的人。

上学后,笔墨纸砚的传统日渐凋零,我们也不再用毛笔写字了,改用圆珠笔、钢笔,后来还发明了水笔,更加方便快捷。如今,小学生又提倡写毛笔字了,全国各地都在弄“开笔礼”,让新入学的小学生在一张宣纸上用毛笔学写个“人”字。

个人认为让孩子从小知道老祖宗的东西,总归是好的!先人从自然界中获取的这些宝贝,不但凝练着智慧,还有做人道理和处世原则。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一样,都是从原始细胞开始的,凭什么我们就能那么“有文化”?不但能写会算,还会制作拉弓射箭,还会舞文弄墨。

再说回墨。墨条肯定是见过的,我不久前还买了一根,因为见它好看,上面是一对龙凤,描了金的,而且不贵。但是我从来没细究过它是用什么做成的,第一反应它是把铅笔那样的墨融化了做成的……没文化真可怕!

采访时,一听说制墨条要用牛皮,我简直惊呆了。超乎想象,不得不佩服古人聪明!更加觉得,想对这个世界有新的发现和创新,首先还是先把老祖宗的东西吃透吧!

●揉好的墨团还要反复捶打,拎着40多斤重的大铁锤,并不容易。

那时规模较大的墨厂是‘张坤记’,解放后更名为福兴墨厂,纳入了村办企业,有30多名工人,日产墨条六七十斤。那时候,连飞过墨烟张的禾花雀都是黑的!”

——“墨烟张”传承人张洪昌

“五里亭外墨烟张,山清水秀翰墨香;乐于助人得技艺,相传百年美名扬。”寥寥几句简单的诗句描绘出了“墨烟张”起源的故事。相传在200多年前,位于广东兴宁西厢茅塘东南(现福兴新联村境内)的大社下,约1平方公里范围内居住着张姓人家,有12间围龙屋,在乡居住人口有1270多人,总户数310多户。几百年间人们和邻睦族、耕读为本、繁衍生息,没想到一次善缘,让这里获得了“墨烟张”的美誉。

救人得善缘,传承制墨工艺

根据《张氏源流考》记载,清朝乾隆年间,一个冬日早晨,屋外寒风阵阵,勤劳的张叔公起床拾粪来到社厅边。突然听见亭子内有低微的呻吟声,张叔公放下手中工具赶到社厅内,看见一位中年男人躺在其中,表情十分痛苦。张叔公见状问他怎么了,此人只是一直喊着“痛”,说不出话来。张叔公二话不说把此人背回家,煮了热水,帮他擦身洗面,又安排妻子煮好姜蛋汤,一勺勺喂他吃。

张叔公还请来医生为该男子问诊服药,几天后他病情有所好转。一天早上,此人早早起床,打包好行李来到客厅,跪在张叔公跟前,感谢张叔公一家的照料。张叔公见他身体依然很虚弱,决意让他留下来再休养一段时日。盛情难却,该男子只好留了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调养,他的身体结实了许多。眼看春节快到了,张叔公打点盘缠,找来同路熟人,一直将他送到江西会昌。

春节刚过不久,大社下的人们仍沉浸在春节赏灯的喜庆之中。一天,张叔公接报,一位安徽商人在兴城,要来拜见他。此商人到后跪至门前三躬九拜,此时张叔公才知此人便是去年冬天自己所救治的病人。商人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一并带来的除了各式各样的礼物外,还有做墨的工具、原料。第二天,这位商人就把祖传的南墨制作工艺传给了张叔公。直到张叔公完全掌握制墨技能,并见到效益后,这个安徽商人才辞谢回家。

此后,张叔公将制墨技艺代代相传。200多年间,兴宁张家结合客家特色,将制墨工艺不断改良,不断发展,并在墨条上绘制客家风土人情、客家谚语等,使墨条充满客家特色。张家技艺精湛,制作的墨条质高而受欢迎,名扬海内外后,人们送称呼为“墨烟张”。

谈起这段历史,年逾古稀的“墨烟张”传承人张洪昌显得很兴奋,“老祖宗因为救人而得来的手艺,改变了我们世代为农的身份”。

●这是张清林的太公亲自刻制的戳印,他曾经在水巷街有一个店铺,专销上等墨条,名为“荫记”。

家家户户都制墨,热销海内外

“那时候,连飞过墨烟张的禾花雀都是黑的!”这是广东兴宁新联村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制墨鼎盛时期的写照。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做着与制墨产业相关的事情,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烟窑、墨厂(制墨作坊)。

在鼎盛时期,村里制墨作坊有二三百户、工厂几十家,在县城还有二十多家专门经营“墨烟张”的商号。“墨烟张”一度名扬国内外。在所有商号中,较出名的品牌有“张坤记”、“张兆记”、“张仁记”。

张洪昌16岁就跟随父辈在制墨厂制墨了,他记得那时规模较大的墨厂是“张坤记”,解放后“张坤记”更名为福兴墨厂,纳入了村办企业,有30多名工人,日产墨条六七十斤。他笑称:“那时候,连飞过墨烟张的禾花雀都是黑的!”

墨烟张不仅在梅州销售,也销往周边省市,如广东、江西、福建、广西,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还销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昌盛的那段时间里,村里人来人往,从各地而来的人到各厂订购墨条,村里就像一个集贸市场。”张洪昌回忆着。

其实,刚开始,墨条就在村中集市销售,制墨的材料也多在村内就地取材:把牛皮晒干了熬胶,上山刮松光,造窑烧烟。后来随着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很多先辈纷纷来到兴宁水巷街设铺,经盐铺街的码头将松烟香墨销往各地。与此同时,每天都有松光渣、松烟、牛皮等原材料被源源不断地采购回水巷街。老人们就经常说:“当时水巷街那就是我们墨烟张的天下。”

墨水诞生给墨条制造业沉重一击

1982年出生的张清林是“墨烟张”后人,从小就听奶奶讲这些故事,他的太公当年在水巷街有一个店铺,专销上等油烟墨。每家店铺所售墨条除贴牌产品外都有自己的品牌名号,通常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太公名荫焦,所以我家墨条标注的是‘荫记’。”张清林说,因此从小心里就有一个念头:太公做过的东西,我也要做。

然而,造化弄人,张清林爷爷和太公相继过世后,家里的生意就搁下了,烟窑也在风吹日晒中萎落了,变成了断垣残墙。其实,整个墨烟张的命运也是如此,上世纪80年代后,墨水的广泛使用对于墨条更是沉重的一击。因墨水方便快捷,墨条磨墨十分费时间,使用墨条的人越来越少。生意差了,做墨人也就没了继续下去的热情,于是“墨烟张”的墨厂、作坊渐渐都关了。张洪昌家的墨厂在1985年也关闭了。若不是5年前,张洪昌从烟窑挖下仅剩的烟灰,做了几百条墨条,1985年便是他最后制作墨条的时间,他家里也就没有墨条的存货了。

后来张清林来到广州读书、工作,即便如此,自己动手制作墨条的想法一直没断过,十余年前,张清林在老家围龙屋的房梁上发现了十几个墨条模子,如获至宝,带回了广州。今年暑假,他终于下定决心要把祖上的这门手艺重新拾起来。回到兴宁老家,他跟随叔公张洪昌重温了一次墨条制作。

掌握全套“墨烟张”技艺,全村只剩他一人

●这是烤墨,把墨团放在炭炉上细火慢烤,软了就拿下来捶,接着再烤再捶。

我打算重拾这门手艺,既然墨烟张已为遗产,也就意味这这个东西快要消亡了,如此苦累的匠活与甚少的市场需求,也不是有人学艺就可以传承下去的,路还很长,这只是刚刚开始。”

——非遗项目“墨烟张”手艺人张清林

2012年,墨烟张申请成为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4岁的张洪昌如今是全村唯一一个懂得整套“墨烟张”墨条制作工艺的手艺人了,他说,趁现在自己还能做,希望能收一些徒弟,传授做墨的技艺。“等过几年我老得无法再做墨了,‘墨烟张’的手艺恐怕就失传了。”

●压制墨条的模子,大小长短不一,形状分为圆柱形、长方形、六边圆柱形等,此外还有梅、鹿等图式,以及文字等。

柴火熬胶,选上好牛皮作原料

“墨烟张”制作的墨条以松烟墨为基础,制作烟墨是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张洪昌说,烟墨的关键在于烟灰的质量,最好的烟灰是由上等松材制成的。

松烟是在烟窑里烧制而成的,首先要搭建一间石砖房,在房内放置一口烟窑,窑的上方留有一个烟囱,以便推出气。选取松材时要看其生长的年代和松脂的多少,年代越久、松脂越多,烧出的松烟越好,这样松烟黑而且多,为上等原料。烟窑长年累月地烧,吹出的烟在泥砖上结成厚厚的一层烟灰,制墨人便将墙上的烟灰刮下作原料准备。

古人有云“凡墨,胶为大”,接下来就是柴火熬胶了,兴宁张家人选取上好牛皮作为胶的原料。所以当张清林把从皮鞋店里买来的十几斤牛皮拿出来时,马上就被否定了,这些已经脱脂了,没法用。张洪昌从杂物仓库里找出了半口袋牛皮,用清水浸泡一天一夜,将牛皮泡软,反复冲洗干净,不留杂质。“以前村里每家门前都有水塘,几乎都泡着牛皮,栏杆上晾着牛皮,”张洪昌回忆道。

熬胶一定要用柴火灶,用大火熬煮两天两夜,同时还要不断搅拌和捶打,将牛皮熬成胶状,把胶舀出来放入相对应分量的烟灰,再加入麝香、冰片等中草药,在木搓板上反复揉搓。“各种原料的比例非常重要,某一样原料太多或太少都制不成墨条。”张洪昌介绍说,原材料比例又没有现成的数据,技艺纯熟的制墨人能凭着手感准确抓取适量的原料。

●这是等待描金的墨条。墨烟张的墨因其技艺好,色泽乌黑发亮,磨得越久越香,书写的字久不褪色,且驱虫蛀,成为众多书法家和美术家的至爱。

只有力大如牛的青壮年才能捞烟

制作墨条不但考验手艺,而且还要拼体力。“趁热捞烟工序中,一大锅四五十斤的稠胶要趁热和进适量的松烟,一把大铲反复翻搅直到成团,再用手在锅里揉搓成两个篮球般大小的墨球,这活儿只有经验丰富且力大如牛的青年壮士才能办成。”张洪昌说:“过去村里有专门的捞烟师傅,哪家的熬好了,就请他过去。因为长时间与烟墨接触,制墨人通常是灰头土脸的样子,就像‘十足的煤炭工人’。因此,制墨的工作并不受年轻人欢迎。渐渐地,做墨手艺人都成了老人家。”

在捞烟时,由于加入梅片、冰片、麝香等中草药,所以还未变硬的墨条会有浓浓的草药味,“捞烟时,我加入了冰片,揉团制条后,浓浓的草药味扑鼻而来,当时还怀疑这是不是墨条呢”,张清林拿起一根墨条,下意识放到鼻子底下,又闻了闻说。后来经过墨条的洗刷晾晒,墨条硬化,草药味也渐渐散去,细闻,一股清香的墨味就出来了。

【谈资】

曹植《长歌行》:墨出青松烟

中国古代用墨,秦朝以前,以墨粉合水而用,秦汉始成墨丸、墨挺,后汉用墨模压制成各种形状。模压制墨一直延续至今。自汉魏韦诞始,1700余年,制墨名家辈出,品式繁多,技艺精湛。东汉墓出土的五锭东汉残墨,证明在秦汉时期已经有了捏制成形的墨锭。曹植在《长歌行》诗中曾说“墨出青松烟”,这说明早在三国时期就有了以松烟为原料制墨的技术。《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墨经》、《梦溪笔谈》等典籍对松烟制墨法也有专门的记述。

(据公开资料)

74岁老匠亲自演示:“墨烟张”是如何制成的

2012年,墨烟张申请成为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懂得兴宁“墨烟张”手艺的人已经不多,74岁高龄的“墨烟张”传承人张洪昌,为新快报记者展示了全套“墨烟张”墨条制作工艺的步骤。

“墨烟张”制作的墨条以松烟墨为基础,制作烟墨是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张洪昌说,烟墨的关键在于烟灰的质量,最好的烟灰是由上等松材制成的。在准备好烟灰后,接下来就是浸泡牛皮、柴火熬胶、捞烟、捶墨、备模、称重、入模、压制等工序。

牛皮浸泡

广东兴宁张家人选取上好牛皮作为胶的原料。牛皮用清水浸泡一天一夜,将牛皮泡软,反复冲洗干净,不留杂质。“墨烟张”传承人张洪昌回忆道:“以前村里每家门前都有水塘,几乎都泡着牛皮,栏杆上晾着牛皮。”

柴火熬胶

古人有云“凡墨,胶为大”,熬胶一定要用柴火灶,用大火熬煮两天两夜,同时还要不断搅拌和捶打,将牛皮熬成胶状,把胶舀出来放入相对应分量的烟灰,再加入麝香、冰片等中草药,在木搓板上反复揉搓。

捞烟

趁热捞烟工序中,一大锅四五十斤的稠胶要趁热和进适量的松烟,一把大铲反复翻搅直到成团,再用手在锅里揉搓成两个篮球般大小的墨球。

捶墨

揉好的墨团还要反复捶打。

备模

准备好压制墨团的模具,这些模具通常刻有文字和图案。

称重

精确称量墨团的重量。

入模

醒墨、烤墨后再入模塑形。将揉搓好的墨团放入早已做好的刻有各种文字和图案的模具中。

压制

将揉搓好的团状物放入早已做好的刻有各种文字和图案的模具中,将模具放置在压床的一端,人坐在另一端,利用杠杆原理用力将墨条压制定型。

成品

大约一周时间后,墨条可以出模。出模后还需要修形、晾晒、描金、上光等,最后墨条才能最终成型,上市售卖。

试墨

墨烟张的墨因其技艺好,色泽乌黑发亮,磨得越久越香,书写的字久不褪色,且驱虫防蛀,成为众多书法家和美术家的至爱

除了味道变化外,加入药材的墨条还能治病。“以前小孩子流鼻血,或者是皮肤疮毒、腮腺炎等,用一些墨条磨成的粉末擦一擦就好了。”张洪昌说他曾拿着墨条磨成的粉末往一个腮帮子肿起来的孩子脸上涂抹,半夜后孩子脸上的浮肿就消失了。

把传统年画融入墨条设计

揉好的墨团还要反复捶打,拎着40多斤重的大铁锤,张清林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倒是张洪昌一直在不停地捶打。最后是醒墨、烤墨再入模塑形,揉搓好的团状物放入早已做好的刻有各种文字和图案的模具中,将模具放置在压床的一端,人坐在另一端,利用杠杆原理出力将墨条压制定型。

大约有一周的时间,墨条出模了,出模后还需要修形、晾晒、描金、上光等……最后松烟香墨才能最终成型,上市售卖。经过半个多月的晾晒和等待,张清林制作的香墨终于定型了。“可能因为被我们的诚心打动,叔公说这批香墨是四十年来最好的一锅松烟墨了”。

墨烟张的墨因其技艺好,色泽乌黑发亮,磨得越久越香,书写的字久不褪色,且驱虫蛀,成为众多书法家和美术家的至爱。兴宁张家人所制作的墨条有方条墨和六角圆条墨,制墨的复性和纯手工性决定了制作流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张洪昌介绍,每制作一批墨条,都要用去半月的时间。每批墨条六七十斤,墨条有1斤2条、4条、8条,甚至1斤20条、30条、40条、80条等不同尺寸,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如书画家、美术家、单位所用的是大墨条,而学生喜欢用小墨条。

“未来我会考虑自己设计一些墨条的花样,比如最近就在想把传统年画融入其中”,学美术出身的张清林目前已经收罗了大堆的传统墨条模子,其中不乏他太公亲手制作的、有着八十几年历史的。他说:“自己打算重拾这门手艺,既然墨烟张已为遗产也就意味这这个东西快要消亡了,如此苦累的匠活与甚少的市场需求也不是有人学艺就可以传承下去的,路还很长,这只是刚刚开始。”

 
举报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A8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A8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建设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08126561号  |  粤公网安备44140202000139号